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住宅户型设计的思考

/ 2

关于住宅户型设计的思考

邹光陶

邹光陶

重庆市设计院重庆400015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关于住宅户型设计的相关思考,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住宅;户型设计;思考

Aboutresidentialdoormodeldesignthinking

ZouGuangTao

Chongqinginstituteofchongqing400015

Pickto:inthispaper,theauthorcombinedwiththeactualworkexperience,putforwardconcerninghousedoormodeldesignrelatedthinking,foreverybodyreference.

Keywords:residential;Doormodeldesign;thinking

户型创新将是今后中小户型的一个显著变化。在未来发展方向上,中小户型将充分体现生活个性化、设计人性化和居住舒适化的特点,在产品设计层面达到功能完善、布局科学的要求。近年来,建筑业及房地产业空前繁荣。我国加入WTO后,房地产市场和设计市场进一步放开,巨大的建设量,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建筑市场逐步开放并迅猛发展。建筑市场逐步趋向高端化发展,随着人均财富的日益增长,对住宅的需求由满足使用的小户型逐步向舒适的中等户型转变。(户均面积也由2002年101.68㎡降至87.6㎡)。市场经济的深入加剧了人们对住宅使用功能要求的提高,同时由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竞争和压力,中等户型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带动了房屋的售价和置业投资者数量的增加。笔者以从事建筑设计行业多年的亲身实践总结一些关于中等户型设计的个人体会以及设计原则。

夫欲安居乐业,必先有其屋。拥有一套满意的住房是不少家庭为之奋斗的目标。在社会财富日益增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下,一大部分人们渴望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尤其是居住环境。这一部分人对高端户型渴望而不可及,这就形成了中等户型市场。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和人民银行于2004年5月13日颁布了《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规定:中套住房控制在80㎡左右。本文所说的中等户型为商品房80~100㎡左右的住宅户型。当代建筑住宅的设计,已脱离了国家的标准和规定的约束,向着更为人性化和舒适化的目标发展。我们进行户型设计的理念和依据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我们工作经验的积累,这一方面比较模糊。另一方面是来自地产商的市场需求,对户型的面积和指标要求明确,经过分析总结,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要求。

1户型设计要有灵活性

以满足住宅规范和面积指标为前提,在户型设计上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使住宅空间由“少到多”或由“多到少”既能满足少数人的使用需求同时又能更改成多数人使用的空间。因此在设计住宅户型时就要考虑户型的可变性,例如:一室户型变为两室户型或三室户型变为两室户型等,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不同需求。

2玄关的设置

玄关是过渡空间、是居家的起始点,同时完成了由外部到内部的空间转换,至此算是“登堂入室”了。玄关设置衣帽间或是鞋柜,以适应进出时换鞋,更衣等功能,玄关虽不起眼但在住宅中必不可少。增加住宅的私密性和舒适度。玄关的设置,既给居家带来一点含蓄内敛的隐约美,又能解决进门的简单收纳问题。

3功能分区

处理好各功能之间的关系,满足使用要求,能够动静分区,洁污分离是设计舒适、安全、健康户型的前提条件,同时又是评价户型经济性的标准。在满足各种功能分区合理的同时尽量做到减少交通面积,扩大室内空间的使用率,在相同建筑面积下,使购房者的“得房率”增加。交通面积综合利用。提高室内空间的有效使用面积。客厅与餐厅可分可合,但与主人房应互不打扰。厅与卧室强调方正的形状以及正南正北的朝向。居住者层次不同,审美意象和价值取向不同,对住宅的要求就不同,故此在住宅设计时,要求住宅面积布局能适应各种变异性和差异性。理性的住宅户型设计方法通常是将居住各功能空间之间通过流线形成连接,好比工厂流水线生产“零件”一般,个体就是其中被定式化的“零件”。功能空间存在“间隙”,具体表现为像门、门洞等的直接型转换,或是走道、门斗那样的间接型转化,本质上都是空间状态变换时产生的“间隙”。住宅流线连接着不同功能区域层次之间的私密、使用上的转换关系,多重流线会比单一流线在转换上形成更加多样化的经验。这种经验不仅表现在物理层面上,包括空间变换产生的空间经验,还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心理疏近的调节。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单一的流线的物理状态重复度过高,会造成个体对环境由于过度熟悉而产生的疲劳,长时间的出于心理疲劳状态,对于个体心里是一种强迫性的被动经验。因此,具有可能性的选择状态将会是缓解心理疲劳的积极方式。如果将完全自由(无限的可选择性)和完全束缚(无可选择性)作为两个极端,那么具有多重可选择性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这也是具有多重流线的住宅在实际使用中更会被个体接收的缘由。对于住宅(或是建筑物)而言,无限的自由是不可能的,同时流线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空间的浪费。住宅设计在保证各部分功能空间设置合理的基础上,尽可能设置1条以上的连接流线贯通整体或是局部、水平或是垂直都将会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4厨房布局合理

厨房、餐厅是户型设计的基本单位之一,是供住户进行炊事活动餐饮等活动的空间。厨房、餐厅的设计从侧面反映了住户的生活质量及社会地位,厨房、餐厅的设计可分可合,灵活多变。厨房应有直接对外的采光通风口,保证基本的操作需要和自然采光,通风换气,根据居住实态调查结果分析,90%以上的住户在炒菜时启动排油烟机,其它作业如煮饭、烧水等基本靠自然通风。因此厨房应有可通向室外并开启的门或窗以保证自然通风。厨房布置在套内近入口处,有利于管线布置及厨房垃圾清运,是套型达到洁污分离的重要保证,同时能够保证食材及生活垃圾的进出与餐厅应联系便捷、顺畅。减少对其它房间的干扰,餐厅可与起居室综合考虑设计。有条件时应做到餐厅的独立设计,提高设计质量及住户的生活水平。

5卫生间及窗的设计

5.1卫生间的布置通常有两种方式:洗漱与淋浴合用,这样可以节省空间但增加了相互的干扰;洗漱与淋浴分开,这样增加了房间的建筑面积,但减少了干扰,还有利于卫生间的其它洁具的布置,对于中等户型的住宅,设计两个卫生间偏多,设计一个卫生间位置与使用面积合理即可。

5.2窗的多样性

在进行户型设计时,应充分利用窗的多样性——角窗、落地窗等不同的开窗方式,来丰富室内空间,满足住户多视角接收外界环境的需求。利用落地窗的通透性,增加住户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创造具有良好舒适的居住空间。

6户型底层设计

在设计户型底层时,要充分考虑住户的心理需求,将底层从“交通空间,公共空间”中解放出来。可将底层架空,除出入口外,将其余空间重新规划,形成半室外的活动空间。从而可以加强邻里间的沟通和交流。还可将底层设计住户花园,在整体景观规划的条件下,以花阵、树丛为界,为底层住户营造出一块具有田园式风格的私有领地,提高了住户的生活品质,也丰富了住户的使用功能空间。

7结束语

户型设计是关系到建筑质量优劣的关键,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包括自然地理环境、规划以及住户使用方式等多种因素。希望通过设计者沟通协调能创造出既符合建筑学原理又符合市场需求的优秀户型。人们对住宅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大,对住宅功能与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设计和建造适应这种变化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和市场需求的理想化住宅,已成为设计师们深为关注并努力实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纪乾林,70㎡以下高层住宅户型设计实践[J]山西建筑,2010.01

[2]魏薇,刘阳.户型设计研究[J].工程与建设,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