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设施代建制管理模式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7-17
/ 4

体育设施代建制管理模式评价

江文俊

TheEvaluationontheConstructionAgentSystemManagementModelofSportsFacilities

江文俊淤JIANGWen-jun曰龙志飞淤LONGZhi-fei曰李雪枝淤LIXue-zhi曰张艳伟于ZHANGYan-wei(淤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100083;于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北京100081)(淤ChinaUniversityofMining&Technology,Beijing,Beijing100083,China;于ChinaNationalRealEstateDevelopmentGroupCorporation,Beijing100081,China)

摘要院本文介绍了国内不同类型代建制项目管理模式,并对体育设施代建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概括归纳了代建制管理模式的优缺点,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期推进代建制在体育建筑领域发挥更好效果。

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thedifferenttypesofconstructionagentsystemprojectmanagementmode,andanalyzesthepresentsituationofthesportsfacilitiesactingsystem,summesup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themanagementmodeofactingsystem,andputsforwardthecorrespondingsuggestion,inordertopromotethegenerationoforganizationalsystemplayabettereffectinthefieldofsportsbuildings.

关键词院体育设施;代建制;评价Keywords:sportsfacilities;constructionagentsystem;evaluation中图分类号院F284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21-0082-030

引言体育设施与普通的民用建筑及工业建筑不同,其包含着多种特有属性,例如时效性、人文性以及历史性,并且在体育设施的实施过程中,会涉及包括政府在内的多方对项目进行控制和管理。因此,为了顺利完成一项体育设施工程必须采用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

1体育设施实行代建制管理模式的背景体育设施是为人们提供健身娱乐,体育教学和竞技比赛的场所,主要包括室内外场地及附属建筑物。体育设施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划分依据也各不相同,从建设投资来源的角度,可以将体育设施划分为公共体育设施和私营体育设施。公共体育设施是以政府公共财政投资为主体,而私营体育设施的投资和运营主体是私有经济。本文所述范畴为公共体育设施,主要包括为广大人民群众健身锻炼,运动员训练及比赛的各类体育场馆及其附属设施。体育设施能反映出一个社会的体育文化,从而丰富社会的生活内涵。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两年后,2010年广州成功举办第16届亚运会,这些国际性体育赛事展现出了运动健儿的体育精神,同时展现出来的还有我国优秀的体育设施。这些让我们引以为豪的体育设施,之所以能良好的发挥其各自功能,与成功的工程项目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当今我国政府投资项目中,多数管理方式依然为“投资—建设—管理—使用”一体的传统模式。在这种管理制度下,往往导致项目效益降低,造成超工期、超投资、超标准的“三超”问题,甚至会诱发贪污腐败的行为。因此,在体育建筑项目建设过程中采用代建制管理模式,可以从保证项目工程质量、提高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

2国内体育设施建设实施代建制的基本模式2.1上海模式上海市于2001年开始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改革。该改革是以建立“科学决策、专业管理、多元主体、规范行为”的管理模式为目的;以实现“投、建、管、用”分离为原则,对传统的建设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开展建设工程的“代建制”工作。上海模式的参与方主要包括:政府部门、投资单位、代建方、工程设计与施工方。各方在职责范围内根据相关法律条文、条例履行权责。通过成立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推行“代建制”,并逐步成立一批市场化、企业化的工程管理公司作为代建单位。上海市政府首先确定投资公司的合法性,然后通过投资公司委托工程管理公司进行专业化的管理,随后工程管理公司进行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在整个工程中,政府部门仅对项目资金及经营管理。

该模式可以通过调整政府部门职能,使政府专注于行政管理;培育代建公司,提高专业化水平。

2.2深圳模式从深圳特区成立以来,已对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模式进行过多次改革。从最早的基础工作组到后来的城市建设开发处等,始终无法实现集中化管理。

直到2001年,深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深编[2001]63号文件,成立深圳市建筑工务局。建筑工务局为正局级事业单位,主要负责政府投资项目的协调和监管工作,涵盖文体、科技、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深圳模式主要借鉴香港等地的做法,设立工务局负责政府投资项目和其他重要工程的专业机构,做到“相对集中,区别对待”的原则,避免出现一次性业主。深圳模式主要将分散的监管转为集中的监管,并且不存在因选择委托代建单位产生的问题,能充分发挥工务局的专业性优势,利于经验积累,保证工程效率。

2.3厦门模式2001年7月,厦门市建委下发了《厦门是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代建管理暂行办法》文件,标志着厦门是重点工程全面实施代建制。2002年3月,《厦门市市级财政性投融资社会事业建设项目代建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规定:土建投资总额1500万元以上的市级财政性投融资建设的社会公益性工程项目要实行项目代建制,并且代建单位必须具有相应资质。该模式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解决专业分工问题,对代建单位的性质并无特别要求。因此,更多的市场化代建单位能够参与进来,有利于竞争机制的产生。

2.4北京模式北京模式与上海模式十分相似,都是通过成立一部分有代建资格的试点单位进行代建活动。以北京市为例,为了克服成本高、风险大、技术难、工期紧等各种工程困难,将代建制项目管理模式引入多个奥运场馆的建设中。而所谓代建制管理模式即政府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有相应资质的项目管理单位,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设计、实施等过程进行控制,在工程质量、工期、成本等多个约束条件下完成建设工作,最终交付建设单位的管理模式。

2.5上海、深圳、厦门、北京模式对比四种模式都是基于“投、建、管、用”分离的原则。深圳模式是通过设立一个集中的代建机构,在代建机构内又进行专业化分工。该模式便于政府监督与管理,而且代建单位容易与政府其他部门进行沟通协调,但是由于是在代建单位内专业化分工,长期下去易导致组织机构臃肿。上海模式则是通过建立一批有资格的试点代建单位,然后通过市场化改革解决专业化分工问题,但是政府指定试点单位容易滋生腐败,并且由于代建单位数量较少,容易垄断。厦门模式是由政府设立准入条件,符合条件的单位都有资格通过参加政府的招投标取得代建工程,通过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能够提供代建单位的工作效率。从代建主体来看,上海和北京模式比较相似,都是一部分取得代建资质的试点单位;深圳模式是深圳市建筑工务局类型的事业单位;厦门模式则是满足一定条件的房地产开发、咨询、设计等单位。

3体育设施代建制模式分析3.1代建制模式具有的优点3.1.1提高体育建筑项目的管理效率基于体育建筑多由政府投资的特点,在传统建设过程中,体育建筑项目的管理一般为行政式管理,即委派建设单位负责人临时担任项目责任人,管理班子也是临时组建而成,所以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的专业性较差,项目的管理效率难以达到较高水平。在代建制管理模式下,代建单位需要经过招标投标,因此其必须具备相应等级的项目管理专业资质,拥有具备丰富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的管理人才。从而使体育建筑的项目管理更规范,过程更透明,事务矛盾更简化,进而提高项目的管理效率。

3.1.2充分发挥竞争机制采用代建制管理模式需要在多个环节进行招标投标工作,使具备建设资质的投标单位之间形成激烈的竞争,投标单位为了能够成功中标,会在方案选取、技术利用、工期安排、成本估算等方面进行最优化控制,从而保证体育建筑项目在技术可行、质量可靠的前提下,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首个由中央政府投资并采用代建制管理模式建成的体育建筑项目—中国残疾人体育综合训练基地建设项目,采用邀请招标的方式,选取了包括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在内的资金雄厚、实力和业绩优秀的8家大型单位参与代建单位竞标。

3.1.3有效控制项目成本体育建筑项目在传统管理模式下,会受到多方面的干涉和影响,决策随意改变,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大量变更,容易出现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现象,导致成本大幅增加。采用代建制管理模式后,体育建筑项目的成本将通过合同进行严格制约,形成以工程预算为基准的成本控制目标,从而减少无故的决策变动,提高工程变更的科学性,进而通过项目合同管理达到成本控制的效果。

3.1.4保证优良的工程质量代建单位必须拥有专业的、雄厚的工程咨询管理实力,能够对项目可行性进行科学的评估,对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进行最合理的优化,并具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解决各种工程质量问题的经验。同时,双方合同中关于工程质量的条款能够严格规范项目的质量标准。在如此条件下,体育建筑项目的质量目标必然能够得到实现。

3.1.5强化政府对体育建筑建设的监管力度代建制管理模式不仅突出了政府在体育建筑建设中的管理角色,也提升了工程建设各方的责任意识,从而减少政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职责混乱问题。政府审计部门、监察部门、财政部门可以利用稽查、审核、监察等多种手段,对体育建筑项目进行强有力的外部监管。并且通过责、权分工,可以促进工程建设各方互相监督,有效减少权力寻租、相互勾结问题的出现,从而遏制体育建筑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腐败问题,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3.2代建制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在国内工程项目中,代建制管理模式已有了二十年的实施历史,其良好的管理效果已渐渐展现出来并为社会所认可。但是,在法律环境不完善、规章制度不成熟、实践经验贫乏、专业人才短缺等因素的影响下,总结分析近几年代建制管理模式在我国体育建筑工程的应用情况,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3.2.1体育建筑项目代建制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当前我国部分省份已经出台代建制相关法规和办法,为工程项目代建制的推行提供了政策上的依据。但代建制模式在我国体育建筑项目建设中还处于摸索状态,中央政府对于代建制管理的相关法规至今尚未出台,而省市配套政策法规的效力位阶较低,缺乏制约力度。并且在不同省份政策法规中,对代建制的定义、规范、标准的表述各异,从而对代建制的理解出现偏差,导致在实际体育建筑项目建设中徒以代建制为名,实际还由自己管理的现象。

3.2.2代建单位的确定不合理目前体育建筑项目在采用代建制管理模式时,往往由当地政府设立专门的事业性组织来承担项目代建任务,或者由政府相关部门邀请有限的少数几家企业作为竞标单位,从中选择代建单位完成项目任务。如此难以发挥代建制模式的竞争机制,并可能会因为其垄断性导致竞标单位与建设单位的串通,造成项目管理效率严重下降。

3.2.3体育建筑项目代建行业水平较低代建制作为一种新兴的建设管理模式还处于成长期,代建市场缺少具有丰富经验和雄厚实力的代建单位,市场竞争仍未成熟。

对代建单位的资质要求没有统一的标准,参与代建任务的组织专业资质参差不齐。并且现有代建单位的项目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管理知识,并且经济、法律等方面专业知识不足,需要培育出大量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另外,代建单位对于体育建筑项目施工建设阶段的管理水平较高,而在项目技术风险和成本风险最高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及方案设计阶段的工作能力较差,需要通过市场的发展逐步成熟起来。

4针对推行体育建筑代建制的几点建议代建制管理模式在体育建筑项目中的实践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同时,代建制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因此,为了发挥体育建筑代建制管理模式的积极作用,解决代建制中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等几点问题,提出四条相应建议:4.1加快完善有关代建制的法律法规为了减少各地对代建制模式在理解上的分歧及实施上的差异,建议国家发改委组织财政、建设、审计等多部门,利用科学、客观的方式进行全方位调研,出台有关体育建筑项目代建制的法律法规,明确代建制的定义和实施标准,对典型问题和矛盾进行统一的解释和规定,从而有利于形成规范的代建制模式。

4.2科学选择代建单位由于目前国内没有权威的代建资质评价标准,体育建筑建设单位需要通过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的方式在较大范围内选择代建单位。所以,在招标过程中建议以竞标单位的专业资质、管理组织实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对管理能力强、诚信度高且经验丰富的竞标单位予以重点考虑。相反,对代建工作经历中存在不诚信记录,出现过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竞标单位,要按其情节轻重进行待选或排除,从而保证为建设单位遴选出最佳的代建单位。

4.3建立代建单位信用记录为了帮助体育建筑建设单位选择最合适的代建单位,建立代建单位信用记录十分关键。建议政府负责对代建单位在项目建设全过程中,合同履行及安全、质量、成本、工期管理等方面的完成情况进行客观记录,将出现的重大事故及诚信问题记入信用档案,并通过专门的信息平台向社会各方进行公示,给代建单位施加隐形压力,实现长期健康发展,从而建立信息共享且良性循环的代建市场。

4.4完善担保制度,合理分配风险目前,我国代建单位多为工程咨询或监理单位,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但在体育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中,代建单位承担近乎全部的责任。

而代建方实际无法支持其所承担的责任,因此建议其委托担保机构提供履约保函,降低代建单位承担的工程风险。

从而不仅能起到约束代建单位履行合同的作用,还将工程风险进行了合理分配,保证体育建筑项目的顺利完成。

5结语我国代建制管理模式于体育建筑项目的应用还处于发展阶段,在发挥出良好管理效果的同时,也显现出很多实际问题。为了强化优势削弱劣势,提出了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优选代建单位、建立信用记录、完善担保制度等几条建议,期望形成充满活力的体育建筑代建管理环境,以推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院[1]杨嘉丽,龙志飞,王锐援体育建筑的特性和功能及内涵[J]援山西建筑,2010,36(14):31-32.[2]余建援国内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比较研究[D]援西南大学,2010.[3]张艳伟援公共体育建筑实行代建制研究[J]援山西建筑,2012,38(27):270-271.[4]周碧援关于我国业主委托的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D]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5]孙旺明.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的现状及政策建议[J]援中国财政,2010(4):54-56援[6]赵文义.代建制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D].2006.[7]赵淳怡.我国非经营性政府投资工程项目代建制研究[D].2008.资助项目院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3YL02),“我国大型体育比赛场馆项目建设管理新思路的探讨”。

作者简介院江文俊(1990-),男,江西南昌人,硕士研究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2012级硕士,工程管理专业;龙志飞(1957-),男,北京人,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板壳理论、网架工程和有限元等方面研究;李雪枝(1990-),女,山东济宁人,硕士研究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2013级硕士,工程管理专业;张艳伟(1987-),男,河南周口人,硕士,现在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