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实施绿色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建筑工程实施绿色施工技术

徐肖霞

身份证号码:44068219890424XXXX

摘要:城镇化发展提速俨然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这一阶段,城市建筑高层林立,建设规模不断壮大,而以绿色概念为标准的施工要求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从建筑市场中充斥的大小建筑施工单位来看,其生产经营的最终目标均为满足业主条件产出建筑产品,而绿色建筑又是业主对建筑施工单位提出的新要求,施工单位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还需创造更多的“绿色社会”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施工管理

1前言

绿色施工就是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因素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从而实现节材、节能、节地、节水和环境保护。结合现场实际,因地制宜的探索满足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绿色文明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的有效应用,实现降低工程建筑对自然及社会环境影响的同时,使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

2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建设

2.1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完善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制定完善的保证措施。领导挂帅,全员参加,使安全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贯穿施工全过程。项目部成立安全生产小组,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主管安全施工的安全项目经理为安全小组组长。从项目经理至施工班组层层明确安全岗位职责,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确保安全工作有章可循。建立各级安全岗位责任制,将其与员工经济收入挂钩,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网络,做到安全工作层层有人抓。安全例会做到工前有布置,工中有落实,工后有讲评。定期检查、突击检查和特殊检查相结合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安全管理活动。

2.2安全文明施工设施做到定型化

为提升项目形象,保障现场文明施工,严格按照GB/T50640—2010《建筑施工绿色施工评价标准》、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布置。在安全生产方面大力投入,依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年度安全措施费用支出计划,专项支出、专款专用。在安全设施方面,采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全面推行施工现场安全设施标准化、定型化、工具化。

表1施工现场办公、生活临时设施的建设标准

2.3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分类与岗位提示

依据本工程施工特点,分为围护结构、主体结构、装饰工程施工3个不同阶段的事故类型分布情况及危害程度分别进行辨识、评价,确定重大危险源。结合重大危险源制定危险源管理方案,经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在工地大门口、安全宣讲台分别公示。制定施工现场风险警示告知牌,落实岗位职责,随时更新每日风险提示。现场所有施工人员均佩戴分工种的岗位安全提示卡。

2.4加强安全教育与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前,即对进场职工进行“三级教育”。对特殊工种人员,除进行一般的安全教育外,还要经过本工程的安全技术教育及试卷考核,经考核合格并取得岗位操作证后方可上岗。施工过程中,结合不同施工期或施工部位,及时做好班前安全活动并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生产活动,如“安全质量月”、“安全生产周”、“安全知识竞赛”等,及时将活动检查结果总结公开通报,使安全生产意识在每个职工心中扎根,以确保整个工程的安全正常进行。

3绿色施工管理措施

3.1加强职工与施工人员绿色施工意识

开工前,编制科学合理的绿色施工实施方案,制定施工总体目标,明确施工标准,落实到项目部各责任人,建立绿色施工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采用PDCA循环方法管理项目。加强宣传工作和人员培训,逐步提高施工人员的绿色施工意识,倡导“绿色施工。人人有责”的价值观。

3.2节材与材料利用

1)钢材方面:在地连墙施工时,通过设计洽商,将钢支撑预埋钢板改为后植,节约HRB400级C28钢筋40t;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将保护层垫块调整,节约3mm厚钢板16t;C20以上的钢筋使用直螺纹套筒连接,使连接质量稳定可靠,施工方便、快速,钢筋丝头加工及接头现场施工无噪音污染、无明火、无烟尘,安全可靠。设备功率仅为3~4kW,不需专用配电设施,不需架设专用电线,节约能源。现场充分利用钢筋下脚料制作的钢筋马镫、排水沟篦子、侧墙支模定位螺栓,做到废物有效利用。

2)周转材料方面:现场办公区、生活区采用可周转重复利用的轻钢板房。主体结构施工,模板支撑采用满堂红承插盘扣式脚手架,通过计算与方案论证,架体横距、纵距、步距均为1.5m,相对碗扣式脚手架与扣件式脚手架可节约钢管30%。施工现场,临时性围挡采用固定定型式围挡,可周转重复使用。在不影响混凝土浇筑的前提下,尽量保证模板高利用率。另外在模板上喷刷脱模剂,方便模板拆除工作,有利于保证墙板平整度。同时使用边角废料制作防护用具,用旧模板制作踢脚板、排水沟盖板、混凝土成品护角等。

3.3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按照施工现场仓库、加工区、材料堆场等全部靠近施工临时道路布置。临时办公和生活用房均采用经济、美观、占地面积小的轻钢活动板房,生活区与生产区分开布置。办公区地面弃用混凝土地面,全部采用可循环周转使用的广场砖铺设并根据颜色差铺设造型。

3.4节能与能源利用

认真执行有关电气安全规程,按照项目部编制的施工用电组织设计实施,组织相关电工每周对现场用电、生活用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项目部制定用电管理制度,明确各区域的用电管理责任人。施工机械选用新型高效低耗的用电设备,淘汰能效高、效率低的设备。对生活区、办公区施工用电挂表计量,防止私搭乱接电源,设立用电台账,定时做好用电统计。提高空调的运行效率,空调用电进行统一管理。

3.5环境保护

(1)扬尘污染控制。落实5个100%,实现工地周边100%设置围挡、材料堆放100%苫盖、出入车辆100%冲洗、现场地面100%硬化、土方施工工地100%湿法作业。施工临时道路、加工区、材料堆放区地面全部硬化,办公区裸露区域铺设草皮等措施,有效降低了扬尘污染。施工现场制定清扫、洒水制度,配备设备,指定专人负责。每日进行定时清扫,及时洒水确保路面清洁。木工加工区内木工房全封闭,锯末随时装袋存放,钢筋加工的铁屑及时清理。日常车辆进出,必须对车辆进行冲洗。

表2建筑工程环境保护施工措施表

(2)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打印纸张尽量双面使用,避免造成过多浪费。对打印机墨盒。复印机墨盒、硒鼓、电池等办公耗材废弃物集中回收处理并派专人负责做好回收记录。由保洁员每天进行日常保洁清扫工作,生活区垃圾分类处理,及时更换垃圾袋,及时上盖,及时清运,垃圾清运过程中,对易产生扬尘的垃圾,适量洒水后再清运。

(3)噪音污染控制。在施工场地对噪音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现场噪音排放经过测定,未超过《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规定。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采取了隔音与隔振措施。为避免施工噪音,工作时间尽量控制在6:00~22:00之间。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参考国家标准GBl2523-2011)单位:dB(A)

(4)水污染控制。施工现场污水排放经检测,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在施工现场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沉淀池、隔油池。日常每周一次对沉淀池进行清理,保证管道流水畅通。

(5)土壤保护。针对土壤情况提出对策,采取科学的保护或恢复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造成土壤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4结语

本文结合对城镇化建筑绿色施工管理与技术措施的一些片面建议,只是对于城镇建筑施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初步探索。只有进一步研究科学化的绿色管理体系,不断研发新技术新工艺,城镇建设才能达到真正的绿色环保施工,我们才能昂首阔步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推进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安全标准化和绿色施工有利于降低项目各类资源、能源的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工程项目增效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周红波等.城市既有住区改造绿色施工技术模糊综合评价[J].施工技术,2007,36(5):52-55

[2]刘晓宁.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模式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2.

[3]刘平.绿色施工的定义、范围及其内涵[J].工程科技,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