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空心拉力螺钉组合张力带法治疗髌骨

/ 1

应用空心拉力螺钉组合张力带法治疗髌骨

陈嘉利李阳

陈嘉利李阳(大庆龙南医院骨科<齐齐哈尔附属第五临床医院>163453)

【中图分类号】R68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0-0129-01

【关键词】空心加压螺钉髌骨骨折张力带骨折

髌骨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占全部骨折10%,大部分髌骨骨折由直接及间接暴力联合所致。治疗不当易导致伸屈膝功能受到影响,严重可导致关节僵直、创伤性关节炎等严重并发症。其治疗原则是早期解剖复位、牢固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目前治疗髌骨骨折的手术方式主要为钢丝环抱缝合、张力带内固定和空心加压螺钉加张力带钢丝固定。2008年3月—2012年6月我院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加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髌骨骨折3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其中男27例,女9例,年龄17~67岁,均为闭合型。骨折类型:横型骨折23例,斜型骨折7例,纵型骨折2例,粉碎骨折4例。手术时间为伤后3h~4d。

1.2手术方法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下,仰卧位,取髌前正中纵形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各层,向两侧游离至髌韧带扩张部,显露整个髌骨和两侧扩张部,吸取关节腔内积血,清除关节腔内和骨折断端间软组织、小碎骨块、凝血块,冲洗干净后,复位骨折端,用手指从股四头肌扩张部裂隙伸入关节腔探查关节面平整,若扩张部无撕裂,可于髌骨内侧缘取长约1.5cm纵形切口探查,巾钳钳夹固定,垂直于骨折线平行钻入两枚导针,正位上两针视骨折块大小保持一定距离,侧位上位于髌骨前后径的中部。扩孔后沿导针拧入两枚空心加压螺钉,螺钉尖部距对侧皮质骨长度约0.5cm,退出导针,用钢丝穿过空心螺钉绕髌骨前“∞”字固定,钢丝尾部埋入螺帽孔内,修补髌前韧带、关节囊和股四头肌扩张部。术中操作应注意螺钉末端不要超出髌骨,防止末端与钢丝切割导致钢丝断裂,术后第2天开始CPM机膝关节功能锻炼。

2结果

3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18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均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以及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参照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标准[1]进行评分:本组优30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7.2%

3讨论

髌骨是人体最大的子骨,是伸膝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护膝关节,增强股四头肌肌力的作用,髌骨后面是完整的关节面,其内外侧分别与股骨内外髁前面形成髌股关节。髌骨骨折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属于关节内骨折,对于无移位或者骨折块侧位移位小于2mm者可行保守治疗,对于明显移位的髌骨骨折应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髌骨骨折要求能够达到骨折的解剖复位,恢复关节面的平整,以减少日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同时要求固定可靠,能够早期进行膝关节的功能锻炼,以最大限度的恢复膝关节功能,减少关节粘连的出现。长期以来,张力带钢丝是髌骨骨折固定的主要方法,该方法有较高的优良率,但仍有不足之处,如无法实现骨折断端间的加压,在日后的活动锻炼过程中易出现内固定松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克氏针长短不适所导致的各种不良后果,如克氏针针尾过短易出现钢丝脱落,骨折再移位,针尾过长会对局部组织产生刺激作用,导致局部不适及滑囊形成,影响术后关节功能锻炼等不良后果[2],我院采用空心加压螺钉钢丝张力带技术治疗髌骨骨折,保留了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方法的优点,内固定坚强,允许早期活动,可以使骨折早期愈合,预防关节僵直发生,克服了张力带钢丝固定髌骨骨折的缺点,应用空心加压螺钉通过骨折端时螺纹产生拉力,使断端加压,克服了传统张力带中克氏针无法实现骨折断端间的加压,在日后的活动锻炼过程中易出现内固定松动的缺点。同时空心加压螺钉固定于髌骨内,钢丝固定于髌骨表面,避免了传统张力带中克氏针术后刺激或牵拉韧带、皮肤,影响功能锻炼[3]。物理学测试结果表明:在髌骨骨折的固定中,空心拉力螺钉组合张力带与常用AO改良张力带及松质骨螺钉相比,其抗张强度最高[4]。应用空心拉力螺钉组合张力带法治疗髌骨骨折有明确的适应症,固定牢固,可以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BostmanO,KiviluotoO,NirhamoJ.Comminuteddisplacedfracturesofthepatella[J].Injury,1981,13(3):196-202.

[2]刘威,冯峰,朱明海,等.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并发症及失败原因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20(3):30.

[3]王立冬,吴国正.空心钉张力带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05,11(4):371-372.

[4]修玉才,任先军.髌骨骨折空心拉力螺钉组合张力带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1,8(4):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