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秦琳杨晓玲刘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秦琳杨晓玲刘容

秦琳杨晓玲刘容

秦琳杨晓玲刘容(成都肛肠专科医院610041)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9-0194-01

【摘要】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的重大疾病,而肿瘤患者的心理状况不仅关乎疾病的治疗效果,更会影响其生存质量。本文通过对肿瘤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采取合适的对症护理,可以大大改善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癌症心理护理

肿瘤是生命健康的大敌,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由于工作压力增大,社会竞争激烈导致肿瘤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并且有年轻化的迹象。通过临床观察,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肿瘤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在《黄帝内经》中就记载有情志致病的内容,如“喜怒不节则伤脏”“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癌症患者内心的恐惧、忧虑、悲观等情绪,反过来又制约肿瘤的治疗,导致肿瘤难治或者短期内恶化而死亡。因此肿瘤患者的心理治疗、心理护理,对减轻肿瘤患者的心理恐惧,延长癌症患者的生命,改善其生活、生存质量有着积极意义。

1癌症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

1.1恐惧心理

以前经常听说“癌症患者不是病死的,而是被吓死的”,这句话虽有夸张的成分,但是有一定的道理。我们在临床上曾亲眼看见过有一位患者被检查出来是肿瘤,当场就跳楼身亡了。可见人们对肿瘤的恐惧心理有多大。因为在生活中,人们经常听说肿瘤死亡的例子,并且对肿瘤普遍缺乏认识,再加上医生沟通技巧不足或者过分夸大疾病的危害,导致患者对肿瘤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恐惧。《内经》云“恐则气下”,可见,恐惧会使人的气机向下,不能正常升发,从而影响水谷精微的布散,导致气血生化乏源而出现恶病质。

1.2忧思心理

忧思是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任何疾病都可见到,主要是人们对疾病缺乏认识。尤其在一个谈瘤色变的现实生活中,为疾病的发展而忧思,担心病情恶化后出现的各种痛苦无法承受,对面临的治疗和护理焦虑,害怕治疗的副反应等等,都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种忧思状况。古云“思则气结”,忧思导致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日久则形成积聚,加速肿瘤的发展。

1.3消极悲观

也有一些患者在得知自己患病后,不但不积极治疗,反而消极以待。悲观情绪笼罩其身,如自暴自弃不配合医生的治疗,甚至放弃治疗,坐在家中等死。自言自语,整天长吁短叹,抱怨世道不公,甚至绝食等等。如此悲观,治疗又谈何容易?岂不闻“悲则气耗”,气机日耗,正气复损,又如何抵抗邪气,于是出现疲乏、消瘦,甚至旬日而死。

2心理护理

肿瘤患者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群,其护理方式固然与其他疾病不一样。在护理中,我们既要遵循一般的护理常规,又要根据肿瘤患者疾病的特殊性,采用必要的护理措施。而肿瘤患者在患病后,其表现最突出的问题往往是心理方面的障碍,因此心理护理就不能忽视,这关乎治疗的成败和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临床中我们发现,对肿瘤患者采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常常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现将常见的心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2.1心理疏导

在我国古医籍《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曰:“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这就告诉我们作为医护人员,首先要把疾病的危害告诉患者,引起病人的重视,让他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且指出只要与医务人员配合,治疗及时,措施得当,有些患者是可以恢复健康的,以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人员也可以经常给患者讲解一些治疗成功的病例,或者让一些治疗比较理想的患者介绍一下抗癌经历,这对那些有恐惧、悲观心理的患者有很好的鼓励作用;同时多跟患者或其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可以及时排解他们的不良情绪,释放他们的心理压力。通过说服、解释、鼓励等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喻之以例,明之以法,从而改变病人的精神状态。

2.2情志转移法

心理问题作为一种情志疾病,总需采用情志调养。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郁证》中云:“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其实,不仅郁证需要移情易性,所有的情志疾病均可采用移情易性来治疗。移情易性通俗的讲就是情志转移。对肿瘤患者而言,情志转移可以使患者改变自己的思绪,忘记自己是一个癌症患者,以增强患者抗击癌症的信心。如听音乐、跳舞、书法、绘画、练太极、种花、钓鱼等文娱活动,每天可以选取其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活动进行锻炼。尤其是后面几种活动,不仅可以转移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更能放松心情,甚至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此外,还可以鼓励患者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不仅可转移注意力,而且能让其融入正常的生活中,从而忘却疾病。

2.3情志相克疗法

情志相克治疗在我国古代就已经运用于临床了,早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悲胜怒、恐胜喜、喜胜忧”等内容记载。对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时,我们可根据古人的经验采用七情相胜的内容有针对性的护理。如恐惧较甚的患者,根据“思胜恐”的理论,可以让患者多思考问题,让其适当参加象棋、围棋、麻将、桥牌等活动。忧思的患者,采用观看喜剧片、听相声、看小品等方式,达到“喜胜忧”的目的。对于悲观的患者,可以让他多听励志的故事,听一些激昂的音乐,从而激发斗志,战胜疾病。

3总结

在肿瘤患者的治疗中,会采取各种护理方式,如常规护理、饮食调护、心理护理等等。然而针对肿瘤患者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心理问题尤其突出,心理护理自然不容忽视。在临床护理中,以上心理护理方式并不要求面面俱到,可以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其中几项适合的护理方式进行调护。并且在调护过程中,应根据患者身体的健康状态,注意掌握活动的时间,避免出现过劳的现象。以上方法运用得当,可以从心灵深处调理患者的心理,以增强肿瘤患者抗击病魔的信心,对延长癌症患者的生命,提高其生活、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