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训练项目为基础的光电信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式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以创新训练项目为基础的光电信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式探讨

周东莱王鹏程杜明哲

(南京邮电大学江苏省南京市210023)

摘要:创新是当前社会非常重要的技能,更是大学生提升竞争力重要方式。对于高校而言,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创新训练项目作用的发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此类项目中去,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本文对如何提升光电信息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探讨,并对学生在训练时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据此提出解决对策,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训练项目;光电信息专业;创新能力

引言

当前时期,创新的意义和内涵愈加深刻,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所在。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不仅是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形式。伴随改革的深入,我国光电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产值比例不断提升。并且国内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光电信息专业,但是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也各不相同。本文在此重点探讨如何通过创新训练项目达到培养光电信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同时为其他学科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借鉴。

一、光电信息专业实施创新训练项目时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信息搜索能力比较差

光电信息专业的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很少会进行资料的搜集,学习文献的主动性较差,搜索文献的能力也略显不足。并且以往填鸭式的教育,使得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下,其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在创新训练项目中,分配给其研究问题时,学生入手非常慢,对于出现的异常情况,也不知道如何通过查阅学术文献和资料予以解决。对于搜索到的文献,整合知识的能力也比较薄弱,很难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二)创新动手能力略显不足

光电信息专业的应用性非常强,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充分的理论知识,也需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然而就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情况来看,培养计划的设置存在理工科混合的情况,尤其是实践环节,与理论知识教学存在严重的脱节[1]。此外,课堂教学的内容也无法做到与行业应用相结合,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明显不足。而且虽然很多高校都设置了很多先进的实验设备,但是受台套数的限制,无法满足大批量实验的需求。最后,光学创新训练项目需要花费非常长的时间,在有限的课时内,无法高质量的完成实验操作,这也使得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存在严重的形式化问题,导致很多学生眼高手低,无法通过创新训练项目提升实践能力。

(三)学生缺乏跨学科和跨专业交流的契机

在实施创新项目的过程中,很多环节都涉及到多个学科和多个专业,但是光电信息专业并没有重视这一点,跨界交流非常少。学生在参与创新项目时,缺少与其他学科专业人员进行交流的契机,无法从多个视角审视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2]。在此情况下,学生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对问题的认知也不深刻,进而无法有效的解决创新训练项目中存在的问题。

二、培养光电信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式

(一)引进硬件设备,营造良好的软件环境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并不是闭门造车可以实现的,尤其对于光电信息专业的学生来说,需要良好的实验条件,才能促使其萌发创造性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对于高校而言,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科研设备,努力获得政府和其他科研平台的支持,为学生的实验创造良好的条件。对于实验室的资源,学校要进行开放管理,引导学生有秩序有计划的使用实验设备,开展创新实验,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实验设备的调试以及准备等方面的工作。与此同时,高校要牵头开展产学研合作,不断丰富学生的实践机会。此外,学校要根据学生开展创新实验的需要,争取多方力量的支持,为其引进国际一流的实验设备,进而为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

在软件方面,学校要积极的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定期举办各类讲座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的参与实践创新,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跨学科和跨专业交流的机会与平台。学校教务处等教学管理部门,要从学生视角出发,对创新实验项目进行学分认定和考核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最终营造出良好的从事创新训练项目的氛围。

(二)构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

学校要构建出以创新训练项目为核心和主体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体系,以此为基础开展教学科研活动。要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比如引导学生重视实验课的学习,要求学生做好课程设计,鼓励其积极的参与实训活动等。在开展创新训练项目时,要教会学生检索文献的方法,并且教会其如何进行方案的论证与理论的设计等,以此提升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参加各级机构组织的学科竞赛。还要将项目内容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允许学生以此为基础开展毕业设计。通过创新训练项目和实训以及毕业设计等多个环节的衔接,以总体培养要求为目标,构建出完善的培养光电信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系,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等多方主体的共赢[3]。

(三)增强指导教师的综合素养

教师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光电信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水平的高低。在开展创新训练项目时,指导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教学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教师而言,要胜任辅导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工作,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同时还有参与科研工作的经验,这就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才能满足工作要求。对于学校而言,要考虑实际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及时的补充优秀的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优化队伍结构,同时还要多组织教师的培训活动,强化教师之间的交流,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结语

培养光电信息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每一名教师都应当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从自身出发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以更好的胜任岗位工作。在进行创新创业项目训练时,教师要以此为契机,探索如何构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模式。对于学生在创新实践项目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认真总结,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引导学生更好的开展创新训练项目的实践。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进和优化,培养出更加高水平,应用能力和创新实践素养更高的学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学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2(10):216-216.

[2]郭杰,饶丰,褚静,等.基于创新训练项目的光电信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7(6):150-152.

[3]覃玉荣,唐志玲.培养电子信息专业学生创新和实践应用能力的一些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2):236-237.

作者简介

周东莱(1995-12-08),男,汉族,籍贯:江苏省盐城市,学历: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