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外科手术后伤口易感染菌株鉴定及客观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普通外科手术后伤口易感染菌株鉴定及客观因素分析

马文义1马志元2

马文义1马志元2

(1青海省泽库县藏医院青海泽库811400;2西宁是第一人民医院青海西宁811000)

【摘要】目的检测影响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细菌群落分类及探讨造成手术感染的客观因素。方法通过前瞻性监测分析,应用细菌培养方法筛选出手术部位易感染的菌落群及通过软件分析归纳出造成切口感染的潜在高危因素。结论我院检测出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菌主要有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检测比例的50%和16.67%。年龄、Ⅱ、Ⅲ类切口、手术时间长、肥胖、糖尿病以及低蛋白血症是普通外科部位感染的高危因素。研究发现,加强对危险因素的监测与调控有利于降低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

【关键词】手术部位感染感染菌落分类高危因素普通外科

【中图分类号】R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6-0055-02

伤口感染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9.65%—17.65%[1],切口感染发生受多方面的影响,主要与医院感染管理及手术室管理的各个环节相关、病人的病情、手术中医生的缝合伤口技术、伤口处理中对抗生素的应用等有关,合理使用抗生素对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和减缓耐药菌株筛选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笔者通过细菌培养方法分离出6种常见的易感染细菌,并通过统计学分析,对本医院488位患者术后感染比较,总结出6个易引起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通过本文的研究,为以后探讨针对易感染的细菌,进行抗生素药物处理,对以后降低手术中的感染率[3]有重要意义。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488例于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间在我院普通外科住院的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术后观察切口愈合与感染情况,详查相关病历和细菌学检查报告等全部病例资料,依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确定手术后感染细菌的种类。

1.2细菌培养对可疑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病例,一般采集患者伤口分泌物标本进行普通细菌培养,并对细菌进行分离鉴定。

1.3相关因素调查选取了肥胖、有无糖尿病、低蛋白(<35g/L)、手术时间长短、切口分类、年龄(分小于60岁低龄组与包括60岁及以上的高龄组)、术前抗生素应用、切口长度、体质质量、侵入性操作、放置引流共11项相关因素分析指标。总样本是以研究本院488例的住院手术患者。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单因素分析之后,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再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与术后切口感染相关的主要高危因素。

2结果

2.1检测细菌群落

本研究主要选取从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住院治疗的普通外科手术患者488例中的85例可疑切口感染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细菌学培养以及分泌物涂片法等对本医院患者手术部位感染致病菌进行培养和分离,主要确诊切口感染患者69例,共培养出细菌6种,具体手术部位感染致病菌分类及所占比例结果见表1。

表1细菌学培养检出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致病菌

2.2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本实验共监测11个与伤口感染有关的因素,选取了年龄(分<60岁低龄组与≥60岁高龄组)、肥胖、有无糖尿病、低蛋白(<35g/L)、手术时间长短、切口分类、术前抗生素应用、切口长度、体质质量、侵入性操作、放置引流。通过对这11个监测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都以手术后感染为因变量,其它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分析,这11个因素均与术后感染有着一定的关联,再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并确定了与手术后感染有着明显的关联的6个切口感染的高危客观影响因素,分别是年龄、肥胖、有无糖尿病、低蛋白、手术时间长短、切口分类,其结果详见表2。

表2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结果

注:B:偏回归系数、SE:标准误差、OR:危险因素暴露的比值比、CI:可信区间。

3讨论

本研究主要针对我院术后患者伤口感染细菌进行培养,检测出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菌主要有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检测比例的50%和16.67%。通过监测11个指标,均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其中肥胖、年龄、有无糖尿病、手术时间、低蛋白血症、切口分类6项因素是更重要的客观影响因素。

年龄因素:通过对488例患者的手术后观察统计,发现年龄的增大与感染率的升高呈现正比例关系。术后易感染群组中,高龄患者占较大比例,此结论提示我们对于老年外科手术患者应提高警惕,手术前后都应该加强预防并采取抗感染措施[4]。肥胖患者:本研究显示肥胖患者的切口感染率较高,因为肥胖患者的伤口比非肥胖患者更易产生脂肪液化、积液、坏死等情况,从而更容易导致细菌发生感染。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的大大改善,肥胖患者也越来越多,因此肥胖因素与术后感染相关性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糖尿病患者:本研究也证明了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切口感染,糖尿病患者是被公认的切口感染高危因素之一。因为病人机体免疫力低下,而高血糖环境又容易引起组织水肿,为细菌生长繁殖提高了大量营养,从而导致切口更容易感染。切口类型因素:手术分级也是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之一。随着切口污染程度的增加,局部细菌大量繁殖,大大增加了感染的机会。本研究中,Ⅱ型切口和Ⅲ型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可见切口感染为内源性的,感染源多数为因外科手术造成的体内的感染性渗液等。因此,在外科手术中应该提高无菌性操作技术,规范手术程序,对切口应加强预防措施,手术中尽可能的降低切口长度,适时使用抗生素,以减少术区污染,同时也要提高医院病房等卫生环境,降低院内病房内交叉感染的概率。针对以上可变因素,医疗过程中可依靠精湛和娴熟的手术技术来减少污染,缩短手术时间,充分保护切口免受胃肠内容物的污染,并采取合理与适量的使用抗生素药物等措施来降低术后伤口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彦,查红,戴志鑫,等.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报告[J].西南军医杂志,2001,3(4):49-50.

[2]李炜清,应庆茹,陈忆伟.Ⅰ、Ⅱ类手术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3):407-408.

[3]钟世良.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高危因素监测及分析[J].海南医学,2011,22(14):57-59.

[4]张华.普通外科中住院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因素分析及控制[J].中国卫生产业,2011,8(1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