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护理质量管理的质量控制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手术护理质量管理的质量控制效果分析

贺莹

湖南省冷水江市人民医院湖南冷水江417500

【摘要】目的:研究和探索手术护理质量管理的质量控制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我院自2014年12月开始实施手术护理质量管理方法,建立完善科学的手术护理质量管理条例和规章,并严格执行管理方案,根据实际工作的表现进行综合考核。针对考核的结果,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进一步提高整体手术护理效果。结果:实施前,手术护理中发生药物泄漏2例,病例书写不当15例,仪器设备损坏10例,器械遗失7例,药物准备不当6例,患者对手术护理满意度为82.69%,临床医患纠纷的发生率为11.57%;实施后,手术护理中发生药物泄漏0例,病例书写不当4例,仪器设备损坏3例,器械遗失2例,药物准备不当3例,患者对手术护理满意度为97.56%,临床医患纠纷的发生率为2.05%,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结论:质量管理应用于手术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良好,能够大大降低手术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治疗的满意度,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手术护理;质量管理;质量控制;效果

手术护理过程工作强度较高,需要医护人员具有良好的操作技能和专业素养,是医疗事故和失误高发的环节,医疗纠纷和病患投诉率较高,严重影响医院的声誉和经济效果。因此,手术护理需要应用一系列科学的管理措施,以提高整体护理效果,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资料显示,质量管理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科学性地安排手术护理医护人员的工作流程,合理分配临床护理工作和人手,消除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根本上避免不满意和不合格因素的影响,以提高整体护理效果[1]。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手术护理质量管理的质量控制效果和应用价值,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我院自2014年12月开始实施手术护理质量管理方法,建立完善科学的手术护理质量管理条例和规章,并严格执行管理方案,根据实际工作的表现进行综合地考核。针对考核的结果,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进一步提高整体手术护理效果。质量管理实施前后,本院手术护理相关医护人员共24名,男2名,女22名,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29.68.5岁,本科18名,大专6名。选择我院2013年12月到2014年12月手术护理的120个案例为对照组,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手术护理的120个案例为观察组,两组数据手术案例和方法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实施方法

实施前,手术护理采取常规护理手段,主要方法包括:①术前医护人员熟悉患者的个人资料和病情,以和蔼温和的态度向患者做自我介绍,并带领患者参观医院和病房,熟悉治疗环境;②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干预,消除患者对治疗产生的紧张、抵触和恐惧的心情,以积极和乐观的心态面对整个治疗护理过程[2];③保持病房的干净和整洁,定期通风和消毒,病房内温度和湿度保持人体满意舒适的程度,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环境的满意度;④耐心准确地向患者和家属讲解科普关于手术护理治疗的方法、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依从性,降低临床不良事情的发生率;⑤根据患者的病情护理需要,妥善地准备相关的药物和器械,确保整个手术护理过程顺利地进行。

实施后,手术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质量管理手段,主要方法包括:①所有医护人员集中讨论和制定质量管理的流程和规章,并选出1~2名负责人,每周对所有人员的工作流程进行总结和考核;②在手术开始前、中和后三个时间段,安排1名医护人员专门记录和盘点器械的数量,并测试器械是否正常运行,避免出现器械遗失或遗留在患者体内的情况发生[3];③严格把控器械和仪器的无菌杀菌过程,在手术过程中,所有操作必须严格按照制定的无菌操作规范进行;④合理安排医护人员的工作,保障所有人员不会出现超负荷工作的情况,确保手术护理过程中,所有人员精神充沛且意识清醒,避免由于精神不佳导致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⑤在患者麻醉药效过后,陪伴在患者身边,并小心地搀扶患者进入病房,完成病患的交接工作并记录患者的生理指标等情况;⑥手术结束后,对所有器械进行复原操作,擦拭和清洁所有物品,对于特殊的仪器,选择使用医用酒精和过氧乙酸进行消毒后,再使用清水擦拭[4];⑦妥善收集和处理一次性医疗用品,收集时避免出现划伤和烫伤等现象,防止发生血源性感染等现象;⑧所有仪器消毒完毕后,手术间进行空气消毒,防止出现感染的现象。

1.3临床观察指标

统计和分析质量管理实施前后,手术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包括药物泄漏、病例书写不当、仪器设备损坏、器械遗失和药物准备不当等。同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比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和医患纠纷的发生情况等。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P值检验,若P<0.05为则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对比

统计和分析质量管理应用前后,手术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详情见表1。由表1可知,质量管理实施后手术会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明显减少,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3讨论

手术护理过程应用质量管理,合理地分配和安排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够确保整体护理满意度和效果,降低临床不良事件和医患纠纷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安全,最终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但是,在质量管理的应用中,手术护理科室与其他科室之间的沟通和配合工作还有待提高,工作对接和病患交接的工作仍存在不足之处,导致患者术后护理的效率大打折扣[5]。综上所述,质量管理应用于手术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良好,能够大大降低手术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治疗的满意度,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别逢桂,李柳英,王文平,等.质量控制小组质量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7(27):596-597.

[2]吴荣惠.质量控制在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23(6):259-260.

[3]索改霞.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19(2):3956-3957.

[4]梅丽芳,康雅琴.手术护理中实施质量控制管理的方法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2(10):228-229.

[5]王咏萍.质量控制在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求医问药,2015,11(10):894-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