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老年压疮患者预防性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神经科老年压疮患者预防性护理体会

刘敬红王海丽邢英欣陈钥毛铁英

大庆市人民医院黑龙江大庆163000

摘要:目的对神经科老年患者压疮的预防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结果对60例患者进行预防的工作之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压疮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压疮的发生率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发现老年患者压疮危险因素与压疮的具体症状,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缓解与治愈压疮,预防压疮的发生。

关键词:神经科老年患者;压疮;护理

压疮也叫褥疮,是人体局部组织由于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受阻,局部持续缺氧、缺血、营养不良而导致软组织溃烂与坏死。压疮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延长住院日,医疗花费明显加剧,给家庭经济带来负担。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老年患者60例老年患者,采取积极的预防性护理,有效降低了压疮的发生。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老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30例,观察组患者,男18例,女12例;对照组患者,男20例,女10例。全部患者脑出血7例,脑血栓12例,脑梗死2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

1.3压疮评估标准:正确评估压疮产生的危险因素是预防压疮的必要条件。对新入院的老年患者,进行有、无压疮风险因素的初步评估。对有压疮风险因素的从感觉、潮湿程度、活动程度、移动能力、营养状况、摩擦力和剪切力六方面进行评分,≥15分属于高度关注人群,加强预防压疮的宣教;≤14分有发生压疮的危险,属于高危人群,除加强宣教外,另建《压疮风险评估表》及患者翻身卡。患者评分7~14分,每周评估1次。4~7分,每周评分2次。1~3分每周评估3次。根据患者的压疮风险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病情变化时随时评估。

1.3.1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压疮认知水平,取得其积极配合:进行压疮相关知识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压疮的认知度。家属是患者最主要照顾者和社会支持来源。同患者及家属及时沟通,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确定患者健康教育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让家属及陪护人员真正地了解压疮及其危害性。使患者及家属引起足够的重视,调动其预防压疮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意识。

1.3.2责任护士对家属进行培训,提高家属护理能力:按照已经制定好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案有计划的进行。用图示法在图上标出患者采取不同体位时易发生压疮部位。不同卧位时肢体摆放及功能垫放置的位置。对导致压疮发生的原因、预防措施、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其明白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床铺整洁干燥、按时翻身、防止拖、拉等,对防止压疮的重要性。

1.3.3护理干预:护士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根据个体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方法。去除形成压疮的主要因素:①建立翻身卡,做好交接班。帮助患者采取正确卧位,避免身体局部长期受压,按时给患者翻身,1次/2h,观察皮肤的受压情况,必要时翻身1次/1h。翻身时要将患者的身体抬起,然后再移动位置,用力均匀适当,不能拉、扯。由于压疮多发生在骨隆突处,可在容易受压的骨隆突处贴如骶尾部、足跟、髋部等易发生压疮的地方,贴美皮康防压疮敷料,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和减压性、支撑性,同时可减少翻动时的摩擦。每3d更换1次,潮湿时,随时更换。患者必要时还可以应用气垫床。②保持患者局部皮肤清洁、干燥及床铺的平整、清洁无皱褶、无渣屑。大小便失禁的患者铺中单,便器应轻拿轻放,每次大小便后用温水擦洗并保持干燥,避免排泄废物刺激皮肤,单子有污物时应及时更换。③卧床患者应穿棉质、柔软的衣裤,出汗潮湿时,及时给患者擦洗更换。④改善机体营养状况,保持充分的营养支持,合理膳食。根据病情给患者每天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鸡蛋、新鲜的青菜、水果、坚果类等,增强抵抗力。必要时请营养科给予及时指导。

1.3.4心理护理:老年患者因有多种疾病常年卧床,活动减少,家属常年照顾,患者多有自卑、忧郁、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对患者的康复极为不利,护士应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情况,及时疏导不良情绪,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让家属明白亲人的关爱、积极的照顾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

1.3.5加强护士的责任心:加强教育,使护理人员认真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在护理工作中,提高护理人员对预防压疮重要性的认识,使护理人员增强责任感,并保证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从而大幅度提高压疮护理预防的有效性。

1.4评价指标

比较2组压疮的发生情况。压疮发生的判断标准:根据美国压疮顾问小组推荐的4级分期标准进行分期。分为淤血红润期、炎性侵润期、浅度溃烂期、坏死溃疡期。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珚±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压疮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压疮的发生率8.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压疮的发生是多种不良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压疮的高发部位:股骨大转子、骶尾部、坐骨粗隆、背脊部、足跟、外踝等。老年卧床患者皮肤弹性差,表皮细胞再生能力差,过去采用单纯的抗生素换药治疗效果不理想,部分患者长达几个月亦不能好转康复。因此,良好的护理是帮助压疮愈合或好转的重要环节。压疮的护理还需要注意:①体位调节:经常翻身是间歇性解除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的有效方法,亦是预防老年卧床患者压疮的关键措施。舒适的卧位对压疮的预防恢复有重要意义,对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床头抬高应<30°(因床头抬高超过45°患者容易滑动,从而增加骶尾部摩擦力诱发压疮),姿势以侧卧位为宜。护士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温度等有无异常改变,尤其对压疮的高发部位应特别注意。②增强血液循环: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的四肢关节进行按摩以增强组织血供,同时用手掌大小鱼际处紧贴局部受压处皮肤轻柔的进行按摩。

综上所述,老年患者压疮的护理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采取预防性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家属对压疮的认知度,提高家属对患者的护理能力。在护理人员和患者及家属共同不懈努力,对老年患者采取压疮预防性护理,有效的降低老年压疮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质量持续改进在脑卒中患者压疮预防中的作用[J].卢少贞.中国当代医药.2015(09)

[2]创伤骨科患者全方位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席桂梅.中国实用医药.2015(15)

[3]压疮患者护理的研究进展[J].吴丹.中国实用医药.20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