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梢取血与静脉取血行血糖检测的临床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9-19
/ 2

末梢取血与静脉取血行血糖检测的临床比较

杨彩云

杨彩云(河南省洛阳市嵩县人民医院检验科471400)

【摘要】目的对末梢取血与静脉取血行血糖检测进行分析和对比。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进行糖尿病患者864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460例,采用末梢血液进行血糖的检测;乙组患者404例,采用静脉血液进行血糖的检测,在同一时间分别进行罗氏血糖仪和生化分析仪进行血糖的检测,对血糖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检测的情况。结果采用罗氏血糖仪进行检测血糖的结果乙组患者显著低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糖监测获得数值乙组患者显著高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结果,对比甲组采用罗氏血糖仪检测血糖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静脉取血进行血糖检测适用于生化分析仪的方法,对于末梢取血进行血糖检测更加适合应用快速血糖检测仪,两种方法各有优点,应视患者的情况而定。

【关键词】末梢取血静脉取血血糖检测血糖仪生化分析仪

糖尿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内分泌性疾病,近些年来伴随环境的污染和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人数逐年呈上升趋势增长,同时更加趋于年轻化发展,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生活,均应严格依据患者的血糖进行用药和饮食生活的控制,所以血糖的准确、快速检测对于糖尿病患者最为重要[1]。在临床上应用静脉取血还是末梢取血进行血糖检测,一直存在争议性,现对我院收治的864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进行糖尿病患者864例,其中男性患者481例,女性患者383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0.5±6.5)岁,864例患者均依据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明确诊断,随机分为两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末梢取血

甲组患者460例,采用末梢血液进行血糖的检测;在患者清晨空腹时,清洗干净手指,用采血针在中指或是食指指尖上针刺,采血后立即应用罗氏血糖仪和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1.2.2静脉取血

乙组患者404例,采用静脉血压进行血糖的检测,在患者清晨空腹时,取患者上手臂静脉血液,立即应用罗氏血糖仪和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1.3统计方法

统计学分析选用SAS8.0统计软件,以x-±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数据录入计算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采用罗氏血糖仪进行检测血糖的结果乙组患者显著低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糖监测获得数值乙组患者显著高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结果对比甲组采用罗氏血糖仪检测血糖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检测结果(x-±s)

3讨论

血糖仪监测血糖逐渐成为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环节。除去因患者紧张情绪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血糖升高的因素外,分析脏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测定值的差异性、相关性更具实际意义[2]。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依据血糖的标准进行降糖药物的调整、胰岛素使用量的计算和在饮食上进行控制,才能到达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良好控制,抑制和预防患者的合并症的发生[3]。在使用血糖仪较常应用末梢取血的方法,因血糖仪用血量较少,在末梢取血即可满足需要,血糖仪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准确率相对较高,误差性小的优点。患者在家就可自行操作,同时可反复操作,对患者的创伤,但较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导致检测结果发生偏差[4]。

在进行生化分析进行血糖的检测,由于用血量较多,为满足需要常规进行静脉取血的方式,采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糖的检测,一直以来都是临床上进行血糖检测的方法,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但由于仪器体积较大、造价较高所以只能在医院中进行应用不能在患者自家进行使用,但准确率较高,受外界影响较小。

在本文中分别对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64例,分别进行末梢取血和静脉取血,同时进行罗氏血糖仪和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针对末梢缺血应用血糖仪检测值和静脉取血应用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值最为接近,准确性较好。应用生化分析仪进行末梢取血的检测获得数值偏低;应用罗氏血糖仪进行静脉取血检测获得数值偏低,准确性较差。

综上所述,采用静脉取血进行血糖检测适用于生化分析仪的方法,对于末梢取血进行血糖检测更加适合应用快速血糖检测仪,两种方法各有优点,应视患者的情况而定。

参考文献

[1]董亚红,张丽红.袖珍式血糖仪测定不同血标本血糖差异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4):269.

[2]胡勤辛,叶雄伟,毕其华.20台POCT血糖仅对照试验及现状调查分析[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5,13(1):21-23.

[3]刘晓春,黄钧,何毅.血糖仪的比对试验及其管理对策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17):1401-1402.

[4]NicholsJH,BartholomwC,BmntonM,eta1.Reducingmedical?errorsthroughbarcodingatthepointofcare[J].Clin?LeadershManagRev,2004,18(6):328-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