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力量视角下人性的迷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3

科技力量视角下人性的迷失

史慧秀

——以好莱坞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为例

史慧秀山西师范大学

摘要:在科学技术主导的当下社会,人们沉浸在高科技带给生活巨大改变的喜悦之中,然而,科技力量的壮大使人们高估了对自己的定位,并开始利用科技不断满足着自己的一切欲望。本文以好莱坞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为例,通过对影片中情节和人物的分析来进一步说明科技的不当利用和物欲的极度膨胀使人性走向了反面,从而引发对人类文明的思考。

关键词:《侏罗纪公园》;科技力量;人性;欲望

1993年上映的好莱坞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改编自迈克尔·克莱顿的同名小说,是由美国著名电影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该片获得了第66届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全球票房总计十亿多美元。斯皮尔伯格在这部影片中向人们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他尝试着打破时空的限制,将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称霸一时的恐龙搬上荧幕,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创造了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神话。作为“第七艺术”的电影,斯皮尔伯格将电影与高科技完美结合,使故事情节充满着幻想与惊险,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离奇感受,影片一经上映就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恐龙热”。《侏罗纪公园》为人们开启了远古与现代的时空交错之旅,不仅满足了人们对远古恐龙时代的猎奇心理,而且还对现代科技力量的不当运用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一、影片的背景及情节

在20世纪末,科学界掀起了一场开发生物技术的热潮,然而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项生物技术研究工作并没有受到任何约束,也无人进行监督,更没有出台任何联邦法律来对其加以控制。除此之外,还有引人注目的一点是“几乎所有从事遗传学研究的科学家都在进行有关生物技术的商业活动。没有超脱的旁观者,每个人都与商业利害息息相关。”[1](P2)影片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缓缓拉开了故事的帷幕:在哥斯达黎加以西120英里处的纽布拉岛上,创始人哈蒙德建造了一座史前恐龙的巨型公园——侏罗纪公园。他通过采集在6500万年前吸食过恐龙血的蚊子琥珀来提取恐龙的染色体,并由他的科学研究团队进行着“复活”恐龙的庞大工程。受邀的三位博士来到恐龙养育基地参观后,在得知科学家们通过控制恐龙的染色体来抑制它们繁殖后代时,并不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可是哈蒙德和他的研究团队却不以为然,认为这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控范围之内。后来因天气和人为故障的原因,恐龙冲出高压电网到处袭击人们,人们险地逃生,只留下这一片残败的孤岛,和那罐被雨水冲刷到泥土里的恐龙胚胎……

影片中所发生的这一切正如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开篇写到的一样,“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在科技主导的当下社会,科技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人们沉浸在科技带来的惊喜之中,坚信科技是造福社会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人们却利用科技的发展不断满足着自己的各种欲望:科学家为了满足自己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不惜向自然界发出挑战,似乎在彰显着他们的无所不能;企业家则利用科研成果来满足自己在金钱上的欲望和所谓的个人理想。然而,“科技在不当利用的时候走向了人性的反面——它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实现‘超我’,相反,将人类置回到‘本我’的世界,让人类迷失。”[2]

二、浮士德式的意识

众所周知,地球上每一种生物的存亡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人类经过不断演化最终站在了生物链的顶端。在人类文明的进化过程中,科技和理性逐步充斥着整个人类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果使人们认识到了其潜在的开发空间。影片中这些研究者们试图要让已经绝种了6500万年的恐龙再次出现在地球上,像这种“通常不发生的事情,研究者常常是清楚的;当例外发生时,研究者会把这个例外当成规律”。[3](P44)可怕的是,恐龙被这群“只在乎能不能做到”的研究者们“创造”了出来,他们大量繁殖和扩大恐龙的品种,同时还控制着它们的性别,这是一种畸形的平衡,自然的生存法则遭到人为力量的破坏,他们认为精确的计算和超前的科技会使一切按照原来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殊不知当人们试图去控制的时候,它已经失控了,正如他们把“机器看作是一种只服从人的意志的小宇宙。但也是因此,他们越过了那条脆弱的边界线,使其他人的虔敬之心在那里看到了罪恶的开端”。[4](466)此时,机器制造出来的恐龙已不再是供人们观赏的对象,而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当考古生物学家艾伦在野外发现了一窝只剩下空壳的恐龙蛋时,数学家马尔科姆的“混沌理论”①不再是被人们忽视的无稽之谈了,这种“不可预见性”出现在了实验室外,生命找到了出路。

科学家这种无视自然定律,为了满足自身欲望而无限制地进行研究的行为,这本身就是一种人性的迷失。正如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一书中提到过:“自然定律是认识对象的形式,在那里,各别情形集合在一起形成为一个高级的单位。活生生的时间被忽视——也就是说,那情形是否发生、何时发生或如何发生,这些都无关紧要,因为问题不在于编年的顺序,而在于数学的结果。但是,在我们的意识中,觉得世上没有什么力量可以能撼动这种计算,我们的追求制服自然的意志就是基于这种意识。”[5](P373-P374)这种被称为“浮士德式的意识”正是科学家所热衷追求科技发展的动力,他们妄自尊大,打破时空的界限,将科技的“魔爪”伸向了已经被自然界淘汰的物种,在对科技近乎以一种痴迷的状态下,他们试图扮演“上帝”的角色,对其他物种以一种绝对短视的角度来看待。在这个高度文明化的技术时代,“我们拥有的力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但几乎不知道该怎么使用这些力量。更糟糕的是,人类似乎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不负责。我们让自己变成了神,而唯一剩下的只有物理法则,我们也不用对任何人负责。”[6](P408)

三、欲望的膨胀,人性的迷失

科学家用他们引以为傲的科学研究妄图来主导世界,以为用高压电网、铁笼和麻醉枪这些他们所信奉的科技力量就能够制服恐龙,事实证明他们还无法驾驭,尚未准备好面对这种技术的能力。在他们看来,科技和理性是能够掌控一切的制胜法宝,然而当科学失去了它的初衷时,我们会发现他们所崇尚的“理性”不过是被科技“绑架”了而已,最终被自身的求知欲望“反噬”,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主导权,迷失了人的本性,在追逐科技的道路上逐步沦为科技的附庸。影片中,侏罗纪公园还未正式运行的时候,发生了一起恐龙袭击事件,公园潜在的安全隐患让一些投资商们望而却步,园主哈蒙德为了打消投资商的疑虑,邀请到三位博士来公园参观,试图让他们来为公园“背书”②,从而能够保证侏罗纪公园按原计划步入正轨。

当消失了6500万年的蜿龙在公园里悠闲地吃着树叶时,我们看到哈蒙德这个充满热情和野心的企业家向专家们宣告了他的成功。在恐龙养育基地,专家们了解到科研人员不仅控制着恐龙的染色体而且还不断扩张恐龙的品种,大量生性凶残的肉食性恐龙——迅猛龙被这些盲目热衷于科技力量的科研人员“培育”了出来。在看到哈蒙德为了“追逐诱人的眼前利益,则将物种发展和企业行为推向离谱的专门化”[3](P27-P28)的时候,考古生物学家艾伦对此表示质疑。然而在哈蒙德眼里,他的科技团队是无所不能的,认为专家们不过是在杞人忧天而已,在这里,恐龙就像是生产流水线上的玩偶一样可以被大量“复制”出来。试想一下,这种生物技术既没有法律的约束,也没有社会的舆论和监督,“倘若这无数力量的总和被耗竭于另一种世界趋势,并非用来为认识服务,而是用来为个人和民族的实践目的即利己目的服务。”[7](P100)那么,可能就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恐龙的破坏力之大,足以抵得上一支军队,作为商人则可能因为这其中所带来的巨大利润会给某些购买者提供契机,而购买者是否会利用这种生物技术创建出一批恐龙军队以此来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我们不得而知。这种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也是我们所不能承受的。

后来,专家们从最了解迅猛龙的公园管理员马尔登那里得知,迅猛龙会系统地去侦测护篱的薄弱处,而且从不会在同一个地方攻击两次,这是因为它们是有超群的记忆力和组织能力。对此考古生物学家艾伦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他向哈蒙德诉说了自己的担忧:原本是在进化史上相隔了6500万年的两个物种在同一时空交汇了,人们根本无法预期将来会发生什么,人为的控制力量并不是万无一失的。但哈蒙德却认为人类既然拥有强大的科技力量作后盾,怎么可以只站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这种对自然控制无反思的状态“最主要的根源就是支配了人类意识和行为长达数千年之久的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最明显地表现在人类征服和统治自然的叫嚣和行径中。”[8]当人们看到迅猛龙会模仿人类开门的动作,并用利爪敲击地面向同伴发出信号时,我们知道迅猛龙的思维俨然超出了人们的预想,人类盲目崇拜的科技在此刻瞬间土崩瓦解。

对于侏罗纪公园,哈蒙德倾注了他毕生的精力和金钱,公园里全自动化的机器随处可见。其中那坠是哈蒙德雇佣的不可多得的计算机人才,他管理着园内安全设备的运行和维护,但是那坠私下出卖公司的科研成果欲与其他科研公司人员进行恐龙胚胎的交易,被金钱蒙蔽了双眼的那坠为了顺利偷出恐龙胚胎,将园内所有的安全机制全部关闭,再加上“热带风暴”的入侵,恐龙在整个岛上肆意横行,到处袭击人类。面对这失控的场面,哈蒙德将错误都归根于自己的用人不当和对自动化的过分依赖,但他依旧执迷不悟,试图下次再加强控制措施,他不允许这个能够给他带来巨大财富的公园有任何闪失。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把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的“霸主”——恐龙作为自己的赚钱工具,可是恐龙凶残的天性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为力量的控制而改变,人类抑制它们的时间越长,破坏力就越大。在一个商人的世界观里,没有什么比金钱更具吸引力,他们利用科研成果作为自己挣钱的工具,而且从来不考虑任何后果,物欲的极度膨胀,使人完全拜倒在物的面前,迷失了人的本性。在影片中,哈蒙德曾多次强调他为了建造侏罗纪公园“不惜血本”,为自己的利益可以不计后果地去做任何事,在这儿,金钱成了人们的精神鸦片。这座建立在孤岛上的侏罗纪公园,恐龙的失控让科学家的实验和投资者的利益化为泡影,人们受到了自然规律的惩罚,而那罐留在岛上的恐龙胚胎则成了再次考验人们的“砝码”,人们是否还会为了各自的利益不惜一切代价,冥顽不化地坚持着已经被证实了的错误呢?人们为了证明科技力量的强大和自己的无所不能,不惜挑战自然界的权威,犯着最低级的错误,科技力量的滥用已经不再是造福人类社会的工具,而是沦为满足人们私欲的机器。

结语

人们利用自己所创造的高科技“复活”已被自然界淘汰的物种,这本来就是违背了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明知道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却还是要逆行倒施。在科技和金钱面前人们迷失了自己该有的理性,企图成为创造万物的“上帝”,不料却被自己一手创造出来的生物毁了所有,这恰恰是对崇尚科学和理性的人类最大的反讽。同时影片中的科技力量让我们陷入思考当中:“正如电影是人的电影一样,科技也是人的科技,高科技是诱惑也是陷阱。”[9](P254)不可否认的是,科技是改变世界的根本力量,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其双刃剑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一个很小的错误其实就能造成巨大的损失,正如影片中科学家擅自改变恐龙的染色体,这在他们的眼里看似无足轻重,最终却是引发这一出悲剧的“罪魁祸首”。科技的滥用就好像被人们亲手打开的“潘多拉魔盒”一样,抑制不住自身膨胀的欲望最终只能自食其果。人们在利用科技创造奇迹的同时,要学会如何理性地支配科技力量,而不是被自己所创造的科技“牵着鼻子走”。这样,我们在追逐科技的道路上就会时刻保持着警醒,不会迷失自我,偏离了人性的轨道。

注释:

①“混沌理论”指的是在一个确定性理论描述的系统中,其行为却表现为不确定性——不可预测、不可重复。

②“背书”一词出现在电影《侏罗纪公园》当中,指的是园主哈蒙德建造的侏罗纪公园需要得到相关专家的支持或者是他们所写的推荐信,以此来证实侏罗纪公园的可实施性。

参考文献:

[1](美)MichaelCrichton著.侏罗纪公园[M].钟仁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

[2]张兆蕾.伦理视域中的冲突与超越——李安电影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奥)KonradZachariasLorenz著.人性的退化[M].寇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年.

[4](德)OswaldArnoldGottfriedSpengler著.西方的没落[全译本](第二卷·世界历史的透视)[M].吴琼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5](德)OswaldArnoldGottfriedSpengler著.西方的没落[全译本](第一卷·形式与现实)[M].吴琼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6](以)YuvalNoahHarari著.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M].林俊宏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年.

[7](德)FriedrichWilhelmNietzsche著.悲剧的诞生[M].周国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年.

[8]但华阳.好莱坞电影中的生态主义[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7(3).

[9]桂青山.影视学科资料汇评·影视创作与批评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