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况治理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泵况治理浅析

刘卫斌

主题词:泵况管理;解决问题;疑难井处理2010年检泵井次高达41井次,占全队120口机采井总数的34.2%,按照目前25%的检泵率指标来看,需将全年检泵井次控制在28井次,这就需要比2010年少检泵13井次才能够较好的完成任务。针对2010年检泵情况做具体分析,将检出问题进行分类统计,再逐个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主要因素摸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1热洗是泵况管理的有力保障

对于采油队而言,提高泵况管理水平较为行之而有效的办法就是热洗,制定合理的热洗周期,保证热洗质量,严格的按照热洗周期执行洗井,那么泵况管理水平自然而然的就会好起来。

1.1制定合理的热洗周期,是泵况管理的前提

针对120口机采井逐个进行泵况分析,坚持每月分析一次,结合示功图,动液面,产液,产油,含水,电流等变化情况摸索每口井的合理热洗周期。

通过工作实践中的思考分析,我认为决定热洗周期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项:从主到次依次是产液量、含水、运行参数(冲程/冲次,转数)、停机时间、电流变化。这五项关键因素叠加在一起基本决定了每口井的热洗周期。有113口机采井需要热洗,平均热洗周期为96.8天,按照365天计算,平均每口井洗井3.8次,全年正常洗井需429井次;按照检泵指标25%计算,全年检泵30井次。

1.1.1产液量越高则热洗周期越长,反之则越短

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将产液量分为5个等级,分别制定不同的热洗周期。

1.1.2含水越高则热洗周期越长,反之则越短

在按照产液量的高低为主初步制定了每口井的大概热洗周期后,在按照含水的高低有所调整,将含水划分为个等级,95%以上的可适当延长热洗周期15-30天;含水在80%-95%之间的井,热洗周期可适当延长在10-15天;含水在80%以下的井则完全依照上面表格所制定的热洗周期。

1.1.3运行参数越大则热洗周期越长,反之则越短

参数越大,采出液体的流速则较快,不易在抽油杆表面和油管内壁结蜡,也可以适当的延长热洗周期15-30天。

1.1.4停机时间对热洗周期有一定的影响

停机后需关闭一次生产闸门,避免脱气导致杆管结蜡。单井停机时间一次超过72h,开井后立即热洗;在原定热洗周期内,累计停机时间超过48h,将热洗周期缩短30%。在原定热洗周期内,累计停机时间在48h以内的井,酌情缩短热洗周期。

1.1.5根据电流变化调整热洗周期

发现电流波动较大时,及时落实泵况,针对泵况存在问题调整热洗周期。我队将每口机采井的正常运行电流值都下发到巡井工人手里,每天录取完电流后都进行比对,发现波动较大时首先主动落实量油,并及时与技术员取得沟通进一步判断是否是泵况出现了问题,及时有效的缩短判断问题的时间。

1.2保证热洗质量,是泵况管理的重中之重

1.2.1热洗质量是热洗工作的关键所在。热洗质量保证不了,那么热洗周期摸索的再合理也是无稽之谈,从节能角度出发,热洗泵的启运也没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从而白白的浪费了电量。热洗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做到高效有序的衔接,热洗时间则可大大的缩短,也可以减少热洗所消耗的电能。

以往洗一口井一般在5个小时,现在我通过每天晨会时间与大家沟通交流,并在洗井过程中深入到现场与大家一起探讨,以保证热洗质量为前提,目前可将每口井的热洗时间缩短至4小时。按照全年洗井约为554井次,洗每口井都可节约1小时计算,那么全年累计在热洗方面可节约用电近5万KWh。

1.2.2热洗方法:采用四定热洗法(即定时间、定压力、定排量、定温度)进行热洗。详见《油井热洗清蜡规程》(Q/SYDQ0802—2002)。

此外还制定了《采油队热洗管理制度》,以保证热洗工作高效顺利的执行,对不按照热洗管理制度执行的严格考核,使得全队员工对热洗工作的有了新的认识,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1.3严格按照热洗周期执行每月的热洗计划

1.3.1根据年初矿地质队的要求,将每个月的洗井计划上报,并监督计划执行情况,我们队也对此项工作给与了足够的重视,提前做好每个月的洗井计划,做到心中有数,做到合理的安排计划,保证圆满的完成每个月的洗井计划。即使有临时泵况问题或者施工井影响洗井计划的问题发生,也坚决不会超出计划5天不洗井。

1.3.2对照洗井计划,要有坚决的执行力,不因岗位缺员,或进井路况不好等因素而改变。

现有员工60名,由于洗井工作是需要井站间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的,每个环节少了人势必都会对热洗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洗井任务的执行中有着一定的难度,我队干部员工都积极主动,班站长发挥了积极作用,很好的协调了班组之间的人员休息,并能够主动承担起责任。

2疑难井的处理

抽油机井,2011-6-9洗井时发生杆不下现象,队干部和维修班的工人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制定出合理的措施。首先,用吊车上提抽油杆,将泵拔出工作筒,并配合热洗车洗井;洗井后起抽发现抽油杆有15cm左右不跟现象,下行负荷明显很大,这再次给我们带来了难题,此前该井冲次为8次/分钟,我们只能对调整冲次抱有一线希望,维修班及时找来和电机匹配的电机轮更换上,目前为6次/分钟,解决了抽油杆不跟的现象,延长了该井的检泵周期。该井上次检泵时间为2006-9-30,截至目前已运行1800余天。

2.2直驱螺杆泵问题

直驱螺杆泵2011年5月中旬频繁出现过载停机现象,经过厂家工作人员反复维修处理,我们采油队也配合洗井处理,均为解决过载停机现象,为了保证该井不过载停机,厂家工作人员装了过载保护器,该井转数由正常的90r/m下降为60r/m,产液量也有130t/d降为85t/d,影响油2t/d。2011-7-1经过矿领导批准,我们将该井上报小修,更换皮带式驱动头,为了不影响原油产量,我们提前制定预案,改流程,换配电箱,仅用半天时间使该井投入正常生产,目前产液量为132t/d。

3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措施

3.1存在问题:1、重新调整洗井周期,部分井到周期较为集中,我们考虑尽量合理安排,根据当前洗井任务尽量提前分散洗井任务,保证洗井工作顺利进行。

3.2作业井返工较多,检泵过程中更换杆管力度有限,4-6月份共返工4口井,目前还有4口井待返工,多数为工具材质问题,使得检泵周期明显缩短,不利于泵况管理,影响产量任务的完成。

免付井,起出问题是脱卡器爪断,在保修期内,属于工具材质问题,免付作业费用。

2010-12-7检泵,2011-6-19发生卡泵现象,检出问题为泵脱胶,也属于泵质量问题,免付作业费用。

3.3建议措施:GLB1200直驱螺杆泵井,都为高产井。目前电流偏高,扭矩过大,经常过载停机或导致配电箱电器原件烧毁。是否可以配备大一级功率的电机,或增大驱动头的型号能否解决此类问题,避免给产量任务的完成带来不利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万仁溥主编.采油工程手册.油井清蜡与防蜡.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