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疗效分析

陈倩婷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湖南长沙410008

摘要:目的探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4-2018.4收治的80例H型高血压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1组与治疗2组,40例观察组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另40例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片治疗。探讨实施不同治疗对治疗效果及同型半胱氨酸指标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血压及同型半胱氨酸上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在治疗后不同基因型上的同型半胱氨酸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将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应用于H型高血压患者时,能显著降低血压及同型半胱氨酸,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H型高血压;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疗效

高血压是目前人类最常见的一类心血管疾病,H型高血压为空腹血浆半胱氨酸平均水平在5-15umm/L,当HCY水平为≥10umm/L的高HCY的高血压[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蛋氨酸的中间代谢产物,可由蛋氨酸合酶催化为蛋氨酸,其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是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本研究旨在探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疗效,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现我院展开研究,将2017.4-2018.4收治的80例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报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2-2018.2收治的80例小儿腹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1组与治疗2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病程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本研究经过所有患者及家属同意并自愿加入本次研究中,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一般资料对比(n=40)

1.2方法

观察组:给予深圳奥萨制药有限公司提供的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规格:马来酸依那普利10mg/叶酸0.4mg;批号:国药准字H20103724)口服治疗,1/d,5mg/次,共治疗2个月。

对照组:给予济南利民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依那普利片(规格:10mg/片;批号:国药准字H20066730)口服治疗,1/d,10mg/次,共治疗2个月。

1.3观察指标

(1)于治疗前后分别抽取患者2ml空腹静脉血,连心分离后,采用血液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20℃保存。基因分析引物为:P1:5'-TGAAGGAGAAGGTGTCTGCGGGA-3',P2:5'-GGACGGTGCGGTGAGAGTG-3'。试剂盒选择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677C/T;(2)治疗前后采集患者10ml静脉血,抗凝后离心分离血浆,对所有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展开测定。(3)治疗前后测量患者血压(收缩压),每次测3次,取其平均值。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所有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前者表示方法为(均数±标准差),后者为百分比,实验结果以P值是否<0.05为判断标准,若小于则表示组间数据存在差异。

2结果

2.1对比两组血压及同型半胱氨酸

治疗前组间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血压及同型半胱氨酸上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参考表2。

2.2对比两组不同基因型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

在不同基因型上两组治疗前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均比对照组低(P<0.05),参考表3。

表2对比两组血压及同型半胱氨酸(n=40)

*表示相比对照组治疗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高血压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等三高特点,我国高血压人群发病率39.7%,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2]。

夏洪颖等人研究表示[3],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补充叶酸可降低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达到较好治疗效果。我院现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血压及同型半胱氨酸上,观察组治疗后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这与上述研究相符,证实该方法的有效性。不仅如此,还能降低不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型同型半胱氨酸指标。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不仅能降血压,还能维持稳定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是人体内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的限速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的改变会导致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变化,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后导致相应酶活性下降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能显著改善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同型半胱氨酸,此方法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黄琳,于芝颖,顾群等.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甲氨蝶呤不良反应关系的Meta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2):183-185.

[2]章晓鹰,张珏.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7):544-547.

[3]夏洪颖,章体玲,王杨等.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疗效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7,9(8):917-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