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131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最佳给药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碘131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最佳给药方法研究

莫国军

(广西桂东人民医院广西梧州543000)

【摘要】目的:探讨碘131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最佳给药方法,以减少碘131治疗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给药方法,对照组采用大剂量给药方法,从而分析碘131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最佳给药方法。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给药方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碘131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方面,采用小剂量给药方法不仅可以使治疗效果提高,同时还可以减少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环境污染,值得我们在临床上的借鉴与推广。

【关键词】碘131;甲状腺功能亢进;给药方法

【中图分类号】R5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0-0184-02

本文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心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而探讨碘131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最佳给药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心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28~75岁,平均(48.21±3.85)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26~74岁,平均(46.21±3.45)岁。以上所有患者均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其他方面资料均未出现明显差异(P>0.05),因此,本次研究具有可比性。

1.2给药步骤

所有患者均使用成都中核高通同位素有限公司提供的碘化钠口服液。其给药步骤如下:(1)扩充容量,稀释药液。随药一起发来的《药品检验合格证》上标有药液“装量”,我们用生理盐水将药液“装量”扩容至10ml,放铅罐里摇匀备用;(2)根据《药品检验合格证》标明的药液“放射性浓度(mCi/ml)”和“装量”,推算出稀释后药液的放射性浓度[1-2];(3)根据《药品检验合格证》上标明的“测量时间”和碘131的半衰期(8.04d),计算出药液经过衰变和稀释后,在治疗时的放射性浓度;(4)用治疗时的药液放射性浓度计算出与病人所需治疗剂量相对应的药液容量,然后用针筒抽取,测量活度,达标后给病人口服,并详细记录实际给药剂量[3-4];(5)嘱病人治疗后仍空腹2h,以防进食影响甲状腺对药物的充分吸收。

1.3给药方法

观察组:将0.5ml的出厂药液稀释至5ml,放铅罐内备用,每次治疗前,先依照处方剂量计算经衰变和稀释后的相应药液容量,然后按每克甲状腺80μci计算结果抽取药液并测量活度,直至所抽吸的药液剂量符合处方治疗计量的标准后,再给病人口服;对照组:将0.5ml出厂药液稀释至10ml,其操作方法同上。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学系统,计量数据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抽吸达标率为84%,对照组的抽吸达标率为62%,观察组的给药方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有1例发生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2.00%,观察组患者有6例发生不良反应,其发生率为12.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详细内容见表。

3.讨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又称甲亢,Graves病),是内分泌系统的多发病和常见病[5]。最新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甲亢发病率明显升高,核素碘131治疗是甲亢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优点有:简便安全,疗效确切,复发率低等。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不适当的用药方法会会降低其治疗效果,增加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若给药剂量小,就会有以下缺点:(1)繁琐,操作者在为病人治疗时,对药液的放射性浓度和需要抽吸药液的确切容量盲目,所以反复增减药液的次数较多;(2)含核素的药瓶相对增多,给核素管理带来难度,增加药物浪费机会;若给药剂量较大,既克服了操作者对抽吸药液容量心中没数的缺陷,又降低了抽吸药液时的微量误差对活度剂量的影响强度,使反复抽吸药液的操作次数明显减少。除此之外,还能减少了污染环境的机率,缩短了操作者与放射源接触的时间,从而提高药物利用率。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给药方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碘131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方面,采用最佳给药方案不仅仅可以使治疗效果提高,同时还可以减少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环境污染,值得我们在临床上的借鉴与推广。

【参考文献】

[1]蓝冠章,郑吉祥.碘131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3(11):141-142.

[2]随华,耿秀琴,周艳红,赵建林,李江雁,冯跃庆,董建洲.药物、碘131和手术治疗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骨密度以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5,1(4):460-462.

[3]葛冉.Ⅰ131与抗甲状腺药物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治疗中的应用及比较[J].吉林医学,2015,12(5):2605.

[4]汤海.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4,12(3):73-74.

[5]温智慧.手术治疗与碘13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近远期疗效对比[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1(12):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