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1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

郭均丽

郭均丽甘肃省敦煌市孟家桥小学736200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指出:“我们教给学生的东西不是什么与人截然分开的东西,它是同人的情感世界融合在一起的”。教学不仅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感情与思维的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因此,我们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做出明确规定,但没有规定如何实现这些目标。规定了学习领域,但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这样,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可忽视的就是学生的需要,这就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呼声,建立和谐的关系。学生回答疙疙瘩瘩时,我们要多一点耐心,与学生进行目光的交流。要用鼓励的目光指引学生继续往下说,要用欣赏的目光使学生自信起来。

天冷了,提醒学生要添衣;上课走神了,轻抚一下他的头;忘做作业了,给他时间补上;犯错了,给他补过的机会……这样,学生就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这个时候所进行的交流,就是朋友式的、心与心的交流,就是灵魂和灵魂的激荡。以此达到沟通互信、学教结合的预期教学目标,实现以人为本、健康有序的轻松课堂氛围,建立长久和谐的教学环境。

二、合作的师生关系

合作,要求教师不以教育者自居,不以强制的手段——训斥、羞辱、向家长告状等来强迫学生服从教师的意愿,不再依据固有模式“灌输”现成知识。而是需要教师要以平等的心态看待学生,不断推出有创意、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积极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习惯。

首先,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

这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才能平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才能真正为学生着想,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教学问题,而且教师要设身处地,经常把自己放在学生的地位上去分析问题,不断校正自己对学生的看法、态度与工作方式。

其次,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关系。

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者”,而是学生的知心朋友,是可以倾诉任何内心体验的人。教师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尊重他们的童心、童趣,包容他们的“美丽错误”,建立平等的、朋友一般的师生关系。

再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辅导者、指导者。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从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的实际出发,启发、引导学生学习。在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支配,增加学生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学习,在有效的时间里发挥最有效的教学效益。教师这样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地开展工作,不断优化和改进教学方式,促进师生互动、师生互助、师生互融,形成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

三、互动的师生关系

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互作用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由一定的观念支配其教学行为,而学生也会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和需要,理解、接受教师的影响,并在行动上做出反应。学生的反应又进一步强化或修正教师原有的教育观念与行为。所以,师生互动构成了教学活动中的正反馈机制。只有建立起师生之间沟通对话的绿色通道,才会有教与学之间的和谐、民主的氛围,才能为师生对话与互动创造条件。

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活动参与者,他们既是信息的发送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和加工者。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中,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意见,对与不对不是教师一个人说了算,有些问题要通过在师生互动中讨论确定,引导学生探索正确答案,在课堂师生互动中教师要学会欣赏、赞美每一位学生,要以鼓励学生为主。课堂互动形式是多样的,在课堂上互动的形式除教师与学生保持双向交往,同时也应有学生之间的交往,即从教师到学生,从学生到教师,从学生到学生,从个体到群体,从群体到个体,从个体到个体,从群体到群体等。这样,“教师教学有热情、有方法→学生学习主动、学习成绩提高→教师更受鼓舞与鞭策、教学上更加精益求精”,就获得了师生互动的正效应。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教授曾说:“离开感情层面,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过程。一般说来,学生对某位教师喜欢,其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活跃,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容易,教学成绩容易取得实效。因此,教师要重视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就会因为教师的认同而感到自豪,就会报以感恩的心去回报教师,进而会不耻下问,积极上进。同时以自己的特长和努力来适应教学,教学相互融合,效果明显,效应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