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用于慢性心衰患者护理生活质量影响及总效果评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延续性护理用于慢性心衰患者护理生活质量影响及总效果评估

应鑫

(江苏省金湖县人民医院江苏淮安211600)

【摘要】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用于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80例作为样本,将患者随机分为延续组与对照组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延续组实施延续性护理。结果:护理后,延续组患者健康知识得分(98.00±1.37)、SF-36(97.82±0.41)分、饮食依从率95%、用药依从率97.5%、运动依从率92.5%、护理满意度97.5%,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实施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其护理依从性与满意度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慢性心衰;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0-0299-02

前言

心力衰竭指由神经内分泌异常所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患者症状以乏力、呼吸困难及水肿等为主,具有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的特点,患者的生活质量一般较低。有研究指出,将延续性护理应用到慢性心衰患者的护理中,对之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于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样本,观察了延续性护理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样本。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延续组与对照组2组。两组患者资料如下:

对照组患者包括共40例,包括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45~81)岁,平均(63.38±1.94)岁。病程(1~6)年,平均(4.32±0.17)年。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23例、中专及大专10例、本科及以上7例。延续组患者包括共40例,包括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46~79)岁,平均(63.40±2.02)岁。病程(1.5~6.5)年,平均(4.40±0.83)年。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22例、中专及大专11例、本科及以上7例。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

(1)患者均符合WHO关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2)患者无肝、肾等其他系统重大疾病;(3)患者自愿参与研究。

1.3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出院予以健康指导,一个月内予以电话回访。

延续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经过专门训练的护士实施延续性护理。护理方法如下:(1)入院时的护理:立即为患者建立延续性护理档案,档案中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及疾病与用药情况等内容,以为延续性护理的实施提供依据。成立随访小组,小组成员由主治医生及责任护士组成,负责于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或家庭随访等途径,对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2)住院中的护理: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慢性心衰患者饮食、用药及运动的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家庭护理能力;告知患者识别水肿等症状的方法,确保患者出院后能够及时发现风险,提高疾病治疗的安全性;嘱患者定期来院复查。(3)出院后的护理:出院3d后时,通过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是否存在不适。出院1个月~3个月内,每月1次,采用家庭随访的方式了解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除上述内容外,延续性护理的随访内容还包括行为管理、症状识别与管理、家属管理及治疗管理等。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各项评分的对比情况,包括健康知识评分、生活质量评分2项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包括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2项指标。

1.5评分方法

1.5.1健康知识评分采用本院自制健康知识调查问卷评分,共0~100分。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越强。

1.5.2生活质量评分方法采用SF-36量表评分,得分与患者的生活质量正相关。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数据,P<0.05视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各项评分的对比情况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各项评分的对比情况

结果显示,延续组患者的依从性更强、护理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为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左心衰竭最为常见,如未及时治疗,易引发全心衰竭,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1]。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治疗后,待病情稳定时,需回归于社区,于家庭中自行用药治疗[2]。在此期间,如患者未遵医嘱调整饮食及生活习惯,未能够遵医嘱用药,极容易导致疾病复发,对之生活质量的提高,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3]。根据延续性护理的要求,应将护理延续至院外[4]。当慢性心衰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应于固定阶段,通过电话或家访的方式随访,了解患者疾病的恢复情况,以及时发现风险,为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延续性护理的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的行为管理情况、家庭护理情况及治疗情况等[5]。通过上述随访,护理人员可及时评估患者的饮食及运动是否合理,了解患者是否能够遵医嘱用药[6]。一旦发现异常,护理人员能够立即为患者制定新的护理方案,以提高护理方案的针对性。本文研究发现,实施延续性护理后,患者健康知识得分(98.00±1.37)、SF-36(97.82±0.41)分、饮食依从率95%、用药依从率97.5%、运动依从率92.5%、护理满意度97.5%,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优势显著。表明,实施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其护理依从性与满意度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临床应将延续性护理应用到慢性心衰患者的护理中,将护理延续至院外,以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提高其生活质量及疾病治疗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玉.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4):251-252.

[2]吴桃,唐雨璇,虞彬.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5):242-243.

[3]赖有莲,庄玉琳,苏幼明.延续性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J].中国临床护理,2016,8(05):396-398.

[4]陈卓芳,蔡琼兰,许光葵.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2):240-241.

[5]陈卓芳,蔡琼兰,许光葵.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09):238-239.

[6]肖米新,叶青芳,王月枫.延续性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01):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