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呼唤人文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2

高中语文呼唤人文教育

陈封芬

陈封芬

〔摘要〕语文教学应回归到“以人文教育为本位”的呼唤,是当前我国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股最强音。的确,提倡人文精神,进行人文教育,是我们语文教育教学“阵痛”后的思索。在语文教学中倡导人文教育的理念,渗透人文教育,理应成为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和实践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教育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语文教学,特别是中学语文教学,成了千夫所指,有道是:误尽苍生是语文。语文教科书所应有的权威性、原则性和科学性受到质疑;语文课堂所特有的感性、个性和形象性逐渐消失。僵化的、教条化的纯技术教学占了主要地位。孩子天生的人性被扭曲了,创造性被扼杀了,教师们成了灵魂的役使者。一时间,各种抨击铺天盖地。

当然,在指责抨击的同时,更多的有识之士是为中学语文教学(其实也是整个教育现状)探根求源、出谋划策。针对我国教育一味的适应现实政治、经济,成为经济改革的“应声虫”,有学者提醒人们注意“教育的超越本质”;针对我国教育长期以来“目中无人”,有学者大声疾呼“教育活动是主体性活动”;针对传统教学论把教学过程仅仅规定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有学者提出“教学过程也是学生生命活动的过程”,要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等等。这当中,呼唤语文教学回归以人文精神为旨归的人文教育本位,成了一股最强音。人文教育,也正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改革的主流。

1以宽松、自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呈现人文精神

在学生的学习中,教师的影响力很大,教师的人文素质直接影响着人文教育的效果,语文教师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社会关怀、人文素养对每一个学生都会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首先,语文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充分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榜样作用。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语文教师应该善于阅读,热爱学习,关心社会,关心学生,欣赏学生的成长,宽容学生的错误。这样的教师,往往以人格魅力与人文素养赢得学生的喜爱,并且使学生自然而然以语文教师的言行审视自己的一切行为,从而打好自己的精神底色。反之,只关心学生的分数,对学生的错误恶语相加,只会让学生反感,甚至厌恶学习、厌恶语文。

其次,一位有着良好人文修养的教师,在他的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的个性探究,在宽松、自由、自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通过教师的点拨与学生的“阅读———发现———探究———反思———合作”,营造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发展需要的课堂情境,使课堂成为知识生成与文化提升的愉快园地,从而实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没有学生参与建构的语文教学,只能是满堂灌的课堂,只能是低层次的知识记忆,只能传输低层次的语文知识,而不会有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文因素。没有激发学生的人文思想,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可能实现积极探究、认真反思,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简言之,教师的表率作用,就是视人文教育为语文教学的持续深入与精华部分,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与课堂建构中,时刻关注,不断落实,让语文课堂时刻充满着人文精神。

2用文学素养提高人的修养

高尔基说:“文学即人学。”文学作品实际上是人类精神、道德、睿智、理念的反映,而人类的繁衍与进步正是通过这庞大气势传递创造着一种价值。在苏教版语文课本中,可以说,每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倾注了作者丰富、饱满的激情,文质兼美的作品所渗透出的强烈的情感因子特别宜于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为通过情感教育达到兴趣、习惯、性格、审美观、心理品质等人文因素的养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民族不能缺少文学,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内心有一个需要不断丰富、滋养的情感空间。文学本身就是一个民族的心灵经历和感情积淀,一个没有名著诞生的民族是可悲的,一个不读名著、不懂本民族文学的人,他的文化素质肯定是不健全的。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去读李白、杜甫,读“三国”、“红楼”,读“聊斋”、“西游”,读鲁迅、郭沫若、茅盾,读巴金、曹禺、老舍……要引导学生长期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与作品中的人物交流沟通,让年轻学子的心灵久经文学情感的浸润和艺术营养的浇灌,在乐于读书中使他们具备更多的文学素养,获得更多的人生感悟,从中获得做人处事的间接经验,从事实来看,一个文学素养比较高的人一般在做人的素质上也要高一些。

3建构完善的人文评价制度性

长期以来,大多老师似乎都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共识,教学中凡是跟考试内容有关的知识全都重要,凡是与之无关的全都不重要。这种教学评价制度严重地制约着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制约着教师教学实践的丰富与完善。考试成了教师教学的指挥棒,也成了评价学生学业的主要依据。在分数这个终极目标下,学生学会了患得患失,学会了破罐子破摔,最终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与乐趣;教师学会了拼命研究命题部门的“考纲”,学会了提前训练应试技巧,失去了教学的个性与激情。新评价机制给教育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它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理念,注重学生、教师的多元发展,为人文性的建构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鲁迅先生说:“教育是要立人。”语文教育应该返璞归真,回到人本身上来,语文不仅仅是工具,也不仅仅是所谓的精神载体,应是我们年轻一代的精神家园。文学就是人学,一个人如果有一段时间能在浓厚的文艺作品中含英咀华,就可以为自己营造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作一盏灯,照亮学生的一生”,这才是语文课堂的精神所在。

作者单位:四川省达县第三中学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