大剂量盐酸纳洛酮治疗重度镇静催眠药急性中毒的效果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1

大剂量盐酸纳洛酮治疗重度镇静催眠药急性中毒的效果体会

韩昭伟刘东伟朱庆轩

青岛市黄岛区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究大剂量盐酸纳洛酮治疗重度镇静催眠药急性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重度镇静催眠药急性中毒患者6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均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盐酸纳洛酮治疗,常规组采用常规量纳洛酮治疗,实验组采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临床治疗后,两组患者疾病均痊愈,且实验组患者的留院时间与促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重度镇静催眠药急性中毒患者给予大剂量盐酸纳洛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作为临床优先采用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盐酸纳洛酮;催眠药;急性中毒

本文旨在探讨大剂量盐酸纳洛酮治疗重度镇静催眠药急性中毒的治疗效果,为临床研究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现将资料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数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重度镇静催眠药急性中毒患者6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后均符合《内科学(第4版)》[1]中的相关诊断标准。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均30例。实验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7∶13,年龄最小的16岁,最大的62岁,平均年龄(32.6±5.8)岁;常规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8∶12,年龄最小的15岁,最大的60岁,平均年龄(31.9±5.6)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良好。

1.2疾病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洗胃、导泻、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中重度中毒低血压患者:输液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若患者呼吸困难可给予呼吸兴奋剂,气管插管治疗等;若为昏迷患者可降低颅内压、利尿治疗等。

两组患者均给予纳洛酮(湖南康哲制药有限公司,H20033435[2])治疗,每支2mg。常规组:给予1.2mg的纳洛酮静滴,并保持1.2-2.0mg/h的速度,直到患者清醒即可停止治疗;实验组:给予2.0-4.0mg的纳洛酮静滴,并保持2.0-4.0mg/h的速度,直到患者清醒即可停止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留院时间与促醒时间。

1.4数据分析

将本次研究中收治的重度镇静催眠药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录入到SPSS18.0软件中,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X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T检验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留院时间与促醒时间

实验组患者的留院时间与促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下表1。

注:与常规组比较,*P<0.05

3讨论

巴比妥类、非巴比妥类均属于镇静催眠药物的范畴,其中非巴比妥类包括苯二氮卓类等药物,该类药物为临床常用药,也是造成急性中毒的常见药物。在患者神经突触后膜表面存在GABA受体、苯二氮卓受体等,且共同组合成大分子复合物,当苯二氮卓类受体与苯二氮卓类相结合后,可以有效增强GABA对患者突触后的抑制作用。

其中纳洛酮对呼吸抑制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且特异性较强,临床研究表明,该类药物对呼吸抑制、血压下降、通气量减少的作用显著。当人体使用镇静催眠药物后急性中毒时,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将大量的内源性阿片肽释放出来,表现为β-内啡肽含量明显增高,并引发相关的病理与生理反应,使得患者出现呼吸抑制、心率减慢等不良反应。除此之外,纳洛酮可以取代吗啡样物质并与受体结合,并解除催眠类药物对患者造成的呼吸抑制等。

目前临床上对纳洛酮的用法用量均无统一定论,据临床研究[3]报道,对重度中毒者静脉注射1.2-2mg/h的药物剂量为宜。但是另有研究认为,小剂量的纳洛酮只能够作用于与呼吸有关的μ受体,而当使用较大的剂量时才能够作用于与体温、神志等有关的k受体,当成人一次性于皮下注入75mg的纳洛酮或者口服纳洛酮3000mg时也无任何的不良反应,且患者不会产生药物依赖性。根据上述情况,本次研究中给予大剂量的纳洛酮治疗重度镇静催眠药急性中毒患者后,明显缩短了患者的留院时间与促醒时间,与给予常规剂量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同相关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大剂量的纳洛酮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优先采纳。

参考文献:

[1]高海燕.盐酸纳洛酮的药理学及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2):7582.

[2]顾文寒.急性中毒性脑病的治疗体会[J].当代医学,2011,17(34):51.

[3]贾红宇,卢微,郑临等.拉米夫定单药及其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比较[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