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气生产安全技术和管理新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石油天然气生产安全技术和管理新论

周旋

(塔里木油田公司塔中油气开发部新疆库尔勒841000)

摘要:石油化工生产制品具有易燃性特征,所以在生产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各项技术和管理。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要求非常高,而且很多石化制品一般以液态和气态的形式存在,如果发生了泄露的问题,就会导致爆炸和火灾事件,对企业周围的环境产生的影响非常恶劣。本文对石油天然气生产特点出发,列举出天然气生产技术的应用,从而分析出安全管理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管理策略,希望能够提高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的安全性。

关键词:天然气;生产安全;技术和管理

前言

天然气是可燃烧气体,具有易燃的特性,倘若天然气中混进空气,则易引起爆炸。当发生爆炸时,其放出大量能量导致周边的压力发生急剧突变,以致发生安全事故。本文通过走访及以往的数据对天然气的特性进行分析,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出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议。

1石油天然气行业生产特点

1.1生产环节较多

石油天然气安全生产主要包括勘探开发、油气集输以及炼化等,并对生产技术具有较高的要求。勘探开发过程中需要的技术主要包括重力、电法、地震勘探等技术以及定向钻井、水平井钻井等钻井技术;油气集输过程中需要的技术主要包括含油污水处理、原油脱水、脱硫技术等;炼化过程中需要的技术主要为催化炼化、加氢裂化等技术。在生产的各个环节,需加强安全生产并进行风险管理。

1.2安全危险性高

石油天然气具有易挥发性、易燃易爆、有毒性以及腐蚀性特征。石油天然气中含有轻质成分易挥发,肉眼无法观察到,如石油天然气产生挥发未及时发现并处理易对人员造成安全威胁,故在石油天然气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设备的要求较高;石油天然气挥发成分与空气中氧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后易发生爆炸。油气集输过程中路途遥远,需经历不同的地理环境、天气环境对油气安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油气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加热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但在加热过程若出现失误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石油天然气开采过程中,混有硫化氢等有毒气体,若处理不当对周围居民人身安全产生威胁;当石油天然气含有腐蚀性硫化物时,对设备造成危害,影响油气的安全生产。

2天然气安全生产技术的具体应用

2.1管道水合物的处理

天然气使用的时间越长,其中的积聚物就会增加,遇到管线起伏程度大和温度低的情况下,管线的低点以及通过阀门和分离器的部位就会出现节流效应的水合物。这种物质的形成会让流通的面积减少,然后形成节流,提升了水合物生成的速度,从而导致管道堵塞,引发安全事故。所以,在对管道中的水合物进行处理的时候,要先准确的找出形成水合物的部位,如果这个部位上下都有阀门,就使用降压解堵法、加热等方式,对水合物形成的自然条件进行破坏,在根本上阻止水合物的形成。或者还可以使用化学方式,在堵塞的上游部分掺入缓解剂,以此达到缓慢接触解决堵塞的目标。

2.2管道的腐蚀控制技术

在读管道进行腐蚀控制的时候,其中包含了几个方面的防腐技术。其一是防腐蚀层的修护,首先要做的是确定维修的段落,然后恰当选用修护的材料,其材料各项技术必须要达到相关的标准。其二是牺牲阳极防腐蚀的方式。具体是使用电位比被保护的金属结构低的合金作为阳极,以此形成腐蚀电池。这样在对其进行保护的时候,阳极就会不断的被消耗,故称之为牺牲阳极。其具备的优势是投入的资金比较少,在运行的时候不会产生多余的费用,经常使用的范围是中小型的场合,在起到保护作用的时候还具有接地的效果。其三是绝缘层的防腐方式。具体的是在管道上涂绝缘性的隔离层,例如沥青或者玻璃布等相关的物质,将管道的外壁包起来,和土壤形成隔绝的形式,减少管道和土壤的接触,这样就能在根本上解决管道外壁的腐蚀问题。其管道的绝缘层通常要达到以下几个标准:一是让管道的粘接地方完好,并且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能。埋在地下的天然气管道有很多的防腐蚀材料,其中具体有焦油沥青绝缘以及聚氯乙烯包扎带等。二是在管道上抹上碳防腐的材料,由于碳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所以不会轻易的发生化学反应。其四是排流保护法,其主要是为了避免管道和土壤接触而产生腐蚀的解决措施,具体应用是把管道配置在流导线中,管道的杂散电流在不通过土壤的情况下,就能够使用导线引流的方法避免管道的腐蚀。

3石油天然气行业安全技术和管理出现的问题

3.1天然气的存储和输送

当进行天然气开采时,因天然气的特殊性质而耐不住长距离管道运输,加之外来施工的破坏与影响,极易造成原油和天然气出现泄漏的情况。在特殊的天气和人为因素下,出现火灾和爆炸的概率较大,为天然气的开采和生产带来危害。同时,还会对管道周边群众造成致命伤害,如此大大加重了企业安全防范的工作量,不利于天然气公司稳定经营和长远发展,也对天然气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

3.2天然气生产技术落后

我国天然气的储藏量虽排在世界第14位,但由于开采生产技术不够成熟,因此我国目前可开采的天燃气仅占储存量的2%。正因我国开采生产技术落后,导致了开采者未能重视开采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据统计,在不安全因素生产活动中,人为导致的因素更为致命。笔者对天然气生产事故进行统计后发现,70%—75%的事故是因人为过失而导致的。其中可分为以下几类:①员工思想意识方面的安全意识不强,在开采生产中只顾生产、不顾安全、工作马虎、不负责任、盲目乐观、自以为是、随意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等;②员工在生产技术方面存在开采技术不熟练,无法提早发现安全隐患,错误操作、违规操作,缺乏处理事故经验,发生事故不能正确排除故障等问题。

4石油天然气行业安全管理措施

4.1引进先进设备进行开采

由于天然气其压强对开采设备具有很大的威胁,而我国开采设备并不完善,易致天然气溢出,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可引进曼柴油机与透平公司的湿气压缩机组和干气压缩机组,该公司的湿气压缩机组和干气压缩机组都配有中冷筒型压缩机,通过变频调速电机驱动。同时,湿气压缩机组将以标准化、模块化上游机组的形式制造,能大幅缩短交付周期和降低成本,且压缩机组的尺寸和重量与国内生产的设备相比明显缩减,利于开采。

4.2安全意识

正确处理安全与意识之间的关系,不安全的操作、行为要坚决制止。领导、职工的安全意识要到位,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安全制度有章可循,标准化操作流程要严格执行,不定期、定期的进行安全检查。

4.3加强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提高安全监管的效果

在石化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要实现安全生产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问题,但很多行业在操作中并不能按照各项要求进行,所以,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制度都是执行,在生产的过程中进行安全管理。企业的领导人员应该作为安全管理的先驱,在科学发展观的角度下,制定完善的法律和法规,使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在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的分析下,应该颁布《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环保目标责任书》,在这种情况下,监管人员就可以落实自身的责任。在平时安检工作中,企业应该对技术人员和车间进行定期的检查,在生产现场进行监督,确保操作人员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各项工作。

总结

我国的石化行业在生产中会出现很多安全事故,所以,针对这些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提高生产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陈全,周浩.FMEA在天然气生产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7(03):14.

[2]冯自兴,冯凯龙.石油天然气生产安全技术和管理新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01:41-42.

[1]于博,罗青.石油天然气项目管理落实《安全生产法》探析[J]. 油气田环境保护,2015(2):65-68;78.

[1]李进,曾剑鸣.川渝地区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HSE管理体系建设与实践[J].天然气工业,2015,(04):12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