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反向点杂交法在HPV基因分型中的应用

/ 1

PCR-反向点杂交法在HPV基因分型中的应用

王学才汤俊明

王学才汤俊明(宜兴市人民医院江苏宜兴214200)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4-0147-02

人乳头瘤病毒(HPV)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感染生殖道,从而导致尖锐湿疣以及宫颈病变,甚至可能引起宫颈癌的发生。因此有针对性地进行HPV分型检测对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我院妇科门诊患者HPV感染情况以及其基因型特点,对300例女性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了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HPV基因分型,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检测标本来自宜兴市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1年8月的妇科门诊就诊并行宫颈多点活检患者样本共300例。年龄在20~65岁之间。以专用宫颈脱落细胞采集器进行采样。所用试剂和仪器均由深圳亚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2HPV-DNA提取在宫颈处用HPV采集器获取标本(充分洗脱宫颈刷上的样本),13000r/min离心10min,弃去上清,保留管底的细胞块,加入裂解液50μl悬浮沉淀,100℃水浴加热10min,13000r/min离心10min,保留上清待用。

1.3PCR扩增取出PCR反应管,分别加入已提取的待测样本DNA5ul,反应总体系为25ul,最后加入1滴矿物油,每次试验可设置一个阴性质控和一个阳性质控。PCR按以下条件进行扩增:

50℃15min;95℃10min;94℃30s;42℃90s;72℃30s;40cycles;72℃5min。

1.4杂交首先将PCR扩增产物预变性,形成单链DNA,利用DNA双链碱基互补的原理,将PCR产物加入到固定有不同HPV亚型探针的低密度基因膜片上,共23种基因型,进行杂交。杂交后配制显色液显色。

1.5结果判读:HPV分型杂交膜上一共有23种基因型,并设有生物素(Biotin)及内对照点质控点。两质控点阳性,其他点阴性,应判定为HPV分型检测结果为阴性。两质控点阳性,其他点有1个或1个以上HPV分型点为阳性,根据膜条HPV分型分布图判断阳性点,确定HPV病毒类型。

2结果

2.1HPV基因分型结果300例患者中,HPV阳性者257例,检出率为85%,病理检测异常165例患者中,HPV阳性148例,单型感染93例,混合型感染24例,高危型占到HPV的78.2%,低危型占到21.8%。

2.2HPV各基因型年龄分布300例女性HPV感染在20~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60岁年龄区间HPV的感染率分别为35.6%、26.8%、18.3%、8.5%和7.7%。可见HPV感染高峰在20~50岁这个年龄段。但HPV感染者的年龄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女性生殖道HPV感染普遍存在于性活跃人群中。

2.3HPV阳性的分型与组织病理学关系:见表1。

表1HPV阳性的基因分型及病理学分型(例)

注:括号内为混合感染病例数。

3讨论

本试验共检出15种HPV基因型,提示本地区宫颈疾病患者中感染的亚型有多种,HPV感染年龄大部分在性活跃期,34岁以下患者以低危型HPV感染为主,35岁以上患者以高危型HPV感染为主,300例中,78例子宫颈癌的患者,100%检出高危型HPV,进一步证实了高危型HPV感染在子宫颈病变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本调查显示,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CIN)的主要致病因子。

PCR-反向点杂交法是采用PCR体外扩增和DNA反向点杂交相结合的DNA芯片技术,利用PCR,分子杂交特异性高,是HPV基因分型检测的新方法[1]。应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HPV-DNA,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敏感性,特别是比单纯宫颈刮片更敏感[2],因此,应用该方法对HPV-DNA检测可作为宫颈疾病,特别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等高风险人群的初筛手段,可根据HPV感染的基因型别预测受检者疾病风险度,以决定其筛查间隔,对积极控制HPV感染及有效治疗CIN,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蕾.HPV联合宫颈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7,34(5):317.

[2]李洁,刘宝印.中国妇女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其地理分布的调查[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1996,10: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