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体系在乘务系列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安全管理体系在乘务系列的运用

荆文辉

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乘务分公司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提升,道路交通日益拥堵,地铁成为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地铁的安全性也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乘务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有高发故障率、客流量大、操作要求高、环境多变等等。本文从地铁安全乘务运作和管理角度,探讨如何运用安全有效地技术培训,提升行车效率,保证运输安全来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关键词:地铁乘务;安全;管理

现如今我国交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地铁网也在逐步扩大,在要求提升服务品质的同时,对地铁乘务安全管理措施的标准化、系统化、科学化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安全管理体系能够全面系统地应对作业风险,有效降低人为安全事件发生,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事故的发生率,保证地铁乘务的安全性。确保安全管理系统在乘务运用中处于可控状态。

1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乘务安全管理对地铁运营安全起着决定性作用。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保障乘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首先要建立生产管理信息网络,将安全管理信息及时准确的收集并传递给公司各部门的管理人员以保证安全管理体系的运作。其次,建立安全责任管理、安全统计分析、安全管理电子系统、防患控制等一系列系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服务质量。再次,建立计算机安全测评分析系统,有利于安全管理科学化、安全管理办公室自动化、工作流程规范化。最后建立安全管理应急预案数据库、事故案例数据库,安全文件数据库等为应急管理提供有效信息,增强紧急情况预防能力。

2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2.1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文化宣传与教育

安全意识包括对员工和乘客双方的安全教育。对员工来说,新入职的乘务人员安全意识薄弱,需要加强对其安全责任与职业道德的教育。合理的规划职业才能使安全工作有效地落到实处。对于乘客来说,乘坐地铁时需要了解必要的逃生知识,一旦意外发生可有效保护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安全意识教育,可以通过安全知识讲座、课件学习等一系列学习方法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鼓励员工多讲案例、多谈认识、多提意见等方式普及安全知识教育。培养员工的日常安全意识养成安全习惯,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加强纪律意识教育。员工不遵守劳动及作业纪律往往会导致地铁交通事故的发生。加强员工纪律管理,提高纪律意识对安全管理有至关重要作用。不仅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潜在风险,还能形成良好的工作风气。

2.2关键安全点的防控

2.2.1设备设施与作业流程。

设备的不稳定性会造成运营组织的处置风险,提前了解车辆的故障特性并做好分析可有效避免风险发生。提高员工的技能培训,定期召开协调会,设备要进行检测、改造与优化,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乘务系统岗位繁多,需要定期梳理各岗位的工作流程。组织各个岗位对工作流程加以改进和优化,对员工的学习情况要及时检查与评估。监督人员要定期进行复查与整改,确保全员掌握,成为一个系统流程。

2.2.2人员特性与时间特性

员工在工作中,难免会受到家庭、感情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领导要密切关注员工的思想动态与工作状态,员工生活上有困难或感情上有较大波动时要及时做好协调疏通工作。

事实证明,员工的违规与季节和时间分布有关,季节分为四季,工作时间分为白班与晚班。根据违规员工的时间特性进行劳动纪律、作业纪律、以及业务技能进行重点检验来加强安全生产。针对性地进行业务培训以及安全意识教育。

2.3安全制度的完善与落实

2.3.1生产信息

生产信息的传达是乘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进度表、指引表等多种方式确保信息真正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生产信息的准确无误是乘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2.3.2安全检查与演练

安全检查分为日常检查、专项检查以及节假日检查这几种方式。认真遵循现场、现点、现务的检查原则,深入到一线工作地点,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与风险并加以处理改正。

通过多种方式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安全演练。安全演练的目的在于让员工熟练地把控安全关键点,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理清思路实施救援。有效地安全演练可以保障乘客的安全,定期开展安全演练可以使员工养成操作习惯,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2.3.3安全台账

完善员工安全、演练、消防等台账,规范全体员工的档案。对台账和档案进行归档和整理,确保标准无误。

2.3.4安全奖惩制度

完善安全奖惩制度有利于运营安全工作的进行。各项规章制度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建立科学全面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为安全生产的有序进行保驾护航。用安全奖惩制度约束员工的工作行为,为员工安全生产工作指引道路。对于人员管理应该有一套完整的奖惩制度,通过相应的奖励制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优秀员工应加大培养力度,授予荣誉称号。对于违章员工进行批评教育。完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为打造有竞争力的团队而努力。

2.3.5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每周根据运营报告中本线运作的数据,对设备的状态和故障情况进行分析。实行技术月报,根据晚点情况、故障发生地以及列车时刻表使用的数据统计结果,预测故障发生时间、地点、类型等以便各部门落实防范工作与维修检查工作。根据运营现状开展安全检查工作,安全检查分为重点检查与次要检查,及时处理检查出现问题并加以整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要求各部门员工各司其职与合理配合,高效准确地完成各项任务。

结束语

总之,乘务作为运营安全最后防线的守门员,也是地铁运营安全的重要环节。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为运行安全提供保障,各级管理人员要创新安全管理模式与思维,提高安全警惕,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能,将运营安全问题作为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乘务安全管理理念切实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才能有效地满足地铁运营未来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凯.地铁乘务安全链式管理体系研究[J].科学与信息化,2017,(25):185,187.

[2]范良.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16,(30):46,48.

[3]刘亚雄,王飞龙.轨道交通乘务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J].经营者,2016,(7):33-34.

[4]吴睿.地铁乘务安全链式管理体系建立与探析[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7):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