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机电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优化探索赖望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中职机电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优化探索赖望春

赖望春

(云浮市中等专业学校云浮市527300)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对于技术人才要求越来越高,中职教育面临着不断地挑战。在中职教育中机电专业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在中职机电教育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教育界内的重要研究课题。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已经被推广好多年,但是在这个教学模式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分析了中职机电专业实施性教学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优化的方案。

关键词:中职教育;机电;项目教学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职教育逐渐被国家所重视,已经成为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职教育中机电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教育中需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一批专业知识丰富、技能扎实的人才。理实一体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的过程当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落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学校和企业合作当中双方责任不明确等问题。这一系列问题严重的影响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本文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及优化,充分发挥是实现教学的特点,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一批高素养、高技能的优秀人才。

一、中职机电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近年来,中职教育在我国的到了巨大的发展,在传统的中职机电教育中,很多学生学习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践能力的锻炼,造成了很多学生理论不能与实践相结合的现象。我国目前缺乏高级技术人才,但是在中职教育模式上还属于探索阶段,优化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是现阶段非常重要的课题。

1.1中职机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设施陈旧: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机电设备的更新脚步的不断加快,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从目前来看,很大一部分中职学校的机电专业的设备存在过时现象,机电专业是对实践性要求很高的专业,需要有很强的硬件支持,但是教学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从硬件方面来讲,很多实验设备仍然属于很多年前的设备,例如8051的单片机教学、PLC的教学,造成了与企业的相脱节。从另一方面来讲,在教学中存在着教材陈旧、教学内容过时的现象,学生们所学到的机电知识落后于社会机电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导致了机电教学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

(二)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在现阶段的中职机电教育中,学生的培养可以有机的分为三部分,一是课堂的理论教学,二是课程中的实践环节,三是与企业相合作的实践教学。从整体模式来看,这种模式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理论教学内容陈旧,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并且一些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缺乏实际工程经验,在理论中无法深刻的讲授知识。其次在课程实践中,由于设备缺乏、陈旧及管理制度不严格的问题,仍然会造成学生缺乏相应的锻炼或者敷衍了事的情况。最后学生在企业实习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模式,但是由于学校与企业缺乏相应的沟通,导致学校无法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课程体系,无法培养企业所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另外在实际过程当中,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往往会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不高、没有针对性培养的实习工作,造成了中职机电专业在教学中的很大盲目性,不利于提高实践能力。

二、中职机电实施性教学优化策略

2.1保证教学质量,更新陈旧设备。在教学模式工作当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理实一体化落实到实处,改变传统的灌输类教学,以任务为主导,教师为主线,学生为主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大实践性教学设备的购买力度,与时代相接轨,在实践课程当中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际的操作。在课堂内容方面,摒弃过时的理论知识,吸取先进的知识、经验,在课堂中穿插实际工程的教学,促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发展。

2.2以项目驱动,加强教师实践性教学。在中职机电教育中完善课程设置结构,以企业的实际需求来进行教学体系的改革和优化,满足企业对机电人才的需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以科研、工程项目为实际的推动力,与企业或者其他科研机构进行合作,教师要着重竞争横行课题,在接到实际项目之后,以老师为主线,学生为主体的方式进行项目的开发,老师在项目中要根据自己的丰富经验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指导,让学生参与到项目当中来,将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项目当中。

2.3切实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中职学校的机电教学现阶段也是与企业实践教学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但是从现阶段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模式来看,学校与企业虽然有合作,但是仍然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企业与学校缺乏相应的沟通与交流。因此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打破与企业之间的隔膜,通过与企业的沟通,了解企业对于机电人才的实际需求,根据需求打破传统教学体系,不断完善、优化课程设置体系。另外对于学校方面,要对学生的实习企业进行严格的筛选,寻找专业针对性非常强的企业安排学生的实习,避免学生为了实习而实习,在实习过程中无法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学校同样要敢于给企业提要求,让企业安排一些实质性的专业实习,建立学生职业发展的观念,注重学生的利益与未来,在实习中企业不仅要安排合适的岗位,同样也要加强对学生实习实践内容的指导。只有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学校与企业相互促进改善,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具有实际能力的机电人才。

三、结语

加强对中职机电专业培养模式的培养,在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融合,通过提高课程内容质量、完善硬件设施、加强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为我国培养出高素质机电人才。

参考文献

[1]薛国兵.中职机电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J].内燃机与配件,2016(09):149-150.

[2]胡晓达.中职机电类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1):110-111.

[3]热依汗古丽•瓦哈普的.浅谈中职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优化[J].教育现代化,2015(12):117-118+95.

作者简介

赖望春(1989-05-24),女,汉族,籍贯:广东廉江,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讲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机电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