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精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要点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精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要点探讨

卢君

乳源瑶族自治县天合建设检测有限公司512700

摘要:本文主要对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精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要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精度;影响因素;控制要点

一、前言

钢筋混凝土具有可塑性好、整体型好、耐久性好、耐火性好及易于就地取材等优点。它结合了钢筋和混凝土两种物理及力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材料。混凝土有较强的抗压能力,抗拉能力很弱。而钢筋的抗拉能力却很强。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取长补短,大大的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但日常施工中,对于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不是特别重视。如果钢筋保护层过薄;不易振捣密实,容易渗入潮气和水。也易造成露筋和受压时保护层脱落。混凝土中钢筋在高温、或露天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被氧化。在日常的使用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表面逐渐碳化,失去保护作用,从而导致钢筋锈蚀,钢筋有效截面积减小,抗拉能力降低。减小混凝土和钢筋的锚固力,从而降低抵抗轴力和弯矩作用的能力。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开裂,导致钢筋过热而降低钢筋强度,从而破坏整体结构。如果钢筋保护层过厚;构件垂直主筋方向易横向开裂,大大的消弱了保护层的作用。影响主筋和混凝土之间的共同作用。裂缝造成主筋的锈蚀,最终导致构件提前破坏。提高构件自重,降低构件的承载力。总之,钢筋保护层厚度过薄或过厚都会大大缩短该构件的使用年限。因此,通过检测手段,对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精度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精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要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二、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方法以及检测设备

目前国内市场常见的钢筋保护层检测仪器主要有两种。钢筋检测仪和结构探测雷达。结构探测雷达由于受检测方法的的限制,结构探测雷达的测试精度较低,限制了雷达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领域的应用。而磁感仪通常由检测仪主机、信号传感器和信号连接线构成。信号传感器接收主机发出的指令,产生感应磁场,通过信号传感器发出在检测面上的移动,直到磁感仪保护层厚度示值最小,此时探头中心线与钢筋轴线应重合,信号传感器通过信号连接线将数据反馈回主机显示界面,最后得出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误差能控制在±1mm,精度高。

三、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精度的影响因素

(1)钢筋的疏密程度。在检测面上的钢筋的疏密程度对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值

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钢筋间距过小时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因为相邻钢筋会对磁场产生影响。钢筋越密集,最后得出的结果也越小。如果检测的建筑物所用钢筋的直径较小时,并且在检测平面密集排列,这样对最后的实验结果会产生很大

的影响。但是较下层的密集钢筋排布对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结果影响很小。

(2)信号传感器所在直线与钢筋平面的夹角。信号传感器所在直线与钢筋所在平面是否平行对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结果有较大的影响。信号传感器所在直线与钢筋所在平面平行时,检测的结果较准确。信号传感器所在直线与钢筋所在平面夹角越大,最后的检测结果的误差越大。所以我们要确保信号传感器所在直线与钢筋所在平面平行。

(3)检测仪主机设置参数调整。检测仪主机参数设置是否精确对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结果有较大的影响。检测仪主机中钢筋直径与施工时所用钢筋直径相同时,检测结果较为准确。如果检测仪主机中设置的钢筋直径比施工时所用钢筋直径小,实验结果会偏小,如果检测仪主机中设置的钢筋直径比施工时所用钢筋直径大,实验结果会偏大。

(4)与构件主筋垂直的分布钢筋。如果信号传感器位于分布钢筋上,而去检查主筋钢筋保护层厚度时,最后的检测结果会出现一定的偏差。

(5)信号传感器的大小。如果信号传感器较小,相邻钢筋对齐作用较小,检测结果准确度高。但是如果钢筋保护层厚度较大时,信号传感器大的就比信号传感器小的测量结果要准确。

(6)检测面的平整度。当检测面平整度较高时,检测的结果越准确。检测面平

整度较低时,检测结果就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7)检查区域存在其他材料。当检测区域存在其他的金属材料时,也会改变检测的结果,使最后的检测结果偏小。

四、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精度的控制要点

检测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是要确定需检保护层的结构部位和构件数量,按规范要求:结构部位应由监理、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一般是主要的受力部位)的重要性共同选定;构件数量则对于梁类、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实际检测中发现该类保护层一般都存在偏厚现象,宜增加比例)梁类、板类构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点。对已选好的结构部位,查找设计图纸获取对应部位钢筋的数量、直径、分布、间距等的参数,做好备注并按梁、板类别分别编号记录。

在现场检测时应注意事项及测线的布置。检测前测区、测点处混凝土表面应清洁、平整。应避开金属预埋件。开机后,先输入工程测区编码、钢筋直径、钢筋保护层设计厚度等信息。再将探头远离金属件,置于空气中进行调零。保护层厚度小于70mm时建议使用第一量程。大于70mm时建议使用第二量程。检测开始后,先确定主受力钢筋的走向,用探头测试出副筋(箍筋、平行筋、底筋)之间信号最小的位置。然后在其位置上平行对主受力筋进行测试。每次测试一个构件中不少于6个测点的主受力筋。根据试验机的提示,信号值最大,数值显示最小时应是所测钢筋保护层最小厚度。但为避免误测,可在同一测点上进行二次测定。计算时取其平均值为该点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值。当所测厚度小于试验机所显示最小厚度时,使用厚度稳定的非金属铁磁性标准垫板进行垫测,计算时减去垫板的厚度。因试验机对金属物质灵敏度高,所以试验机测试完毕后应抽取该构件30%的测点在不损伤钢筋的情况下进行钻孔、剔凿进行验证。验证时应使用精度为01mm的游标卡尺。

另外,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属于计数抽样检测,合格性判定是根据不合格数占总检测数的百分比来表示。从而判定单位工程是否合格的一种检测方法。测点上是否合格,可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上的规定进行判定。梁、柱类构件+10,-7。板类构件+8,-5。且最大偏差不得超过允许偏差1.5倍。对于整体工程评定,合格率占总检测数量的大于等于90%时,其检测结果为合格。如果合格率在总检测数量中大于等于80%,小于90%时,应加倍进行抽检。如两次检测合格率如大于等于90%时,该工程合格,否则检测结果不合格。

五、结语

总之,影响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精度因素很多,要提高检测精度,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改良仪器设备的性能,熟悉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减小对检测精度影响的各种不利因素。当结构实体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超过规范允许的要求或者对检测结果由疑问时,必须对保护层厚度进行开凿验证。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2]杨金权.影响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精度的因素及操作要点[J].广东建材,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