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管理的相关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刍议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管理的相关性

张琰

棕榈设计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510000

摘要: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快速持续发展,对土地资源的规划利用日趋紧张,在如此背景下,科学合理的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但若要同时做好两项工作,就必须了解二者之间所存在的现实矛盾与差异性,特别是明确并关注它们的相关性。本文也将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讨论,刍议当前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管理的相关性问题。

关键词:城乡规划;土地规划;相关性;差异性

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管理是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所提出的新工作理念,所以它们可以被视为是中国特殊发展时期的特殊产物。客观讲,二者在规划过程中是存在一定的矛盾性与差异性的,我们需要在了解这些问题的基础之上再思考其相关性,推进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工作发展,深化管理研究深度。从本质上协调二者规划工作的有效性,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为城乡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一、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管理背景下的社会矛盾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时期,实施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管理工作存在一定难度,它们作为我国特殊发展时期的特殊产物,希望做到对国家土地使用的部分秩序有效维持,但伴随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进入新时期,再加之土地资源的日益稀缺,土地规划与城乡规划之间出现了剧烈的、不可调和矛盾,这让二者的相互矛盾日益加剧,甚至已经产生了规划冲突,严重阻碍了我国城镇化的健康良性发展态势,甚至影响到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节奏。

从本质上讲,城乡规划背景下的土地利用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城市建设用地需求,与此同时,农村耕地正在锐减,城市建设范围的扩大屡屡在威胁着中国粮食红线,这让城乡经济矛盾日益加剧。当然,这些问题的发生也影射了实际上我国的土地规划工作是存在明显不足的,首先它的征用行为过于普遍甚至接近频繁化,绝大部分的土地征用补偿费用远远低于土地原本的出让价格,造成了垄断。如此背景下所导致的农民土地收益不足让他们心灰意冷,离开农村另谋出路。可以说正是这种土地征用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巨大反差导致当前土地规划的不够规范,大量的土地耕地流失和被转让,土地使用权限越来越模糊,这些都为土地规划工作带来了不便。

从市场角度来看,当前我国的物价上涨严重,这刺激了城乡二元经济差异,使得大量的农民工希望进城务工获得更高收入,甚至有些农民不惜放弃对土地的利用权迁移到城市里工作生活。大量的人口流动间接导致了城市土地资源价格的攀升,例如大量的土地竞拍让房地产开发商有机会蓄意抬价,从某种程度上他忽略了对土地的合理利用方法,让土地规划陷入经济怪圈,而城乡规划则深陷于城乡经济发展窠臼,二者都无法实现带动区域人民致富发展这一目标。如此一来,土地规划与城乡规划在目标上可能产生分歧,对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极为不利[1]。

二、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管理的差异性分析

如上文所述,是城乡二元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导致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管理出现矛盾,同时城镇化人口流动越来越大,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寻求就业机会,这为城乡规划工作带来了麻烦,导致城乡经济的倾向性变大。在该过程中,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管理二者是存在巨大差异性的,虽然它们实施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城乡发展,但如果具体落实到实际工作过程中,二者的工作内容本身就存在相互矛盾。从城乡规划说起,它所考虑的问题很多,不仅仅是土地资源使用问题,还有对地方农民收入、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福利等等问题的分析,保证上述多项问题之间形成相互联系,明确农民群体之于城乡规划之间的合理发展关系。严格来讲,合理有效的城乡规划必须首先满足农耕要求,然后在教育、医疗等方面思考做法,满足各方需求,实现对城乡经济建设的平衡,促进城乡的综合发展。而土地规划的基本要求则是科学合理规划、使用、管理土地,对农村已闲置的土地进行再次开发利用。因此上述内容也意味着土地规划管理的主要对象应该是土地资源,它要以各种手段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严格来讲不涉及任何其它方面;而城乡规划则管理范围较大,它就包括了人们最为关注的教育、医疗、民生等等领域,所以现如今的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管理在实际操作内容上是相互违背的。

再一点差异性问题则体现在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管理方法上。传统的土地规划管理方法就是征用土地,但其面向农民的征用土地补偿方面却相对较少,常常会引发农民不满,形成二者之间的严重争议甚至出现冲突。这一点就证明了当前土地规划在管理方法上更加侧重于对土地规划的应用,根本没有考虑农民作为交易第一方的利益问题,进而产生了由资金及权限所引发的负面影响,这也说明当前我国的土地规划管理是欠缺慎重思考的。而城乡规划方面所应用的规划方法则相对中规中矩,它同样会考虑到土地征用问题,但从性质上对农用地与非农用地进行了划分,全面考量经济平衡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土地征用对策,为合理补偿农民土地征用提出了优厚补偿,稳定民心[2]。

三、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管理的相关性分析

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在管理层面是存在相关性的,这也是解决二者之间差异性矛盾的有效参考依据,所以在实施两项工作过程中,必须要明确分析它们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表现内容。

(一)土地管理应该成为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管理的共同核心

土地管理是当前我国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它应该成为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二者的共同工作核心,这对全面推进城乡共同发展,突破二元经济局限,解决“三农”问题都有好处,也是土地规划管理的终极目标。从目前的二者规划管理工作来看,它们都会慎重考量土地管理相关因素内容,结合这些因素来提出更为有效、合理的对应性工作措施,保证土地资源最终被合理利用。所以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二者的规划管理工作是存在共同点的,二者可形成相互关系就,并为土地管理工作作出其应有贡献,这也进一步促进了二者相互协调管理工作的可能性。

(二)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管理工作应具备扩张功能

我们知道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管理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有效提高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城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态势,因此在进行城乡规划过程中,就必须了解二者的实际状况,明确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即要结合城乡现实发展需要给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议,以促进城乡综合发展为目标展开工作。比如说在利用荒废土地资源过程中,就需要结合土地资源利用率提高这一方面问题来全面综合考量,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全面扩充原有土地资源的可利用面积,这是对城乡发展的实际贡献。而在土地扩张方面,则要做到合法合理、有秩序的展开,杜绝盲目执行,合理联系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到同步推进,在保证城乡用地平衡,不影响农耕的情况下扩张用地范围。

(三)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要实现统一管理

因为二者都属于土地管理范畴,所以二者的协调作业从实践意义上讲就是要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与此同时尽量争取做到二者管理的相互统一。即在明确土地资源应用需求的基础之上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综合化管理体系,保证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落实,避免二者因工作内容及性质再发生矛盾[3]。

总结:

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具有城镇化发展促进的战略意义,而土地规划管理则希望处理好其与城乡规划之间关系,在保护生态资源的根本目标基础上实现二者管理的和谐统一,以期待促进城乡健康发展,突破二元经济藩篱,共同保护国家土地资源,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戴熠.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管理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7(2):44-45.

[2]崔艳丽.浅谈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J].商品与质量,2016(39):290-291.

[3]李晓娜.潍坊市城乡建设用地增长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