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住院患者胃管意外脱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9-19
/ 2

30例住院患者胃管意外脱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于绍霞牟女

于绍霞牟女

(烟台市毓璜顶医院山东烟台264000)

【摘要】目的:通过对2010年6月至2011年7月份3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意外胃管脱出的原因分析,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对3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意外胃管脱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意外胃管脱出的原因与患者、家属、护士、胃管的固定方法相关。结论:加强护士专科技术培训和管理、加强护士责任心、正确评估患者的合作水平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家属对患者的看护耐心程度、充分的沟通、意外脱管的风险评估、正确可靠的固定、有效镇定、止痛和肢体约束是防止意外胃管脱出的有效预防措施。

【关键词】住院患者;意外胃管脱出;原因分析;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207.0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178-02

鼻饲法是通过胃管灌注流食、药物及水分的方法,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措施,应用于所有不能从口腔进食的病人[1]。意外拔管(UnplannedExtubation,UE)是指导管意外脱出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导管拔除,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2]。神经内科患者多有进食呛咳,留置胃管较多,且发生意外拔管的现象较多。重插胃管不仅给病人增加痛苦,增加费用,而且重插胃管使粘膜出血、水肿的发生率大大增加[3]。笔者收集了2010年6月至2011年7月份150例留置胃管的患者,其中对30例意外胃管脱出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0年6月至2011年7月份,我科留置胃管的患者共150例,其中男90例,女60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88岁,脑梗塞80例、病毒性脑炎3例、脑出血60例、格林—巴利综合征5、心肺复苏术后2。

1.2方法:查阅我科自2010年6月至2011年7月份,留置胃管的150例患者其中30例意外拔管的等级情况,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固定方法、置管与拔(脱)管时间、拔管前已采取的措施、值班护士的工作年限、发生时患者的意识、精神状态、有无陪护等。胃管的种类,一种是普通的硅胶管,另一种是复尔凯鼻胃管。胃管的固定方法:均采用Y型固定法——用宽3厘米、长6厘米胶布撕成Y型,从鼻根至鼻尖黏贴鼻梁,另外两端螺旋旋绕于胃管,末端固定于鼻翼处[4]。

2结果

2.1胃管UE发生的人群特征(表1)

2.2胃管UE发生的时间分布(表2)

2.4UE发生时陪护是否在场:30例拔管者均有陪护,其中2例陪护暂时离开,15例陪护已入睡。无直接看护状态占56.67%。

3原因分析及对策

3.1根据人群分布特征,建议加强重点患者管理:本资料中男性患者占60%,女性占40%,女性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耐受性要比男性患者好,因此,应更多的关注男性患者。另外还显示,护理级别影响UE的发生,因此,应加强巡视,周到的护理可减少UE的发生。另外,神志清和意识模糊的患者易发生UE,建议对清醒患者要了解他们对置管的感受并加强沟通,及时发现有无焦虑、烦躁的表现,并给予相应处理。注意意识模糊的患者的管理,必要时适当的镇静及约束。

3.2根据时间分布特征,建议加强夜班管理:尤其是大夜班,此时病人及家属大多处于睡眠状态,值班护士应加强巡视病房,做好胃管的固定与检查,对重点病人加强评估。

3.3根据发生UE时的值班护士工作年限来看,主要集中在低年资护士上。加强护士的培训和管理,提高防范意识。低年资护士的知识、经验不足,在工作中对管道的保护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将非计划性拔管的课程作为护理人员上岗和继续培训的常规内容,通过系统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防范胃管意外拔除发生的知晓率和防范技巧。

3.4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舒适感文献报道[5],舒适改变是发生UE的主要原因之一。定期从鼻部喷复方石蜡油润鼻剂可减轻鼻咽部刺激症状。同时,护士应随时了解患者的感受及咽喉部感觉,如果咳嗽、吞咽反射恢复,应与医生沟通,鼓励患者少量自行进食,并开始选择稠的流质饮食,争取尽早拔出胃管,减轻患者不适感。

3.5建议采用材质较好的胃管,及改良的胃管固定方法,除采用Y型固定法外,还可加用胃管固定带固定法[6],使用方法:置胃管前先将固定带中段的棉线打成双套结,备用,为患者置入胃管并确认胃管在胃内后,将该套结套入胃管末端至近鼻孔处,拉紧套结,将固定带两端分别沿患者两耳后上方绕至枕后或一侧颞部,至合适长度后固定尼龙粘,松紧适宜。

4小结

患者发生意外胃管拔出,轻者增加其痛苦及医疗费用,重者会因再次插管导致病人死亡,给医疗纠纷留下隐患。我们将意外胃管拔出列为质量管理范畴,将意外胃管拔出原因记录并进行分析,通过采取预防措施,提高护理人员预见性护理意识,减少拔管机率,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家汾,边菊影,胡定南等.《基础护理学》.

[2]朱胜春.住院患者意外拔(脱)管临床特征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3):256—258

[3]王新德等,《实用临床神经病学》.

[4]陶苏红.胃管固定方法改进的效果分析.现代护理杂志,2008,14(04):549—550

[5]沈犁.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68—71.

[6]周慧,尤倩.胃管固定带的设计与应用.护理研究杂志,2010,24(23):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