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字化地形测量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7
/ 2

对数字化地形测量的探讨

覃琴玲

45022119920322xxxx

摘要:在社会发展历程中,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地形制图不断向自动化和现代化发展,随着市政规划和工程建设的需求,数字化地形测量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本文就数字化地形测量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数字化;地形测量;精度

一、数字化测图概述

数字化测图就是通过实地采集的各类地物和地貌信息转化成数字形式,再运用计算机进行处理,最终得到电子地图,整个过程即: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地形图的数据输出。现在,数字化测图逐渐替换传统的测图方法,数字化测图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可以方便快捷的传输、处理和共享数字信息,对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数字化地形测量技术

目前,GPSRTK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数字化地形测量中。GPS作为新一代的卫星导航和定位系统,可以在海、陆、空全方位进行三维导航和定位能力。GPS具有诸多优点:测站间不需相互通视;定位精度高;观测时间短;可同时精确测定观测站的平面位置和大地高程;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不被时间、地点和天气所影响,可随时作业。RTK在地形测绘中,主要用于采集野外数据,然后运用专业的绘图软件对采集到的野外数据进行处理,最后绘制出图。GPSRTK技术在数字化地形测量中有着重要作用。

三、数字化地形测量中存在的问题

(一)等高线处理不够精确。

数字化地形图绘制的等高线大多是通过实地采集的地貌点的高程,利用等值内插法,然后根据规定的等高距绘制成曲线,最后对曲线进行圆滑处理得到等高线。但是,内插法不是任何野外采集的地貌点都能够使用,数字地面模型在全自动建立过程中会出现失真的情况,因此要通过人工处理,删掉那些不可以内插等高线的三角边。这就对绘图人员的技术与经验要有一定的要求。综上,一定要对等高线进行一定的处理,才能使数字地形图真实、准确的反映实际的地形。

(二)野外采集数据不全

在野外采集数据的过程中,有些点状和线状地物在实地因为比较小或不够明显,在实地采集地形点时很容易会被忽略;其次,工作人员在野外绘制草图出现不完全、不详细的情况,最后造成地形地物不清不全,而且在数字化成图的图纸审核过程中,一般也会存在很多问题,注记压盖现象、高程矛盾或符号使用不当等等,因此,需要绘制人员有较强的自检能力,避免错误出现。综上,需要外业数据采集人员有很强的责任心,采集数据时更细心,确保外业数据采集的准确度与完整度。

四、数字化地形测绘的精度

(一)控制点点位精度

控制点的平面误差根据本级控制点与上一级控制点点位相比中误差小于图上0.1mm、高程中误差小于1/10测图基本等高距,对于1:500地形测量来说,不管是GPS网还是导线网,控制点的平面误差都能达到以上的精度要求。当用支导线形式进行测站点的布设时,支导线要根据使用的仪器和成图精度计算来决定其最大长度和最大连续支站数。

(2)碎部点测绘

在测量碎部点时,不管是用动态GPS还是用全站仪进行测图,在坐标上它的精度都是合理的,而且还有较多的精度余量。在用动态GPS进行碎部点测图时,因为卫星信号和天线外形的影响,而且又不能进行偏心观测,就要保守应对居民地和地物较多的大比例尺的测区。用全站仪进行碎部点数据采集时,要依据使用的仪器和成图精度要求来确定视线长度,有必要时要进行偏心观测在进行大比例尺测图时。

(3)数字化地形测绘的误差问题

数字化测绘运用全站仪及电子手簿,得到的测距精度很高又不会出现展点误差。又可自动进行测量、数据传输和计算,可以有效避免人为造成的错误。碎部点已达到了图根点的水平的情况下,那么影响成果质量的原因就是描述误差大小,也就是立镜位置是不是恰当与有没有绘制错误的问题,例如沟边、塘边等。这跟作业人员对地形的认知和理解有关。地形图在绘制过程中出现错误,大多是由于地形复杂性,导致记录出现了偏差,但是这个问题在现在是很难完全避免的。当测图得到的地形、地物和实际情况明显不同时,会严重影响到测量成果的使用。所以作为测图重要的一项流程,在数字化成图完成后输出地形图时,一定要进行实地检查。通过实地检查出的绘制错误的地方,及时改正。排除人员记录的问题,影响成果质量的关键因素就在于立镜位置的正确性。

(4)数字化测图的比例尺问题

测图中有多种比例尺,这主要为了解决平板测图在不同幅面内地形符号显示的问题。各种比例尺地形图除了细致程度不同外,在精度上也会不同,如果要进行转换,通常需要重复测绘才能得到不同比例尺的图。数字化分比例尺是用于定义绘图输出时坎、斜坡等点状符号大小和线状符号的间隔宽度等,其目的也是为了输出纸质地图。在测绘不同比例尺的数字化地形图时,仍旧要使用平板测图的细致程度,但是在精度方面没有差异。

数字化地形图中的地物和地形类别都是分层存储的,可以进行缩放显示,拥有绘制方便和地形图符号负载量限制小的优点,测量数据还可以反复使用,因此,数字化地形比例尺不同只是在细致程度上有区别,其他并无差别。在数字化测图中地形测量按照1:500和按照1:1000的要求测绘,外业工作人员的行程基本相同,碎部点的测量也比较容易,所以实际的工作量也差别不大。

综上,数字化地形测图应按照大比例尺的技术要求进行比较合适,这样可以全面顾及到各种用途的需求。需要输出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时,测图软件通常都有比例尺转换功能,直接运用软件进行转化即可得到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方便快捷。

五、提高数字化地形测量的方法

(一)提升数据测量的准确性,可通过仪器设备的的更新改造进行。

(二)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测量人员的技术素质,特别是针对刚开始进行测绘工作的人员,缺乏现场测绘地形图的经验,进行继续教育尤为重要;加强岗位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与责任感。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感对数字化地形测量的成果的好坏影响重大。

(三)数字化地形测量工作的规范化,讨论并确定对数字地形图的精度标准,完善生产工序和作业方法的选择。

结束语

城市建设越来越快速,地形的更新变化也越来越快,为了保证地形图可以如实反映地物地形的现状,需要对地形进行及时的修测,保证地形图的实用性。数字测量不断地进步完善,对数字城市、数字地区和中国地理信息建设有都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蔡伟锋.数字化地形测量技术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0):98-99.

[2]林家俊.数字化地形测量中的相关问题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3(23):381-381.

[3]舒安生.数字化地形测量的相关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5):124-125.

[4]刘贺明.探讨数字化地形测量方法及步骤[J].现代测绘,2011(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