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实施急诊护理的临床分析汤春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上消化道出血实施急诊护理的临床分析汤春桃

汤春桃

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湖南邵阳422000

【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实施急诊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7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急诊护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80.56%(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100%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86.11%相比较,差距大(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实施急诊护理临床价值高,可让患者保持稳定状态,改善机体不适,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急诊护理;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诱发上消化道出血因素较多,十二指肠、食管、胃以及胰胆发生病变诱发的出血均为上消化道出血。此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呕吐、黑便等,如果出血量较大会诱发急性周边循环衰竭情况,若治疗不及时,就会诱发循环衰竭等情况,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严重威胁,而且上消化道出血的死亡率非常高[1]。所以,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不仅要实施正确的治疗,还应开展相对应护理对策,提高患者生活水平,改善预后。因此,本文就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分析其临床护理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共7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36人。

对照组,男性19人,女性17人,年龄20至71岁,平均年龄(50.55±1.62)岁。

研究组:男性20人,女性16人,年龄21至72岁,平均年龄(50.62±1.70)岁;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与剔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通过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②患者出现不同程度黑便、呕血等症状;③患者或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剔除标准:①中途退出者;②凝血障碍;③心力衰竭;④脑血管疾病;⑤语言障碍患者;⑥呼吸衰竭;⑦血液传染性疾病。

1.3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患者的血压、脉搏做好监测,多加观察患者机体情况,同时对患者进行辅助性护理,指导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

研究组:实施急诊护理;急救护理人员对护理流程熟练,及时有效的操作,挽救患者生命。护理人员建立静脉通道,一个用于输血,一个用于补充液体。护理人员根据医师的需求提前备血,若出现躁动的患者应用镇静剂,避免情绪过于激动而增加出血量。实施低氧量吸氧,从而降低患者机体缺氧状况,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的血压等生命指标的监测。让患者保持平卧位的姿势,头部偏向一侧,卧床休息,对口腔做好清洁工作,以免呼吸道有血液或者凝块影响正常呼吸。若发生休克,护理人员将患者下肢提高,让静脉血回流。护理人员增加巡视,多加观察患者的皮色、意识状态、温度以及尿液等情况。若有异常发生,及时通知医师处理。根据医嘱的要求,对患者实施止血药物,例如洛赛克、止血敏等,再将250ml冷盐水与15mg的甲肾上腺素混合让患者服用10ml。护理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血压下降、呕吐等情况,可能是活动性出血量,及时通知医师立刻开展止血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病后会存在不同程度焦虑、害怕等情绪,护理人员对其开展心理疏通,改善其心理压力。合理安排患者饮食,食用温冷、流质食物,等到出血情况停止后可食用半流质食物,以免食物过于刺激再次引发出血情况。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漱口的重要性,避免发生感染情况。根据患者病情情况与体质状态调整输液速度,以免输液速度过快导致机体再次出血。当患者机体有所康复后,护理人员指导其正确的锻炼,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与抵抗能力。对需要转入其他科室的患者,提前准备好急救药物以及器材,避免转送途中出现意外情况,若有需要实施手术的患者可立刻进行手术。

1.4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显效:患者病情处于稳定状态,黑便与呕血等临床症状全部好转,生命指标稳定;有效:患者病情明显好转,黑便与呕血等临床症状有所好转,生命指标稳定;无效:患者病情无好转,黑便与呕血等临床症状无任何好转,生命指标不在正常范围值内;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同时,对患者和家属发放护理满意度,对此次护理服务进行评价。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80.56%,相比较,差距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n,%)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有着疾病发展快、死亡率高特点,对患者治疗目的就是快速抢救,挽留患者生命,确保预后效果[2]。而在实施急救过程中开展急诊护理,有助于稳定患者病情,使治疗流程更加顺利,从而降低患者再次出血情况。所以,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开展急诊护理服务有着积极作用[3]。

诱发上消化道出血因素较多,护理人员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与相关禁忌,将收集到的信息告知医师,有助于医师开展相对应治疗。但这对护理人员的要求非常高,不仅要操作快、治疗好、思路清晰,还要多加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评估患者是否回发生休克、出血等,并且做好相关预防工作[4]。此外,护理人员根据医师的嘱咐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与护理,控制疾病的发展。并对出现负性情绪的患者实施心理疏通,让患者和家属感受到人性化关怀,从而改善患者心理压力,适当的让家属鼓励与安慰患者,提供其治疗依从性[5]。

通过此次研究:实施急诊护理在护理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常规护理,这表明急诊护理更符合临床需求,适宜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护理流程基本为评估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时开展抢救-护理人员配合医师操作-对患者各项检查护理人员做好评估-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

综上所述:对上消化道出血实施急诊护理临床价值高,可让患者保持稳定状态,改善机体不适,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武英华.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与护理体会[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20(4):428-429.

[2]陈重泽,邹为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诊护理对策实施效果分析.医学信息,2017,30(9):139-140.

[3]刘国荣.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观察.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4):167-168.

[4]孙丽娟.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7):5414-5415.

[5]杨文丽.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