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性管理在景观设计施工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2

科学性管理在景观设计施工中的运用

吴晨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浙江,义乌322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景观建筑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伴随而来的带动了一系列行业的兴起,景观设计便是其中一枚,虽然这一行业在快速的进步,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行业标准与规范,在景观设计施工中仍然面临着规划不合理、施工障碍等问题。本文主要针对景观设计及施工管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对应的策略。

【关键词】科学管理;景观设计;施工

景观设计及施工通俗的意思是指把意识中的构想方案形成设计图纸并落实到建设中去。如何更加完善的实施这一过程,离不开科学性的管理,这就要求负责人在施工前要对设计对象即施工场地进行详细的了解,充分理解设计方案,规划合理的建设方案,预见可能出现的所有问题,提前进行解决,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质保量出色的完成任务。

一、科学管理在景观设计施工中的重要性

在景观设计施工前,需要对整体的环境进行规划和设计,以便更好的把景观特色与建筑群有机的结合起来,增添景观的美感和人文底蕴。在设计过程中要因地制宜,设计方案与实际情况相协调,并充分考虑到后续的植被栽培、道路建设等众多情况,促使景观施工更加符合园林建设的标准,避免出现景观千篇一律的现象[1]。因此,在景观的施工中,要更多的结合施工地点的特色,最大限度的发挥景色之美,提升整体的工程质量和观赏价值,这些施工中的具体要求,都需要前期科学的管理,进行详细的策划。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对景观设计和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解决施工中的问题,做到持续开发,如何在实际的景观施工中,节约成本,强化施工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这些困难的解决都需要科学的管理作为基础。

二、科学管理在景观设计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一)景观建设中的科学管理

园林景观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在设计时要从大局着眼,不能为了一处构筑,破坏整体项目的风格和美感。在施工时,要合理安排道路、绿化、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工作,对水源、土地、交通全部涉及到的方面进行详细的勘测,根据需求进行合理的开发,并建立保护措施,定期检查维护,形成良性循环。

(二)对工程质量的严格把关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物资的标准购货,谨防购买假冒伪劣产品,保证建筑材料的安全稳定,尤其是对庭院、屋脊、雕塑的建设,安全质量必须达标,安检负责人要定期的进行检验,确保材料及建筑的质量。慎重的选择施工队伍,选择那些经验丰富,素质过硬的专业施工人员,这样不仅能够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在施工中,他们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意见,有利于实现高标准的景观建设。

对于施工中的细枝末节要加倍重视,例如:电缆的走向不能破坏其他的线路,尽量不要被高大的建筑物所覆盖,避免日后维修的困难;选择植被种类的时候,要挑选那些适应此地气候生长,存活率高易养护的植物。虽然这些小的因素会有多种选择,经常被人们忽视,但往往它们在日后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工程进度的控制管理

景观设计和施工都要对工作周期进行严格的控制,设计进度、建设进度和整个工期完美的结合,是建设出成功项目基础,工程的进度快,容易造成质量的疏忽,进度慢,会造成工期的拖延一系列现实问题。

面对上述情况,首先要编制出一份详细的进度计划,严格把控设计进度及设计质量。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工作开展的顺利与否。确认设计工作完成后进入施工阶段,同样需要编制一份详细的工程进度表,并严格按照每天的工作量进行,针对施工中的具体要求,改进施工技术,进而提高工作的速度和效率。在编制中要注意实际情况,如装备水平、人员数量、技术要求这些具体的现状,合理的进行调度,实施阶段计划,按步就班的完成工作量,以免出现拖延的状况。实施工期监控可以对全局有更加精准的把握,资金注入、人员调动、施工方式条理化,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

(四)对于施工人员素质的管理

景观设计方案的实施主体是施工人员,项目的最终定型都是有施工人员亲手打造的,所以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提升其素养,增强责任意识,及时发现施工中的问题向上级报告,作出应对,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根据内部人员的整体特质,挑选领导能力、专业知识过硬的人作为现场指挥人员,执行工作任务要求,同时选择最佳的合作伙伴,如石材、苗木资源供应商和运输公司等,建立长期合作,互利共赢的关系。

现场指挥人员要充分了解一切信息,做好资金、资源的支出记录,并参与施工者的讨论,将施工材料发挥其最大的作用,降低损耗率。对于现场设备的使用,加大安全检查,安排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妥善保养,定期检查,以免出现事故,影响整体工作进程。

(五)景观落成后的维护工作

在景观建设完成后,要定期的进行检查和维修,主要包括对软景(植被等)的养护,硬景(构筑物、建筑物、道路等)的修缮、设施(景观桌椅、垃圾桶、配电箱等)的更新,并做好记录工作,形成系统的维修流程,为后续的工作提供数据的支持。对于一些珍惜的植物种类,做好档案信息,定期观察,运用高科技技术进行检测,切实做到维护好、发展好景观建设的战略性要求。

三、加强内部交流,增强创新意识

现行的景观施工人员,其工作性质主要是负责工程的建设,对于景观设计的把握和概念并不明确,而景观设计人员有高湛的专业技能却对管理制度不感兴趣,结果导致各司其职,每个部门只负责自己的工作,缺乏责任心和集体意识,长此以往容易出现分歧,工期和质量也不能按时完成。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明确的责任标准,增强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努力,保障景观建设的高质量、有特色、可持续开发的目标要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园林景观的要求日益升高,无论是城市中的公园建设,或者旅游景点的奇观建筑,能有统一的标准严格要求,以高端的设计理念、独特的景致建筑,为景观建设增添特色。要求设计人员增强创新意识,迎合时代潮流,创造出更优质的景观设计作品。同时也要求施工人员继往开来、开拓创新,掌握好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施工工艺流程,更好地将这优质的设计作品从蓝图变为现实。

四、健全管理措施,进行效绩考核

在景观设计施工过程中,建立奖罚机制。对于表现优异,责任心强,积极完成任务的员工进行精神和物质的奖励,精神奖励是指口头褒奖,大会表扬;物质奖励包括奖金、礼品等实际物资。对于出现失误,对待工作懒散懈怠的人员给予惩罚,主要的惩罚形式有批评扣罚工资,严重的处以降职、免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景观设计及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管理人员要与时俱进,掌握最新的动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解决景观设计及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运用科学的手段完善管理系统。在景观设计及施工中,制定全方位的规划,将每一步骤详细落实,进而推进景观建设的整体发展,提高我国景观建筑地位。

参考文献:

[1]张超,江星,倪蕾,张榕泉.“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教学组织中的运用——以环艺景观专业景观设计原理课程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3,15: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