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史作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史作平

史作平

(陕西省榆林市金鸡滩镇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铝业分公司陕西省榆林市719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从而促使其需求量日益攀升。因此,加强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将有效提高电气工程相关工作的高效性,促进相关产业保持良性发展。文章通过分析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探讨了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和分散控制系统在发电厂中的应用以及微机保护系统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气工程;应用分析

最近几年,我国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电力行业飞速发展,新兴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和突破已成为我国电力工程中的一个大难题。在这种趋势逼迫下,传统的供配电模式具有与稳定、安全,高效完全相反的“特色”,显然,它已经快被日新月异的发展的社会淘汰了。慢慢地,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潜浅移默化中应用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其中主要结合了各类自动控制和自动监测技术,使其电气设备的自动化调节更加完善,提高了整体的电气系统性能,为电气工程的稳定运营和发展提供了保障,所以,对它的研究急不可待。

1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发展现状

随着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其与电气自动化技术相融合,能够有效应用于电气工程中的信息平台建设中,促进互联网技术氛围下的电气工程进行改革、创新。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一些电子仪器,比如智能传感器、智能终端控制器等,均有效地融合了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与自动化生产技术。CAD技术也是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新技术驱动下的应用体现,利用CAD技术实现电子设备的自动化质量监测,从而实现电子产品系列化控制和自动化管理;同时,新的技术融合在信息化建设平台中也表现突出。例如,Windows平台和IEC61131平台应用于电气工程中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提高控制效率,实现电气工程编程统一化。随着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与气自动化技术的融合程度不断加强,有效提升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水平,从而有利于电力工程更好发展。

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2.1电气工程检测

在电气工程实际生产、建设过程中,对参与生产的电子设备质量有严格要求。在投入使用前,工作人员必须对电子设备进行标准检测,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在过去的检测流程中,通过人工检测带来许多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检测结果存在较大误差,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效率。应用自动化技术就可以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实时监测、诊断,当电子设备超出设定的标准参数范围,监测系统将立即发出警报信号,并停止工作。因此,在安全生产的保障下,工作人员可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生产,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2.2电气工程的系统设计

电气工程系统设计、建设的重点是提升远程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操的操控力。为了使每一个环节实现自动化远程操控,将会极大提高电气工程管理的友好性。

2.3电气工程监控

监控的重点是对不同的生产规格、生产数据进行有效监测和反馈,并且渗透至每一个生产环节,使得管理透明化,保证系统高效运行。当监测数据出现偏差,及时做出警报,工作人员才能够及时对相关问题进行处理。

2.4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1)发电厂的分散控制系统。分散控制系统(DCS)作为一种典型的电气自动化应用技术,通过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智能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充分发挥了自动监测、易扩展和编程统一化的优势。目前,DCS系统广泛应用于发电厂自动管理控制中,例如,将传统的网络控制室替换为嵌入DCS的电厂网孔机组,实现中心全过程控制;利用DCS监测升压站的运行情况。具体分析如下:第一,DCS的系统组成。本系统分别设有唯一的端子柜、继电器柜、控制站,操作员站设有两个。系统中的A网、B网通过总线连接,保证其运连接作用的独立性;信息网C网连接IP协议和DCS的单元机组,保证NCS系统的OPU端互联,从而使整个发电厂通过DCS共享数据、整体控制。第二,DCS自动化控制。基础通信网络作为其控制核心,将HSU(历史数据库)、DPU(实时控制单元)、ENG(网络与工程师站)等相连,从而通过同轴电缆传输介质,以太网的方式进行信息管理,实现实时数据传递高效性、组态信息指令等其他指令传输有效性。经测试其传输速率能够达到10Mb/s。

2)变电站的微机保护系统。变电站应用微机保护系统有利于通过数据采集、监控数据控制,从而实现自动化监控、测量及诊断。例如,在110kV的变电站中,可通过微机保护系统做好以下工作:①自动监控。通过对设备层、集控层等进行分层设计,使其全体层次分别实现检修操作、后备操作、调整监控维度等功能,从而达到无人值班室的建设要求。②直流系统。110kV变电站的额定电压设为110V、220V,因为微机型检测装置属于直流接地,含一组或多组蓄电池组,若出现意外事故,检测装置还可继续供电2h左右,满足临时用电的需要。③二次设备。此时需要充分考虑二次设备、监控设备、继电器的布置方式,建议前者使用集中布置方式,后两者采取分开布置。协调好三者的安装位置,以确保在意外情况下,监控系统能够及时发出报警信号,调度室和集控中心室能够及时反应。

3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优势

3.1结构性能良好

由于我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促使电气自动化技术应运而生。较之传统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而言,新弄的电气化技术具有结构性能良好,整个系统结构具备安全性和合理性,电气设备保护体系完善等等优点,完全符合当今社会电气工程可持续发蔚县的多元化要求,而传统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就另当别论了,不公没有科学合理的系统结构,而且结构性能低下,电气设备保护体系并不完善,严重影响了整体的电气工程的安全稳定性。

3.2实现了电气工程的智能化

当今社会的主流发展,便是一切科学技术交流的综合,各种工程的智能化建设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发展的必段趋势。渐渐地,电气自动化技术与电气工程开始深度融合,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运行状态的报备与检修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坚信,在的发展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会更加向着智能化方向迈进;不过,若是想要在真正意义上在电气工程的各个方面使用电气自动化智能技术,还是需要相关企业的技术人员不断地去挖掘,去发现,需要企业做出更大的努力和支持,才可以促使电气工程建设的更加安全稳定。

3.3技术简单,操作便捷

科学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传统的电力工程已然无法满足现阶段的电力系统发展的要求,而且在电力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会逐渐增多。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出现,完美地和电气工程结合在一起,促使电力企业高效稳定地解决了电气工程的问题,使电力系统结构更加良好,让电力工作人员的技术工作更加简单,操作更加便捷,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由此可见,电气自动化技术为今后电力工程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使其可以更加完美无缺的为人民服务。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我国社会建设的日益壮大,各国各地对电的需求量都在与日俱增,然而,传统的供电技术和配电技术已然无法满足目前高端的电气设备,及其各行各业的需电要求。而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作为一项在电力工程中冉冉升起的新兴技术,具有高效、快捷、稳定而又安全的特点,所以被广泛运用。总之,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未来的电气工程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昌,刘晓瑞,李凤丽.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1):159.

[2]刘晓东.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智能城市,2016,2(2):202-204.

[3]朱家龙,赵志.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应用研究[J].民营科技,2018(10):49.

[4]田欣宇.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电脑迷,2018(12):201.

[5]方玉龙.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7(3):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