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5-15
/ 2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分析

刘丹娜朱利娜陈勇

刘丹娜朱利娜陈勇(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务科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目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不合理处方,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审方药师审查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医嘱,根据临床药学知识进行分析汇总。结果共审查调配中心医嘱23万余条,不合理医嘱1516条,包括溶媒选择不合理、配伍禁忌、超剂量医嘱、给药间隔不合理、医嘱录入错误等方面。结论通过合理用药软件审核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处方可减少不合理医嘱,提高患者静脉用药的安全性。

【关键词】审方药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医嘱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5-0038-01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pharmacyintravenousadmixtureservices,PIVAS),是指医疗机构药学部门根据医师处方或用药医嘱,经药师进行适宜性审核,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在洁净环境下对静脉用药物进行加药混合调配,使其成为可供临床直接静脉输注使用的成品输液操作过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作为医院药学的组成部分,对合理用药和加强药品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自2010年12月投入运行以来,至2011年8月完成22个病区(除眼科、ICU外)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工作,所配制的种类有:抗肿瘤药、抗菌药物、普通液体,每天调配量约2000袋左右。通过加强对药品调配环境的质量控制和药师审核处方的能力,确保药物相容性和稳定性,将给药错误降至了最低,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实现了医院药学由单纯供应保障型向技术服务型转变。下面就医嘱审核方面发现的一些问题做总结和回顾。

1.资料与方法

我院2011年1月~12月共调配静脉输液179584袋。审方药师通过HIS电脑系统接到患者医嘱后,运用临床药学知识及药品说明书、合理用药软件等相关资料进行静脉用药医嘱合理性审核,通过药物相互作用、剂量、给药途径、调配方法和溶剂选择等情况对比,发现问题后,及时与临床进行沟通修改,避免错误的发生[1]。

2.结果

表1不合理医嘱统计

3.分析与讨论

3.1药物配伍禁忌

3.1.1酸碱度不同导致配伍禁忌

因药物酸碱性不同配伍后发生pH值变化,导致药物效价降低或产生细小微粒、浑浊、变质、沉淀。如维生素C粉针1g联合维生素B6注射液0.1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维生素B6可被维生素C氧化成具有荧光性的硫色素而失效。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联合维生素B6注射液0.2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维生素B6注射液pH为3.8与地塞米松注射液pH6.5-7.0忌配。混合后出现浑浊、沉淀,产生变色失效,增加毒性或者拮抗。

呋塞米注射液60mg联合去乙酰毛花苷针0.4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ml静脉推注。呋塞米注射液pH为8.5~10,去乙酰毛花苷针pH为5.5,两者混合后出现浑浊、沉淀、变质、失效,同时增加去乙酰毛花苷毒性[2]。

3.1.2加入强电解质导致盐析或沉淀

30%脂肪乳注射液中250ml中加入氯化钾注射液7ml,脂肪乳注射液中加入强电解质,容易破坏乳剂而使凝聚脂肪进入血液中。

甘露醇注射液(20g/100ml),为过饱和溶液,应单独滴注,若加入浓度较高的电解质,如KCl(1g/10ml),甘露醇出现盐析现象。

3.1.3中药注射液联合其他药物混合禁忌

参附注射液40ml联合氯化钾注射液5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临床上中西药注射液联合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尽量避免使用同一溶媒溶解。因中药成分复杂,中药注射液与输液配伍后,可能出现PH、澄明度的变化或不溶性微粒超标等情况,导致局部血管堵塞,供血不足,产生静脉炎和水肿、肉芽肿、过敏反应、热原样反应等,潜在危害较大[3]。同时,氯化钾对溶媒浓度要求严格。补钾量不得大于0.75g,静脉给药浓度不得超过0.3%,可刺激静脉,引起剧列疼痛,甚至发生静脉炎或血栓性静脉炎。

3.2溶媒选择不合理

药物溶解选择溶媒时需注意溶媒对药物的影响。包括PH的变化,增溶剂浓度变化影响药物溶解度,盐析现象,对渗透压变化等影响。如临床出现调配奥美拉唑时未用专用溶媒溶解,直接用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后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

奥美拉唑钠的化学结构中具有亚磺酰基,在水溶液中不稳定,故制成冻干粉末制剂。其水溶液的稳定性易受pH值、光线、重金属离子、氧化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pH值低于7.0时,其溶解度亦明显下降。在碱性条件下比较稳定,在酸性条件下易分解,分解产物为砜化物和硫醚化物,出现变色、浑浊,甚至产生沉淀。静脉滴注用奥美拉唑钠每西林瓶含奥美拉唑钠42.6毫克(相当于奥美拉唑40毫克),稳定剂乙二胺四醋酸二钠(EDTA-2Na)1.5毫克、调节溶液pH值至12的氢氧化钠适量;每西林瓶配专用溶剂1安瓿(10毫升),溶剂为氯化钠的等渗灭菌水溶液,用适量氢氧化钠调节pH值,以保证本品在配制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说明书规定,临用前将10毫升专用溶剂注入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冻干制剂西林瓶内,禁止用其它溶剂溶解。稳定性试验表明,奥美拉唑钠用专用溶媒溶解后,在5%葡萄糖注射液100毫升中,3小时内基本稳定,4小时时可出现微黄色,含量变化也大于100毫升的0.9%氯化钠注射液,故建议选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0毫升作稀释剂。如果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毫升或500毫升作稀释液,由于配制后药液体积增加,pH值明显降低,使药液不稳定性增加,并且因滴注时间延长更容易变色。

3.3超剂量用药

超剂量用药比例最高,占不合理医嘱比例72.10%,大多数为营养类药物,保肝类药物。有些超剂量用药有临床依据,为特殊患者治疗所必须的。而大多数超剂量违反了用药最高剂量,对患者用药造成许多不安全的隐患,如阿托品、西地兰、地高辛、氯化钾等,这些药物说明书中的常规用药剂量,是经过临床检验证明安全、有效的,超剂量使用这类药品药品,药物疗效增强的同时不良反应也相应增加,甚至对患者造成永久的伤害。尤其是对于老人、儿童、孕妇、肝肾功能不全这类特殊人群,更应慎重用药,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需要超剂量使用时,要做好药物浓度监测,同时监测患者肾功能、肝功能等生化指标,以及注意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发现问题,立即停药,必要时对症治疗。

3.4给药时间间隔不合理

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后,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电脑系统可根据药品药代动力学归类及医生医嘱情况自动划分批次,对于根据药代动力学需要一日两次或一日三次给药的医嘱,电脑系统通过自动划分调配时间完全规避了此类不合理用药医嘱。所以此类不合理医嘱在我院已完全杜绝,保证了临床用药的持续性和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3.5医嘱录入错误

此类医嘱比例较低,占1.19%,但一旦发生,危险性最大。如氯化钾1.0g录入成10g,需要审方药师加强业务学习,了解常见病种的用药方案及药品极量。一旦发现,及时通知医师修改。

4.结语

总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建立顺应了医院药学从传统的药品供应调剂模式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强调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用药的药学技术服务模式的发展趋势,为全面开展现代医院药学服务开辟出新的领域[4]。我院开展静脉药物集中调配工作近一年来,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配置差错总体来说有所下降。但不能有丝毫懈怠的心理,应充分认识到在配置任务日益繁重的情况下更应增强质量意识。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差错,提高配置质量,保证静脉用药的安全有效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考虑持续改善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还需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①扩大知识贮备,增强审方能力,避免不合格医嘱进入配置流程,审核药师发现不合理医嘱要及时与医师沟通并协助修改和选择适宜的药物,避免不合理配伍,提高输液的合理性。②加强配置人员操作行为的培训,强化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尤其重要。强调不能忽视配置前的校对工作,配置人员必须核对输液单上药品的准确性及配置日期、批次等信息,只有经校对确认无误后才能进行配置。

参考文献

[1]温晓娜,毛静怡,刘文生,刘艳萍,蒋东.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处方分析,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9,8(26):686

[2]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67

[3]吴永佩,焦雅辉.临床静脉用药调配与使用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5

[4]林燕.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常见差错及质量管理,海峡药学,2009,12(2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