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应用

李霞胡丽娜

(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三医院;北京100141)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层级管理运用于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2~2018.1期间本院呼吸内科、普外科、产科、泌尿外科等科室62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入选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均31名。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实施护理层级管理,并将两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组基础护理质量、健康教育、护理文书、护理操作及病房管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11.147、t=8.272、t=7.741、t=9.825、t=7.096),P<0.05。结论护理层级管理的实施有利于提高临床整体护理服务质量,规范护理行为,促进良好护患关系,具备临床实施意义与运用价值。

【关键词】护理层级管理;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基础护理

护理服务质量是医院考核护士的一项重要环节,各个医院护理服务质量直接影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1]。当前临床在护理服务质量管理方面尚缺乏一种规范、科学、标准的管理模式。因此,探寻一种符合现代护理学要求的护理管理模式十分重要,直接关系着临床护理质量及护理服务水平。本研究探讨护理层级管理运用于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中的效果,现作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2~2018.1期间本院呼吸内科、普外科、产科、泌尿外科等科室62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入选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1名,均为女性。研究组年龄19~42岁,平均年龄(29.57±2.80)岁,其中主管护师6名、护师10名、护士15名;对照组年龄20~43岁,平均年龄(29.38±2.64)岁,其中主管护师5名、护师10名、护士16名,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临床常规护理管理,严格按轮班制度实施护理管理。研究组进行护理层级管理,根据层级管理制度合理划分科室护理人员,明确护理人员具体职责,同时对护士待遇及权限进行科学划分。不同层级护士承担不同护理工作及护理职责,确保高质量完成临床各项护理工作。在对不同层次护士进行划分时需经全体护士同意,并通过护士长考核及护理部门审批,严格按护理部相关要求开展不同层次护理工作。日常护理工作中针对不同层级护理人员提出相应要求,采取针对性学习方式及培训模式,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综合素质。分层管理模式可分为4个不同层次,包括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另外,由科室医生、护士、患者组建成一个小组,各科室分组进行日常护理工作,由小组组长整体负责科室护理工作。每组成员交接时由主管医生、组长共同参与每日查房,根据具体情况指导护理工作的开展,完成患者各项治疗及护理工作,严格按要求做好检查、健康宣教等一系列工作,定期对护士护理质量进行检查考核。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包括基础护理质量、健康教育、护理文书、护理操作及病房管理质量评分。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表示计数数据,采用卡方检验;以(±s)表示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基础护理质量、健康教育、护理文书、护理操作及病房管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参考表1。

表1两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对比

3.讨论

传统护理管理制度仅根据临床日常护理工作需求安排任务,无法根据护士个体特点合理分配护理工作内容,必然会浪费护理工作中劳动力,导致护理工作效率明显降低[2]。因此,如何合理分配护理人员、科学界定不同层级护士职责范围、调整护理队伍结构是当前各个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探讨的重要问题。护理层级管理的运用可不断深化护理服务内涵,持续进行护理质量改进,充分体现护理人员的价值[3]。

护理层级管理是指由不同层级护士构成的团队对同一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护理模式一般表现为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该护理模式在促进医院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护理层级管理可使护士与患者之间形成一种良好护患关系,科学调动患者治疗积极性与自愈力,有利于临床疗效的评估,对缩短患者病程、减少医疗费用及经济负担、提高临床疗效等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基础护理质量、健康教育、护理文书、护理操作及病房管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护理层级管理的实施可明显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与当前研究结果大致相符[4]。护理层级管理通过设立层次不同护理岗位指导临床护理工作,使临床护理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可有效避免对患者进行盲目护理这一问题。此外,护理层级管理的实施可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行“责任制”将日常护理工作与护理效果紧密联系在一起,将以往被动提供护理服务模式转变为主动分析、解决问题,提高护士整体综合护理质量及临床业务素质[5]。

综上所述,将护理层级管理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效果理想,对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护士综合素质、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等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石永乐,李继平.护理层级管理中层级划分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6,30(6):654-656.

[2]魏雪丽.护理层级管理对神经科服务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1):134-135.

[3]彭彩金.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呼吸内科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5):291-292.

[4]黄月玲,席福梅.探讨护理组长在护理层级管理中的作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8):1559-1560.

[5]刘景花.护理组长在实施护理层级管理中作用的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4):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