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瘫病人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2

截瘫病人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

张素琴

张素琴山西焦煤西山煤电职工总医院官地分院030022

【摘要】目的探讨截瘫病人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截瘫病人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病人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病人予以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结果;结果在两组病人的护理结果方面,研究组病人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析截瘫病人心理特点的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能显著改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截瘫病人;焦虑;抑郁;心理护理;护理满意度

截瘫是脊髓损伤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通常情况下由创伤性骨折引发。近年来我国交通以及建筑行业发展迅速,脊柱骨折脱位引发的截瘫病人显著增多,给社会、家庭以及个人都带来严重的影响,病人一方面要承受身体痛苦,另一方面还要承受心理打击,所以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截瘫病人而言有重要的意义[1]。我院在截瘫病人护理过程当中,在分析其心理特点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取得理想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截瘫病人150例,其中男78例,女62例,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26岁。截瘫原因方面,腰椎损伤83例,胸椎损伤42例,颈椎损伤25例。将15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75例,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以及截瘫原因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基础护理。制定康复护理计划,并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护理人员在病人病情平稳并且脊柱稳定之后,尽早鼓励病人开始康复训练,同时与治疗师加强沟通交流,对病人实形个体化的评估,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康复治疗计划,围绕患者的功能改善、替代以及代偿等方面进行,针对性进行垫上训练、肌力训练、坐位训练以及轮椅训练等[2]。康复训练的过程当中,护理人员要高度负责,做好每个病人功能锻炼的指导工作,确保病人掌握在残疾状态下,尽可能利用残存功能以及神经反射建立再学习途径,最大限度实现生活自理,从而回归家庭以及社会。

1.2.2研究组患者护理方法。第一,焦虑护理。护理人员应当针对性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以及心理安慰,尤其是要主动同病人开展沟通交流,随时为患者提供情绪支持以及行为指导。对于伴有恐惧心理的病人,护理人员应当以自身专业知识与护理技能,感染病人从而让病人产生依赖感。护理人员应当和蔼耐心并且稳重自信,从而确保截瘫病人能够得到心理支持。

第二,悲观护理。对于出现严重依赖心理的截瘫病人,护理人员应当在护理过程当中,尽可能发挥病人的作用,让病人主动参与到护理过程,鼓励病人进行自我照顾者,同时对于病人的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与肯定。

第三,自卑护理。护理人员应当对截瘫病人充满同情,努力转变病人的自卑心理,及时为他们提供积极信息,并且护理过程当中要做到热情周到以及耐心细致,争取让病人树立信心,能够看到生活的希望。对于自卑情绪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当理解病人心情,关心病人并安慰病人,同时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尤其是要组织安排病人家属探访与陪伴,并且组织病友之间的交谈,最终促进病人心理的积极转化。

1.3统计学方法

将所检测的数据用统计学专业软件数据包SPSS18.0进行分析,以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采用自设问卷统计病人的心理特点,主要心理问题集中在以下方面:焦虑113例,抑郁95例,自卑82例,依赖64例。在两组病人的护理结果方面,对照组病人满意15例,基本满意26例,不满意34例,护理满意度为58.6%,研究组满意35例,基本满意37例,不满意3例,护理满意度为96.0%,研究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2两组病人治疗结果比较

组别例数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

对照组7515263458.6%

研究组753537396.0%

P<0.05<0.05<0.01<0.05

3结论

随着交通以及工业的发展,我国脊髓损伤的临床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轻响。尽管现代医学能够确保绝大部分的脊髓损伤病人存活下来,不过相当一部分的病人会出现截瘫以及四肢瘫痪等残疾。病人生理状况以及社会地位等方面的急剧改变,必然会导致他们出现一定程度的焦虑以及抑郁心理,并且心理调整与适应都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截瘫病人的心理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第一,焦虑恐惧心理。截瘫病人通常由于意外事故而造成,因此病人缺乏精神准备,得知疾病会会导致残疾的时候,病人往往无法接受,从而出现焦虑以及恐惧的不良心理,主要表现为易怒、烦躁、抑郁、头疼、失眠、食欲下降以及血压升高等。第二,悲观心理。男性截瘫病人容易出现悲观心理,这是因为病人丧失工作能力,担心影响到家庭的经济来源,甚至影响到恋爱、婚姻以及同家人之间的关系。临床上表现出情绪低落以及轻生等。第三,自卑心理。截瘫病人因为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需要接受他人照顾,因此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容易出现自卑心理,如果缺乏系统支持,得不到相应的经济以及精神支持,长期卧床导致活动受限并同社会隔绝,进一步加剧患者的孤独感,从而表现出郁郁寡欢以及沉默寡言的特点。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患者心理特点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P<0.05)。

综上所述,在分析截瘫病人心理特点的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能显著改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焦守凤.截瘫病人神经干细胞移植的心理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14,25(11):1382.

[2]李英丽,张宁.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创伤骨折病人临床疗效指标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4,11(10):199-201.

[3]黄崇平.创伤性截瘫病人心理问题及其康复干预措施[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4,11(12):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