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护理

董艳明

(江苏省泗洪县分金亭医院心内科江苏宿迁223900)

【摘要】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2009年5月~2012年1月需行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20例,其中房间隔缺损(ASD)患者9例,室间隔缺损(VSD)患者5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6例。男3例,女17例,年龄最小的4岁,最大的47岁。结果:19例患者取得满意效果,术中、术后行心脏彩超检查均显示无残留分流,心脏听诊无杂音。1例(室间隔缺损)手术失败,建议至上级医院行手术治疗。结论: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出院指导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8-0239-02

先天性心脏病是小儿期常见的心脏病,随着介入治疗的技术的日趋成熟与完善,大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可采用心导介入治疗,且具有损伤小、疗效好、安全性高、无手术瘢痕等优点而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1]。我院2009年5月~2012年1月共开展了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20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2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介入封堵术,其中男3例,女17例,年龄4~47岁,平均25.6岁。本组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超生心电图、X线胸电检查,19例符合先心病封堵治疗的条件。

1.2方法

1.2.1麻醉方法:19例患者采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其中1例年龄最小的4岁患儿采用全麻。

1.2.2介入封堵方法:根据不同的先天性心脏病类型选择合适的穿刺血管(股静脉或股静脉+股动脉),在X线和超声波的指引下,进行左或右心血管造影,并确定大小合适的封堵器,在X线下将封堵器释放在需要封堵的缺口,完成操作后穿刺部位压迫止血后送回病房。

1.2.3护理方法

1.2.3.1术前常规护理:执行医嘱,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及准备,如心电图、胸片、超声心电图及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有无药物过敏史,做好碘过敏实验、备皮、测体重、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监测生命体征、术前禁食、禁水4~6小时、术前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保证患儿休息、睡眠,集中护理,避免患儿哭闹,减轻心脏负担,供给充足能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保证充足营养。

1.2.3.2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与患者及家人的沟通,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病情和检查,说明介入治疗的方法,使患者及家属消除疑虑,增强对治疗成功的信心,取得其理解和配合。

1.2.3.3术中护理:按手术常规准备好术中用药,急救器材及药品,协助患儿平卧于导管床上,充分暴露手术部位,建立静脉通路[2],全身麻醉患者应将头偏向一边,保持呼吸道通畅,术中应严密观察心电监护,注意心率、心律及血压的变化,加强巡视,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提供心理支持,及时听取患者主诉注意保暖等。

1.2.3.4术后护理:患者术后回病房后应绝对卧床休息,予以心电监护,必要时吸氧。全麻术后患者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执行。穿刺部位用沙袋压迫4~6h,术侧肢体别动12~24h。注意观察股动脉或股静脉穿刺点有无渗血、血肿,术侧肢体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肢体温度情况。指导患者术后多饮水,以利于造影剂的排泄。注意尿量及颜色,全麻患者术后禁食和禁水2h。监测体温变化,术后遵医嘱用药,常规予以抗生素治疗。

1.2.3.5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如穿刺部位出血、血肿、血栓、感染,心律失常,封堵器脱落等,应加强巡视,听取患者主诉,24h方可下床活动。常规服用阿司匹林抗栓治疗,避免剧烈运动。本组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体温升高(38.0℃左右),考虑与患者抵抗力下降及侵入性导管检查有关。经抗生素治疗3天后体温恢复正常。

1.2.3.6出院指导:预防上呼吸道感染,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抗凝,预防血栓形成,并向家属告知服药的重要性。定期检查:术后1、3、6、12个月复查心脏超声、X线胸片、心电图,有不适及时就诊。

2.结果

其中19例患者顺利完成介入治疗,术后复查心脏彩超无残余分流,封堵器位置准确稳定,1例室间隔缺损患者未成功,另有1例患者体温升高(38.0℃左右),经相应处理后,患者均安全出院。

3.讨论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指的是新生儿在出生时就患有心脏、心血管以及功能方面存在异常等情况,对新生儿的发育有着直接影响,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小儿出现死亡的情况。对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来说,介入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新生儿的身体没有发育完全,遵医行为以及心理素质都比较大,使其手术治疗过程中的风险加大,术后疼痛也会刺激小儿,使其躁动不安,容易引起并发症,不但影响治疗效果,同时对于小儿的生命安全有着严重的威胁。

本研究对小儿进行围术期护理干预,有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观察护理以及出院指导,以此来保证小儿的手术效果和生命安全。在本研究中,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2年1月需行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20例,对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介入治疗护理治疗效果比较明显,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的痛苦,缩短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罗燕华,洪蝶玟,蔡志雄,陈平,朱稚丹,陈少敏,马贵洲.护理干预对行介入治疗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3,v.3401:164-166.

[2]吕桂玲,田大静,王静,高义双,陈屿,王赏.心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v.2502:136-137.

[3]雷利民,杨国莉.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53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v.16;No.21214:32-34.

[4]严伟,孙国珍,陶源.104例先天性心脏病病人行介入封堵治疗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2,v.10;No.26831:2888-2890.

[5]付晓萍,杨明武.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的护理效果与要点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v.321:146+148.

[6]胡洪青,蒲小芳,林琴.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8,03:337-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