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智慧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7-17
/ 1

以人为本智慧教学

俞花珍

◆俞花珍江西省景德镇市十七小333000

多年以来,我们的教师拘泥于教学太多的条条框框中,将自己的教学局限于书本、课堂、教法等固有的狭小空间,只是为了教而教、为了改良教法而想方设法,今天弄一个模式,明天出一个教学法,结果中看不中用,事倍功半。教师累,学生苦,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质量仍然得不到较大提高。本人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深深地体会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以人为本,智慧教学。具体的一些做法如下:

一、向课堂要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催化剂”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主阵地,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差,不会善于主动探索知识,如果一节课一严到底,一定会让学生感到压抑,久而久之便会对你的课堂失去兴趣,从而对这一学科失去学习的信心。怎样合理利用课堂时间,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呢?我认为现在学生追求的不再是简单的获取知识,而是渴求一种灵活生动的上课模式和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精心组织课堂,使严谨的教学要求与快乐的学习环境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除了在课堂上让学生掌握重要的知识点外,还会着重培养学生的课外学习兴趣。备课时我会将课本内容与课外知识相互补充,课本知识与教参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上课时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每一上堂课,我心中都会有一个概念:这节课我要让学生学会什么?懂得什么道理?课后我要求学生能总结出所学内容,并且还要说出自己学习的收获和感悟。教学质量可以在短时间内更好地提高,但不可以快速提高,因为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二、加强班级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稳定剂”

班级管理是看似简单其实复杂的一门艺术。刚开始当班主任时,我常常为班里的琐事而烦恼,最让我头疼的是学生总是错误不断、状况百出。我这边三令五申,那边却依旧效果甚微。经过几年的实践工作,我仔细查找问题根源,最后发现问题在于:教育不够深入,管理不够规范,跟踪不够及时。于是我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强思想教育。班会是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形式,我每周会抽出一节课开班会,积极营造一种班级文化氛围,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班级荣誉感。黑板报是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可通过帮助学生出黑板报,采用“我劳动我快乐”、“文明礼仪伴我行”等主题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二是充分发挥班干作用,建立自主式班级管理模式。在选举班干时,我力求把大家信赖的好同学推选出来,使他们一开始就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这样学生违反了纪律有人阻止,学生遇到了困难也会自行帮助解决。三是课间多与学生相处。要从学习上、生活上给他们关心和帮助,设法让他们融入到班级这个大家庭当中,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让他们体会到纪律与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关系与影响,从而把各种班级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关心理解学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润滑剂”

和谐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只要师生关系和谐就能提高教学质量。我的做法如下:一是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和学生交流一次,让学生给我提出意见和建议,然后我再提出对他们的要求,这样就很容易达成共识,使教与学不再走弯路。二是适当地减轻他们的课业负担,让他们有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三是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教师应该尽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因为每个学生都渴望自己被别人肯定,尤其是教师的肯定,当他某一点被肯定后,会激发出他更多的热情,可能使他各方面得到进步。为此我坚持做到了对学生大声表扬、小声批评。

四、取得家长信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添加剂”

孩子的进步,集体的成长,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家长。为了更好地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我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建立了密切联系,进行友好交往,不仅沟通信息还增进了情感的交流。孩子进步了,家长也来向我致谢。我对孩子的一片爱心不仅赢得了孩子对我的爱,也赢得了家长的信任、鼓励和支持。只要学校或班上搞什么活动,家长总是全力支持。平时主要采取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电话沟通,主要内容是根据最新教学动态,给家长一些建议,让家长们也了解一下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并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经验。通过这些工作,使很多平时只顾忙于生意、无暇顾及子女的家长重视了子女的家庭教育,改进了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增强了做家长的责任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正是因为自己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发挥了学生家长的主观能动性,智慧教学,所教班级的学生愿学乐学,教学成绩得到了大面积的提高。我深信,只要我们遵守教学常规又不固守于常规,遵循教育规律,或者内联外引、迁移融合,或者以虚击实、虚实相映,或者另辟蹊径、跳出自我,或看似无招、却胜有招,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智慧教学,完全可以开创出提高教学质量、适应学生发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