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鸿章的外交思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浅析李鸿章的外交思想

杨亚男

杨亚男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省116000

摘要: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主持清末外交近30年,长期的外交实践形成了其独特的外交思想:“外需和戎,内需变法”是李鸿章外交思想的出发点;“保全和局”是李鸿章外交思想的重要环节;“以夷制夷”是李鸿章的外交战略。但李鸿章外交实践的最终结果却并不理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简单的把清政府的外交失败归咎到李鸿章身上是片面的。

关键词:李鸿章;外交思想;和戎;以夷制夷

研究中国近代外交,李鸿章毫无疑问是不可回避的人物。李鸿章的外交主导思想是争取和平、稳定的局面。在其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以“和戎”为途径,以“以夷制夷”为手段,以“自强”为目的。但就外交实践而言,他的外交政策并未达到其想要的目的;而从思想本身来说,李鸿章的和局思想并不代表出卖国家主权,其中也蕴含着合理的一面和不得已而为之的成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积极性,不应该随着最终的实践效果而被完全否定。

一、李鸿章的外交思想

第一,外须和戎,内须变法。和戎是李鸿章办理外交的出发点。他认为“开衅即不可收拾,与之战,法始必负,继必胜,终必款”。[[[]《光绪朝中法交涉史料》,第22卷,第66页.]]又“处今时势,外须和戎,内须变法”。[[[]《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第22卷,第20页.]]在弱国无外交的情况下,力保和局,遵守已经订立的外交和约,减少因战争带来的损失,争取自强的时间与空间,这是李鸿章“和戎”的含义。但“外须和戎”决不是拱手听命。李鸿章办外交虽带有一定的妥协性,但并不妨碍他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上进行有限的御侮斗争。“和戎”是李鸿章外交的第一步,而非终极意义,借法自强取得平等的外交地位是李鸿章外交思想的核心内容。李鸿章的认识和结论是对中国与世界局势透彻了解基础上对外交的正确理解,他的“和戎”是表,是权宜应敌之策,借法求得自强是里,是根本目的。李鸿章自强的手段是变法,即改变现有的统治方法。他认为,由于古今时势不同,就不能死守祖宗之法,“自海禁开通,中外交涉渐繁,吾国墨守旧法,不适于今世”[[[]舒乡,李小圣,《李鸿章处事艺术》,吉林摄影出版社,1999年版,第223页.]],面对“数千年大变局,识时务者,当知所变计耳。”[[[]《李文忠公全集·奏稿》,第27卷,第38页.]]当然,李鸿章的变法是在不改变封建专制制度的基础上,学习西方长技,在经济、技术领域的变革,在他看来,变成法、求洋法、习西器是改变中国被动挨打,受人欺侮处境的唯一出路。

第二,遵守条约,力保和局,通过谈判,解决争端。“保全和局”是李鸿章外交思想的重要环节,是对“和戎”思想的补充完善。李鸿章自己对和局的理解是,“明是和局,必阴为备战,庶和可速成而经久”。[[[]《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第14卷,第16页.]]其和局思想本身是无可指责的,但不免有丧失主权的时候,这在中法、中日战争中表现的最为明显。外交是国家实力的体现,弱国无外交,所以在外交谈判中,李鸿章在据理力争的同时,妥协的一面也表现得很明显。李鸿章要保全的“和局”就是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换来的“和局”。尽管这些条约丧权辱国,但都必须奉若神明。李鸿章继承了曾国藩“守定合约,绝无更改”的主张,一再强调“各国条约已定,断难更改”。[[[]《李文忠公全集·奏稿》,第35卷,第20页.]]他希望以不平等条约作为对列强的约束,以为只要遵守条约,列强就无机可乘。但事实证明西方列强贪得无厌,他们总能找到理由开战,通过新的侵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新的不平等条约来获得新的特权。然而按照李鸿章的外交方针,又只能一次次承认和执行这些新的不平等条约来“保全和局”以求苟安。这种恶性循环将中国拖向了国家主权大量丧失的深渊。

第三,“以夷制夷”的外交战略,即在强敌如林的情况下,运用远交近攻的合纵连横之术,使强敌相互对立、相互牵制,以维持中外相安局面的理论,构成了李鸿章“和戎”思想的核心内容。李鸿章深知外交要以强大的实力为后盾,而中国缺乏这种实力。在强敌如林的局势下,要想在国际上争得一席之地,就得制定有效的战略。为此,他想运用传统的合纵连横政策,利用各国矛盾,来达到“以夷制夷”的目的。首先李鸿章采用令“各国均沾”的制夷策略,使得各国均有利益获得,从而相互牵制,防止某一个国家在某个地区享有过分的特权。其次与别国结盟,来对抗其他列强。再次,寄希望于国际“调停”。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国际形势下,所谓的国际调停只是列强牟取利益的工具,“调停”大多以失败告终。李鸿章“以夷制夷”的策略起了一定的作用,例如在和八国联军的谈判中,李鸿章认识到八国联军有着各自的利益追求和无法调和的矛盾,他充分利用各国之间的矛盾,减少了国家的损失。“以夷制夷”是利用列强之间的相互冲突来以夷攻夷,以求得生存的一种外交策略。但列强各国在侵略问题上尽管有矛盾,但其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他们的一致性多于他们之间的矛盾性,清政府“以夷制夷”的结果常常是“制夷”不成,反被“夷制”。

二、李鸿章外交实践失败的原因

李鸿章外交思想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有其个人的因素,也有客观上不可抗拒的因素。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李鸿章在处理外交事务中,始终缺乏强有力的后盾支持,没有可以利用的砝码。外交工作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从来就是和一国的内政、军事紧密结合的。一个国家只有自身拥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才能取得外交上的主动地位,否则自己的外部要求必将被别国忽视,甚至还将被别国宰割。所谓“弱国无外交”,就是这个道理。而清朝末期,封建体制的弊端已暴露无遗,社会政治十分腐化堕落,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面前,中国落后的封建经济显得极其虚弱。在西方人的眼里,清政府没有半点威严。面对清政府如此的国际地位,李鸿章在办理外交事务时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第二,清政府始终没有系统的外交思想和策略,这也是李鸿章外交思想无法产生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李鸿章在清政府的外交事务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但他的外交思想始终没有成为清政府外交的大政方针,最终的决策权还是在皇帝和慈禧太后那里,李鸿章虽是朝廷重臣也只是有提建议的权力。因此,虽然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主持了一系列的对外交涉,但由于受到太多的挚肘及本身没有决策权,他并没有如愿以偿地将自己的外交思想贯彻到位,即使他的这一思想本身就存在明显的弊端。

第三,李鸿章本人素质上的弱点也是一方面原因。首先,李鸿章是典型的唯武器论者,把武器视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唯一因素。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对西方列强军事力量感到震惊。因此,在面对拥有武器装备优势的侵略军的时候,总是缺乏战而胜之的信心和决心。其次,李鸿章受到儒家传统教育的影响。儒家的政治规范和道德规范是对君王、对朝廷忠贞不二。因此生在这样时代的李鸿章作为地主阶级的一员,也必然会维护自身利益,维护清政府的统治。面对列强入侵,清政府推行妥协退让的路线,李鸿章必然会忠实的执行这一路线。再次,受到曾国藩的影响。李鸿章曾说过“我一辈子办外交,没有闹乱子,都是老师一言指示之力”。[[[]舒乡,李小圣,《李鸿章处事艺术》,吉林摄影出版社,1999年版,第216页.]]这里指的就是老师曾国藩的忠信笃敬,用信义笼络。另外,李鸿章在处理对外事务时往往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不同意见,犯“偏信则暗”的错误。最后,也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李鸿章在对外谈判时爱好“讲人情”,喜欢向对方倒出自己的苦衷,希望得到对方的谅解,殊不知这样却暴露了自己的底细,使自己更加被动。这一点在与伊藤博文的谈判中表现的最为突出。

三、结语

李鸿章办外交有既妥协投降又积极抗争的特点,这是其外交思想的二重性。“外须和戎,内须变法”,“力保和局”以及“以夷制夷”的思想始终贯穿于李鸿章的外交生涯中,其中有得也有失。他企图利用“以夷制夷”来使外国人互相对立,但清政府腐朽衰落,“以夷制夷”根本行不通,相反导致了列强对中国的联合瓜分,这是李鸿章始料未及的。但李鸿章的外交对缓和中西关系,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简单的把晚清政府的外交失败归咎到李鸿章身上是片面的。外交的失败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只有加强自身的实力,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

注释:

[1]《光绪朝中法交涉史料》,第22卷,第66页.

[2]《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第22卷,第20页.

[3]舒乡,李小圣,《李鸿章处事艺术》,吉林摄影出版社,1999年版,第223页.

[4]《李文忠公全集·奏稿》,第27卷,第38页.

[5]《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第14卷,第16页.

[6]《李文忠公全集·奏稿》,第35卷,第20页.

[7]舒乡,李小圣,《李鸿章处事艺术》,吉林摄影出版社,1999年版,第2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