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研究性学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浅议研究性学习

周森林

四川省资中县太平中学周森林

我所谈论的研究性学习是学习论的范围.不过教学过程包含“教”与“学”两个方面,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因此,从教学角度进行研究更显重要.笔者想从教学的角度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含义、特性以及教学设计等方面谈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研究性学习含义

研究性学习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随着《课改》的实施,以及新的教材在全国逐步推广使用,研究性学习正成为教学研究的热点.但是大家在这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还存在很多不同的看法。因此,我认为很有必要首先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含义,现划分了三个层次来思考.

1、含有课程意义的必修课

把“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统一划归为“综合实践活动”,属于必修课程,规定了课时安排和具体要求.这种意义的“研究性学习”属于课程范围,但它没有统一的教材,又属于校本课程的范围.它教学内容不同于数学、物理、化学等,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它一般在课下和校外进行,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2、课本中的研究性学习课题

在《教学大纲》中规定:“每个学期至少安排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新教材执行新大纲,在相应的章中单独设立一节,以“研究性课题”给出具体的教学内容,这些课题大部分属于课外内容,或具有实际意义或具有研究探索的意义。

3、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如何使用课本的教材内容,使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学生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的培养,就成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于是这种使用课本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二、教学特性

如何使用课本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与发现的课堂教学,是我们要研究的重点.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应该具备哪些特性。

1、自主性

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主要标志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他们应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主动获取知识,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对主体性的评价,不能只看学生的活动所占课堂教学时间的比例,关键是看学生的思维是否真的被调动起来了,他们的学习是否积极主动.第二个标志是独立性.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个体的作用与发展,让他们尽量做到:问题自己提出,独立思考,独立解决,以培养独创精神。

2、协作性

在学生的自主独立思维活动被调动起来之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思维障碍,此时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维沟通,通过相互协作,往往会使思维障碍得以克服,并加快解决问题的速度.学生之间进行相互沟通与交流的学习也被称为“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方法.

3、研究性

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最重要的是“研究”二字,它的主要过程是:提出问题—研究探索—得出结论.其中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很重要,所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开放的,这样才具有研究的意义.另外,研究不应该盲目进行,而应体现出方法性.也就是说在研究的过程中,要教给学生一些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最经常使用的研究方法有:归纳性研究方法、类比性研究方法、试验性研究方法和实验性研究方法.通过研究的实践,使他们从中学会研究的方法.我们认为学习实践研究的方法比得到的研究结论更为重要.

除了上面所述的三种以外,还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创新性等其他特性.

三、教学设计

我认为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1、两个体现

我认为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首先要体现新教学理念。我认为“提出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探究能力”、“建模能力”、“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等都颇具新意.如果我们在备课之初抓住其中的一两项,认真地去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不失为是新教学理念的体现。其次是要体现新的教学设计思想。我们不能墨守陈规,止步不前,而必须解放思想,要大胆创新,独出心裁,别出新意。

2、两个突出

首先要突出一个主题。主题的确定,可以从教材内容上考虑,可以从教学方法上考虑,但最主要的还是从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上考虑.一节课如果从总的教学目标考虑,不应有过多的项目,要把主题选好,然后再在这个主题下进行具体设计。其次是要突出一条主线,所谓主线是指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位置。

我们希望产生障碍或出现错误。研究的过程从来就不可能一次成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正常和自然的.相反,我们可以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逐渐学会由失败走向成功.同时我们也希望产生矛盾或出现冲突。由于个体思维的差异,它们在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还会产生矛盾,甚至出现冲突.尤其是在全班性的大型“合作学习”活动中,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气氛,使“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性得到充发的体现,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形成“研究性学习”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