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衰竭护理体会

/ 2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衰竭护理体会

王晔史艳惠韩莉吴瑞格汪虹

保定市第五医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注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在本院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中选取46例为治疗组,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注治疗,做好围治疗期护理。结论:系统的围治疗期护理,对保证治疗效果,顺利进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764-8999(2015)7-0785-01

血液透析就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其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扩散、对流,使体内各种有害以及多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移出体外,达到净化血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目的。常规血液透析主要清除尿素氮、肌酐等小分子水溶性毒物,不能清除中分子、大分子以及蛋白结合毒素等,长期透析病人还会出现皮肤瘙痒、顽固性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1]。本院对46例病人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注治疗,并配合严格的护理,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本组共选取46例慢性肾衰竭病人,其中男30例,女16例;年龄22岁~65岁,平均36.5岁。

2护理

2.1心理护理

由于肾衰竭病人对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疗法较陌生,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压力大,因此应向病人及家属介绍和解释,使其了解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及注意事项。透析前应尽量消除病人的恐惧和紧张心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2]。

2.2仪器药品准备

护士首先应熟练掌握透析机的操作,且注意在开机后各项指标达到稳定后才能开始进行透析。透析设备还包括透析供水系统、透析管道和穿刺针、透析液的准备。透析用药包括生理盐水、肝素、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2000mL加入肝素100mg,配制成肝素生理盐水预冲液。检查仪器管道,紧密连接后进行预冲及排气,预冲时流速<200/min,液体充满灌流器后,用手轻轻拍击并转动灌流器,利于空气排出。

2.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加强血液灌流管道系统的接头管理,特别在HD与HP串联时的衔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保证患者血液灌流的效果。

预防低血压HP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低血压,由于HP初期血容量的减少极易导致血压下降。我们一改传统配液冲洗管道方法,采取首先5%葡萄糖注射液500nd湿化灌流器和管道,再用含肝素1000d的1500nd0.9%生理盐水以50~100ml/min流量冲洗管路,最后用0.9%生理盐水250m1冲洗管路。灌流过程中每30~60lnln测血压1次。

2.4体外循环凝血状态观察:

透析开始前静脉端注入首剂肝素为0.8mg/kg~1.0mg/kg。透析过程中注意观察管道有无滑脱、出血、栓塞、感染等情况的发生,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导管的清洁无菌。严密观察病人的血压情况,血压稳定后,可将流速设为200mL/min~250mL/min。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状况及各种压力监护,如果出现静脉压力过高,灌流器、透析器颜色加深均说明体外循环凝血,应加大肝素量或用生理盐水100mL~200mL冲洗[3],根据凝血机制的不同,使用肝素实现个体化;HP中必须保证充分血流量才能保证HP质量和患者生存质量,低血流量HP增加灌流器凝血的危险;冬季或室内温过低时对灌流器进行保温处理,温度保持在37℃或用毛巾将灌流器包裹好提高灌流器的温度,室温保持在23℃~28℃,温度过低易使灌流器凝血。

2.5密切观察患者体温有无畏寒、发热、胸闷和呼吸困难等症状,一般出现在HD和HP串联治疗1h左右,如出现发热,应给予地塞米松10mg治疗;若有胸闷和呼吸困难,提示栓塞可能性,立即停止灌流,给予吸氧并报告医生处理。本组有1例出现过敏反应,经处理后症状消失。

3讨论

血液灌流是将病人血液引入装有固态吸附剂的灌流器中,以清除某些外源性或内源性毒素,并将净化了的血液输回体内的一种治疗方法。最常用的吸附剂是活性炭和树脂。HP能有效去除血液内肌酐、尿酸、中分子物质、酚类、胍类、吲哚、有机酸及多种药物,但不能去除尿素、磷酸盐、水分及电解质,因此治疗肾衰竭时,一般应与HD或HP联用[4]。HD和HP联合使用,充分发挥了HD和HP的各自优点。即:①HP在治疗期间,如出现微小颗粒脱落,透析器可以阻止微小颗粒入血液,防止一些并发症发生;②因HP可有效清除中分子物质而HD能有效清除小分子物质,且HD能有效调节酸碱平衡紊乱,联合应用可提高血液的清除率,达到治疗尿毒症脑病的目的。利用优势互补的两种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全面清除尿毒症患者的代谢产物、毒素、致病因子以及调节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可防止患者近期与远期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

参考文献:

[1]王质刚.血液净化学[M].第2版.北京:科技出版社,2003:626627.

[2]李庆春,苏春燕,唐雯,等.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康复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09,23(11A):28642866.

[3]杨荆远,朱高峰,黄文英.健康教育路径在血液透析病人诱导期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8,22(12C):33463347.

[4]李明旭,吕鹏,雷霞,等.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慢性肾衰患者血清中分子毒素清除的比较[J].中国血液净化杂志,2005,12(4):652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