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应对航空气象用户需求及展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析应对航空气象用户需求及展望

何佳宇

中国民用航空东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黑龙江分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79

摘要:航空气象服务就是指为航空活动提供的气象服务。气象服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探测、收集、分析、处理气象资料,制作发布航空气象产品,及时、准确地提供民航活动所需的气象信息,为飞行安全、正常和效率服务。此外,也为旅客提供间接服务,航空器安全运行是旅客出行的基础,提高运行效率,可以使旅行更加便捷和高效。

关键词:航空气象;用户需求;展望;

为更好地掌握航空用户的气象需求,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提高用户对气象服务的满意程度,同时为加强航空气象服务机构和用户之间的业务互通,不断改进服务方式。

一、航空气象服务用户

1.航空公司。航空公司是航空气象部门的主要用户之一,航空气象部门向航空公司的运行签派和飞行机组提供气象服务。运行签派部门利用相关的气象信息做飞行前计划、飞行中的重新计划以及飞行机组成员离场前的准备。飞行前,其为机组提供飞行文件,以便机组了解起飞、目的地、备降机场的天气,以及航路的天气概况;也需要为航空公司提供航空气象的专项培训,主要用于帮助运行签派人员和飞行员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航空气象服务产品,从而最大发挥气象预报和服务产品的效能。此外,航空公司新辟航线和航班时刻制定也需要气象信息的支持。

2.空中交通管制部门。空中交通管制部门是航空气象部门的另一主要用户,从地面到高空、从机场到航路依次被分为塔台管制、进近管制、区域管制和流量管理,各管制部门指挥航空器飞行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对航空气象服务的需求也有所差异,航空气象服务参与航空器运行的全过程。塔台管制部门用户需要本场范围内900m以下高度的天气情况,需要为其提供实时的自动观测数据(表盘和数字形式)和天气雷达,特别是跑道两端和中间点的风向、风速、气压等。进近管制部门用户需要飞机离地后或落地前低空1800~6400m高度、半径120km范围内进近区域内的天气,为其提供进近范围内对流天气、颠簸、积冰、乱流以及本场重要天气。区域管制部门用户需要了解6400m以上高空航路上飞行的天气情况,尤其是区域内雷暴或强降水的范围和发展趋势以及本场影响航班起降天气的发展状况、持续时间等,以便在预定落地机场天气不好时选择有利的备降场。

3.机场。机场也是航空气象部门的用户,关注雷暴、大风、冰雹、降雪等恶劣天气的演变信息。在沿海地区,夏季台风影响时,尤为关注雷暴、降水和大风等相关航空气象信息,确保外场设施和停场航空器的安全,最大可能地确保航班运行安全和效率。冬季,尤其是在北方降雪季节,机场有关部门需要提前了解相关降雪信息,制定保障预案,做好除冰除雪准备,减少航班延误。

二、航空气象服务需求

1.本场气象。航空飞行起点一般是航空机场,因此需要有本场气象资料的支持。根据《机场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第十九条的规定:通用机场应具有获取温度、风向、风速、气压、云、能见度等气象要素及其预报信息的能力;一类通用机场应配备自动气象观测系统、能见度仪和机场预报制作系统。根据上述规定,通用航空所需的本场气象资料主要包括:温度、湿度、风向、风速、气压、云(云量、云高、云状)、能见度等,这些本场的气象资料一般是由安装在本场的气象自动观测系统完成。

2.获取方式与气象讲解。航空的气象服务应该能够提供以上所需的气象资料,并且获取的途径与通用航空特点相对应,即灵活多样。航空用户能够通过多渠道获取自身所需的气象资料,能够获得自定义区域的气象资料,所需气象资料应保证其时效性。与此同时不受时间限制,航空用户随时都能了解其所关心的气象资料。提供给航空用户的气象资料应该全面,并且数据精确度较普通的地区气象中心观测应有所提高。航空气象服务部门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其切实关心的气象咨询与气象资料,并且能够根据用户需求为其讲解气象情况,让用户能够真正了解当前气象情况对其飞行作业的影响,让气象资料发挥其最大作用,做到全方位服务。

3.低空与区域气象。航空飞行高度较低,大多数飞行在1000m以下,通常飞行线路不固定,在空域内目视自由飞行,因此低空气象资料对于通用航空安全飞行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作业区域的气象资料也是航空飞行非常关注的,因为通用航空飞行大部分是在作业区域展开作业,区域气象资料对其安全完成作业起到重要作用。低空和区域气象资料主要包括风切变、热带气旋、能见度、雷暴、山地状况、云况、积冰、颠簸及山地波等。其中任何一种气象情况出现都会对航空安全飞行造成威胁。

4.航空公司用户。(1)希望各类气象产品可以更加符合航空公司运行

标准,能够更加满足航空公司业务运行的实际需要。如:制作重要天气产品时,以航路点、导航点或机场为参考点来定位,便于飞行使用。(2)基于互联网的气象服务信息系统界面能更加符合航空公司人员的使用习惯,界面简洁,查询直观。

5.机场用户。(1)因机场中具备气象专业背景的人员缺乏,所以需要获得更加简明直白的预报、观测服务,对于专业术语希望可以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句。(2)获取气象预警产品的渠道可以更多,且更加直接。另一方面,在发生因天气原因造成的大面积航班延误时,需要增加气象服务的频次。

三、展望

1.积极推进气象探测监测工程的建设,建成机场周边高时空高分辨的探测网,提高对强对流、低空风切变、低能见度等重要天气的监测和预警预报水平。

2.提高雷雨季节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加强预报预警及时性和准确率,强化雷雨生消时间提前量的预报,统一预报结论,明确预报预警首发责任。持续规范和完善MDRS气象工作程序、双目运行服务程序,做好梯级服务。持续强化趋势着陆预报准确率工作质量,努力提高重要天气预报临界成功指数的工作质量,重点关注命中、漏报和虚警预报预警情况。将内培与外培相结合、内聘与外聘相结合,开展气象各专业综合素质培训,加强对属地化机场气象人员的联合培训,共享培训资源。

3.继续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用户调研和交流,深入了解用户需求,从预报精度、产品种类、服务方式、服务的及时性和产品使用的便捷性等多方面做出改进,围绕“民用航空气象服务能力提升年”重点任务,切实以需求为导向,提升航空气象真情服务品质。的天气情景意识。

4.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和交流。航空气象服务专业性较强,造成部分相关用户对气象产品的理解困难和使用率不高。如MDRS气象概率预报中,对于重要天气出现的30%~40%概率和大于70%概率的理解,用户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这些重要天气对应的概率来源和含义都比较模糊。在运行管理过程中,是否需要展示自动气象观测系统采集的全部信息,也有待与运行管理部门进一步商榷。在不同气象信息中对于同一航空气象要素的含义理解也存在一定的误解,如RVR,在电码格式的机场天气报告和缩写明语格式的机场天气报告中的取值差异,用户不能全面理解和正确使用。需要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和交流,提高用户对航空气象服务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对气象服务产品的应用能力。

实现“全面、系统地提高观测和预报能力,大大减少天气对飞行的影响”的服务目标,以及“唯一权威气象信息资料源、气象服务参与飞行全过程决策、气象信息与决策工具的高度融合”的技术目标,全面提高我国航空气象服务质量。未来我国民航气象服务必将呈现丰富性、准确性和精细化程度更高的产品,也将是一个更加开放、更加融合的航空气象服务体系,从用户需求出发,不断改进服务质量,为航班运行的正常、安全和效益做出更大的贡献,为中国民航从民航大国迈向民航强国的跨越式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申红喜,沈宏彬,刘丽霞.我国多跑道运行下的航空气象服务.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4,25(2):50-52.

[2]靳学梅,王振飞.浅析我国通航气象服务现状及需求.江苏航空,2016(1):33-35.

[3]周建华,林彩燕.现代民航气象业务进展.气象科技进展,2016,2(5):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