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棉花质量检验精准性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提升棉花质量检验精准性的策略研究

依明江·阿布都外力

阿克苏地区纤维检验所新疆阿克苏市843000

摘要: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经济稳定提升,促使当前我国棉花种植行业兴起,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对于我国来说,棉花是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农作物,直接影响国计民生,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随着我国棉花检验工作的创新改革,促使当前的棉花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并加强棉花市场的稳定性,迎合时代发展。

关键词:棉花质量;检验;精准性;策略;分析

引言:近年来,随着植棉成本的不断提高和国家实施棉花目标价格制度,我国棉花种植面积持续降低,国内棉花总产量也出现了相应的下降,而且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棉花收购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态势,混级、抬级收购现象屡禁不止,导致皮棉价格虚高,这些问题给棉纺企业造成了较大损失。为了维护国内正常的棉花收购加工秩序,必须采取针对性较强的举措和策略,稳步提升棉花质量检验工作的精准性。

1.棉花杂质概念、杂质形成原因以及杂质类型

1.1概念

棉花杂质是指,在原棉中含有的非棉纤维性物质以及生长该类物质上的纤维,例如,较为常见的枝叶、砂石、虫尸、铃壳、棉籽、籽棉、籽屑、不孕籽以及籽表皮等。由于棉花需要经历生长、收获、运输、加工以及销售等多个环节,导致其可能混入一定量的杂质,进而影响棉花的整体质量。

1.2杂质形成原因

在棉花生长周期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气候以及自身的生长特点影响,容易在棉花瓣中产生一粒或者几粒“不孕籽”,进而形成杂质。对于棉花的籽棉来说,当其自身发育不成熟时,将导致在后续棉花加工的扎花工序中产生大量的软籽表皮以及带纤维籽屑,影响棉花的整体质量。对于棉花的棉铃来说,其在生长成熟后,会发生开裂,在刮风天气时部分砂土、砂石以及沙粒会随着风力进入到棉铃中,成为棉纤维中的杂质,尤其是在发生雷雨天气时,大量的泥沙会混入到棉花植株下部分的棉铃中,导致籽棉瓣与落地成熟的棉铃内进入泥沙,形成泥沙杂质,同时,当前的棉籽与籽棉可能混入纤维中,造成纤维中的杂质含量增加,影响其质量。棉花在生长过程中遭遇害虫的侵袭是必然的,当害虫对棉花进行破坏时可能留下虫屎或者尸体,形成严重的杂质。在棉花的运输、加工等环节中杂质主要是砂土泥沙,尤其是棉花在晾晒时通常会放置在地面上,造成严重的污染。在棉花轧花过程中,如果相关的机械设备调整不佳也会造成杂质,进而影响棉花质量。

1.3杂质类型

当前,人们结合实际的棉花产生杂质原因将当前的棉花杂质进行有效的分类,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外附杂质,主要是指棉花在生长、运输、加工以及销售过程中,造成杂质混入其中,降低其质量,如,其杂质有砂石、杂草、棉杆、铃壳等。第二类,天然杂质,主要是指棉花在生长过程中,受自然因素产生的杂质,例如,棉花不孕籽、棉花病虫斑以及棉花僵瓣等,属于天然造成的杂质。第三类,加工过程中造成的杂质,在棉花加工过程中,需要利用相关的机械,其由机械产生的杂质,例如,棉结、索丝等。

2.确保棉花入库质量

在棉花收购检验中,入库质量是确定收购是否成功的重中之重,也是判断棉花收购检验是否准确的主要措施。因为无论室内检验多么准确无误,如果入库棉花达不到相应的标准,也是白费功夫。为了确保棉花的入库质量,棉花监仓(垛)员履行着至关重要的职责,其应该发挥棉花质量监督的积极作用,依据入库单逐一核对包数、等级、库号,查看是否存在异性纤维,棉花的干湿、质量是不是吻合相关的检验结果。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拒绝入库,坚决杜绝棉花混级混库的现象,也要禁止棉花和入库单不吻合的情况出现。仓垛应该采取立牌建账的方式,准确地标明棉花的入库时间、数量、品级长度,以便更好地开展分仓核算。

3.保障收棉仪器的灵敏性、准确性

试衣车应该依据相应的配车规格,定期予以调准,轧工质量指标应该满足相应的国家标准和企业管理规定。杂质分析机应准确地显示检验结果;回潮率电测器与探湿仪、天平、案秤、马克隆仪与长度分析仪应该达到国家规定的灵敏度与精度,配齐长度实物标样与品级实物标准。在收棉过程中,应该组织棉花检验人员定期校对和测试相关的仪器,认真落实国家的各项棉检制度。随着棉花收购的竞争日益激烈,市场日益规范,棉花行业逐步走进了微利时代。为了在市场中逐步盈利取胜,确保棉花收购的水平和质量,就要一丝不苟地贯彻实施相关的制度,让它们从纸上、从墙上走到现实中来,落实到各位棉检员工的具体行动中。只有各位棉花收购检验者尽职尽责,各司其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有效地确保棉花收购的水平和质量。

4.抓好棉花扦样质量管理

扦样管理是开展棉花检验的首道工序,也是开展和落实好各种检验活动的基础。因为扦样检验结果是否正确,与扦样的代表性高低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应该选派和安排对棉检工作高度负责的检验人员担任棉花扦样员。扦样的过程要有较强的代表性,采取倒包措施。倒包可查看和检验棉花的干湿、品质是否一致,是否存在异性纤维,有没有混入易燃品或火种。如果棉花产品缺乏较强的一致性,应该先进行整理,再依次进行扦样;如果混入了异性纤维,务必要挑拣干净,后再开展扦样工作;如果发现混入了易燃品或火种,应该在挑拣后独立存放24小时,确认没有任何危害后,才能够让这些棉花入库。

5.提前开展调研活动

棉花的品级、回潮率、衣分和纤维长度等都与棉花的具体品种、种植地况、生长过程、栽培技术与自然条件等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强化棉花产地的研究和调查,把握棉花品质变异的具体现象和规律,应该提前开展调研活动。尽早把握和预测棉花的具体品质,是开展好棉检活动的必要前提。纤维检验部门与棉花收购公司应该让棉检技术的专业人员和技术骨干,专人负责所辖区域的棉花种植状况,按照不同品种与土质的棉花品种,建立相应的联系户或联系点。将棉花分成早期、中期与晚期,提前调查棉花的实际品质,并且对调查结果予以“四对照”,也就是后期棉和前期棉进行对照、不同田块之间进行对照、不同品种之间进行对照、雨后雨前进行对照,且做好相应的分析和记录。在收购棉花的过程中,检验人员应该在空闲时间“到田间”、“下乡村”,有效地指导棉农及时采摘自己的棉花,并予以合理的棉花分级,以便于掌握棉花的采摘分拣、种植、销售准备、储存等情况,及时地发现当期棉花的品质变异现象和规律。预测当年棉花品质的具体变化态势,合理地把握销售棉花的具体品质状况。

总结:综上所述,棉纺收购企业应该采取针对性较强的举措,持续提升棉花检验队伍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严格棉花收购环节的检验和管理工作,强化棉花质量管理。应该严格贯彻落实棉花收购检验的相关要求和表现,坚持质价分离,循序渐进地提升棉花质量检验的精准性。

参考文献:

[1]古丽孜拉·托留汗.做好棉花检验工作提高棉花杂质检验结果的准确性[J].河南农业,2016(17):117-118.

[2]陈美华,朱晓刚.浅谈影响棉花感官检验颜色级和轧工质量准确性的因素[J].中国纤检,2017(05):57.

[3]赵光全.谈谈仪器化感官检验中棉花轧工质量的检验[J].中国纤检,2017(01):76-77.

[4]张亿钧,刘从九,秦元芳,徐守东,朱其祥.棉花加工与检验专业紧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棉花加工,2016(05):45-48.

[5]许洁.试论新时期实验室棉花纤维检验的优化措施[J].中国棉花加工,2016(04):29-30.

[6]成建石.关于棉花收购和加工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J].棉花科学,2015,37(06):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