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联合黄葵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缬沙坦联合黄葵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

康伟平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116022

摘要:目的分析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使用缬沙坦+黄葵联合治疗后的效果。方法于2014.1-2016.1期间选取我院确诊为肾小球肾炎的9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治疗药物不同将其分为A、B两组各45例,对A组患者单纯给予缬沙坦治疗,而B组患者在A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葵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功能情况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尿蛋白定量、血肌酐与收缩压情况对比均无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下降幅度更为明显,均接近正常值,A组效果一般(P<0.05);临床疗效A组86.67%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B组患者的97.78%,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缬沙坦联合黄葵可有效减轻慢性肾小球肾炎中蛋白尿的症状,达到满意治疗效果,对促进肾功能恢复与缓解病情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纳入。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缬沙坦;黄葵;联合;疗效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因机体免疫系统异常导致肾小球功能障碍引发的慢性炎症,临床最突出的表现为“三多一少”,即高血压、高水肿、高脂血症与低蛋白血症,常发生于40岁以上中年男性[1]。据有关资料调查显示,我国肾病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从2010年的4.3%发展至2015年的11.9%,而慢性肾炎作为肾病中常见的一类疾病,形式更为严峻[2]。对此,临床医学一直采用缬沙坦等抑制炎症的药物治疗,但并未达到期望的效果,经国内外多名学者研究发现,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有效降低了肾脏损伤程度,疗效良好,作者对此进行深入探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1-2016.1期间确诊为肾小球肾炎的90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观察对象,将90例患者按治疗药物不同分为A、B两组各45例,单纯使用缬沙坦的A组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14例,年龄41~68岁,平均年龄(53.5±6.2)岁,病程均在(3.5±2.5)年;采用缬沙坦联合黄葵治疗的B组患者中男性有35例,女性10例,年龄43~70岁,平均年龄(54.5±5.8)岁,病程均在(4.2±1.8)年。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纳入标准:本次所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慢性肾炎制定的诊断标准;均伴有高血压、水肿等症状,尿化验显示异常;肾功能检查异常;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参加本次科研;

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衰竭障碍患者;伴有恶性肿瘤疾病;精神障碍或入院2个月服用过其他慢性肾炎药物治疗。

1.2方法

给予A组患者缬沙坦胶囊(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规格:80mg/粒批号:国药准字H20040217)1次/d,每次80mg,可在进餐或空腹时口服,建议每日在规定时间内服药。

B组患者在A组服药的基础上加服黄葵胶囊(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格:0.5g/粒批号:国药准字Z19990040),5粒/次,每日于早中晚各服用1次。

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定量、血肌酐与收缩压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效果,以临床症状为评判标准,显效:尿蛋白检查阴性,水肿、血压情况均有明显好转。有效:尿蛋白检查结果减少,水肿、血压有好转迹象。无效:治疗后无任何效果。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尿常规检查与血压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定量、血肌酐与收缩压情况,治疗前所有指标均无意义(P>0.05);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有所降低,但相比之下,B组患者下降程度更为明显,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肾脏作为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之一,它主要功能是生成尿液,排除体内的产生的毒素与废物,同时在重吸收功能的作用下又能保留住对人体有用成分,肾脏的这种功能既维持了内环境稳定,又可促使新陈代谢正常运行[3]。而一旦发生炎症,会导致患者体内流失大量营养物质,出现消瘦、少尿,水钠潴留、高血压等现象。传统的治疗方式一直是控制血压,抑制炎症为主,没有全方位考虑病情,在多名学者的实验研究后发现,缬沙坦作为临床常规治疗高血压的西药,配合中药黄葵胶囊,黄葵胶囊是一种中成药,以黄蜀葵花为主要成分,其具有清利湿热、疏通经络、解毒消肿、活血化瘀之功效,有关研究实验表明,该药也起到抗炎抗菌作用,消除循环系统免疫符合,降低蛋白尿,从而保护肾小球与肾管功能[4-5]。

本文通过对比治疗前后尿化验与血压情况发现,治疗前各项指标对比均无意义,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后,两组患者也出现不同的指标,虽治疗后均有所下降,但相比A组患者,B组效果更好,下降幅度更大,恢复更明显,可见使用黄葵胶囊可有效控制蛋白尿增长,降低血肌酐与血压,缓解临床症状;对比用药后疗效A组患者86.67%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B组患者的97.78%,差异显著(P<0.05),这一结论提示使用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后,有效控制肾炎病情的发展,减轻病情恶化,在症状控制与临床疗效上有一定的优势,与上述学者研究相符。

综上所述,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在控制血压的基础上也要防止蛋白尿的过度增长,采用缬沙坦联合黄葵,可有效缓解病情,效果满意,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瑞娟,周杨,张晓群等.黄葵胶囊联合骨化三醇对IgA肾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14(4):352-353.

[2]李鹏飞,黄成,李丽阳等.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7):100-101.

[3]曾文新.自拟肾炎方配合缬沙坦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4,36(5):463-464.

[4]雷红英.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1):60-61.

[5]张建军,袁劲.缬沙坦联合黄葵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34(7):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