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优化研究相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优化研究相勇

相勇

相勇

山东省兰陵县城乡规划建筑设计院山东临沂277700

摘要:在现在的建筑工程中,建筑工程的大梁、隔板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了确保在施工完成后,钢筋混凝土结构不出现裂痕,就需要运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所谓后浇带技术,就是把需要用钢筋混凝土浇灌的大梁、隔板等分成各个部分,两者之间预留出一部分,由内向外逐步进行施工,最后浇灌预留部分,这就是后浇带施工技术,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最大限度的控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开裂,这对提高建筑的安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优化

1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主要作用

1.1缓解建筑物的沉降差

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使高层建筑与其裙房结构连接成一个整体,避免因为地基、重力等因素导致两者出现差异沉降问题,大多采用后浇带施工工艺。首先将高层建筑、裙房结构两部分进行断开施工,待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施工结束后,建筑物的沉降已经稳定,此时对高层建筑及裙房结构的连接区域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实现了高层与底层之间的连接。通过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有效的降低了建筑物的差异沉降问题,确保其沉降差异处于允许的范围内,提高建筑物本身的稳定性。

1.2优化建筑结构问题

后浇带具有结构优化和提高基础强度的优点。在建筑物的一般施工过程中,如果建筑物基础的承载能力受损,基础地基就会发生沉降现象,同时还会导致建筑结构出现严重的结构问题。后浇带施工重建技术可以计算和验证阻力参数,例如浇筑时间和建筑结构等强度参数,并模拟整个建筑物的内部应力,有效地解决问题以及关于平台结构和建筑基本结构优化的问题。

1.3减少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收缩影响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了大量的混凝土结构,因水泥的水化作用,混凝土结构在固结的过程中,会因为温度的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变形现象,一旦其所受的温度应力超过了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最大抗拉强度,就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影响整个建筑结构的质量。而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为混凝土结构的收缩变形提供了空间,降低了混凝土收缩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应力对混凝土的影响。

2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要点

2.1后浇带技术的应用条件

在设计后浇带施工工艺时,应在设计中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模板的拼接应牢固,不得留有任何空间,必要时可填充海绵以增加密实性,防止振动过程中的漏浆、爆模现象的出现。在浇筑之前,用模板装置挡住后浇带以防止混凝土通过入口进入。底梁的横截面过大时,这在装配和拆卸的过程中会造成一些困难,因此可以使用一部分铁丝网进行替代。(2)为了避免水蚀,上层建筑中外墙的后浇带采用砖墙的方法进行砌筑,然后将废弃的木质胶合板覆盖钢筋网,最后在机砖覆盖一层水泥砂浆,并且机砖上覆盖着水泥砂浆,从而达到防水密封的目的。(3)地下室地下室温度后浇带的施工通常在施工后60天进行修建,由于容易受到水的影响,所使用的混凝土材料需要具有较高的收缩和膨胀能力,因此一般应用高强度微膨胀混凝土作为后浇带使用材料。预留适当的清洁操作面,方便施工人员的工作,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质量。

2.2后浇带施工材料选择技术

后浇带技术的施工应用与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密切相关,与建筑物后期的施工质量有一定的联系。在浇筑后浇带时,应优先考虑建筑材料。应尽可能选择质量更好,成型成本更低的建筑材料。在后浇带浇筑施工之前,必须仔细清洁建筑结构中的空隙,以确保后浇带裂缝的清洁程度,并防止水分在施工前渗入施工缝。选择混凝土材料时,必须选择具有收缩和膨胀性能的材料。在混凝土振动搅捣的工作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减水剂到混凝土中以确保混凝土材质的紧凑性并避免混凝土因外界因素而出现的收缩膨胀等现象,从而影响整个建筑物施工质量。

2.3模板方面

在后浇带施工作业之前,要进行模板预设工作。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相关工作者严格遵照施工方案中的相关规定进行贯彻落实。预埋钢丝网模板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其科学性,预埋的时候要求钢丝网是均匀的,在整个建筑物的实际施工过程当中,一定要把所有前期工作都落实好,这样才能够保证预埋模板的质量,保证后续施工作业的有序开展。

2.4用于浇灌的混凝土的选用以及养护

在进行建筑工程时,混凝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施工用料,要是建筑物能够安全稳定,就一定要保证混凝土能够发挥自身良好的性能,合理的进行混凝土材料配置,因此在选取混凝土时,要选用收缩性不高的材料为最佳选择。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混凝土材料能够达到施工要求,严格依照计划施工。要确保混凝土比例合理,这样才会使混凝土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才能有效的避免在建筑结构过程中产生混凝土的开裂现象,还有就是对混凝土的振捣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必需注意水泥浆的流失程度,振捣器要与模板保持好间隔,实现充分振捣的目的,从而提高在房屋建设中的施工效率。当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完成后,要及时对灌注的混凝土进行养护这样就可以有效降低出现混凝土开裂的概率,提高施工效果,当灌注模版摘除后,还要加强对混凝土表面的养护工作,要避免表面失水过多,可以采用覆盖法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一定程度的覆盖,同时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洒水补湿,维持混凝土凝固过程中需要的表面湿度。

2.5后浇带质量控制

第一,施工后浇带,此类后浇带往往空置时间不长,需在回填前完成浇筑施工。为避免杂物落入,应将一条砖带分别砌筑到底板后浇带两侧,并选取木夹板做好砖带封闭工作。同时选取木夹板直接对其余楼板后浇带上口进行封闭。第二,沉降后浇带。相比施工后浇带,此类后浇带具有较长空置时间,这种情况下,将大大影响房心回填与地下室地面施工质量。为此,需将一道挡土墙分别砌筑到后浇带两侧,厚度为240mm,相比回填土顶标高,其高度应具有一致性,并通过木夹板将其上侧进行全封闭。通过以上措施,可防止后浇带内进入泥土等杂物,同时也应减少后浇带影响面。第三,墙与楼板节点位置处理。选取木夹板在各层楼板后浇带和墙体后浇带连接位置进行护脚设置,厚度为150mm。同时通过快易收口网、木夹板在墙体内进行一定坡度挡板设置,避免顺着墙体有杂物向底板后浇带内落入。在安装挡板的过程中,可在外墙内侧安装木挡板,且进行45°坡角设置,如在外墙外侧安装时,则应做60°坡度,以楼地面以上0~0.5m作为其高度,该标高对浇筑后浇带混凝土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2.6垂直形式的施工缝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对垂直形式施工缝的处理要求极为严格,在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后,要对其初凝时间进行细致观察,初凝的时候一定要使用压力水实施冲洗,冲洗到骨料产生之后才能够停下,之后要把钢丝网冲洗干净。在这个过程当中,时常会产生错过冲洗时间的情况,而为了能够规避这一现象的产生,要求施工部门安排专人对其实施观察,同时要针对施工规划当中的具体内容,对施工作业时间试试合理有效的管控。

结论

在建筑施工中,要高度重视后浇带的施工,及时使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确保后浇带施工所有环节的有序开展。使用这样的方式,才会在当前日愈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让建筑施工技术更为完善,并且实现预期的施工成效。

参考文献:

[1]隋荃峰.现代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及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7(15):92.

[2]安董野.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7(21):00034.

[3]杨治学.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及后浇带技术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6).

[4]梁云.建筑施工后浇带的功能与施工技术探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7(28):00208-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