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压疮潜在发生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手术室压疮潜在发生因素分析

陈晨

天津市红桥医院天津300131

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手术室压疮的潜在发生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所收治的140例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所选患者临床均给予手术室压疮预防护理措施,对患者手术室压疮的发生几率展开探究。结果在本文选取的140例患者中,术后经临床专业护士对患者的皮肤状态进行再次检测,未发现有患者出现皮肤压疮症状,也未有患者出现皮肤过敏现象,对此,无患者发生手术室压疮症状。结论针对患者提前做好手术室压疮预防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压疮现象的发生,使患者术后预后得到有效保障。

关键词:手术室;压疮;发生因素

手术室属于医院内部治疗的特殊场所,也是重点场所。在近几年手术治疗方式的不断创新下,手术的繁琐步骤已越来越多,这使得手术时间也不被延长,进一步增加了手术室压疮的发生几率[1]。据不完全统计,根据不同的手术治疗类型,手术室中发生压疮几率已高达10.20%~16.80%,给手术质量带来了极大影响,使得患者术后需经过长时间的康复阶段。对此,为改善这一问题,本文针对手术室患者给予手术室压疮预防护理措施,并对患者的临床压疮发生状况展开分析与探讨,现将详细医学报告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所收治的140例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经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得出,所选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人数比例为73/67例,患者年龄层次分布在38~75岁。患者手术类型包括:妇产科手术(剖宫产、子宫全切、子宫次切)、外科阑尾、开腹胆囊、疝气、四肢骨折、腰椎内固定术。所有患者在手术进行前均进行了皮肤检查,确认无任何压疮症状,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均在4~6小时。患者选取排除标准:患者患有相关皮肤疾病、术前检查发现压疮、患有恶性肿瘤、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等患者。对此,所选患者临床资料均符合本文研究标准。

1.2方法

所选患者临床均给予手术室压疮预防护理措施,主要护理内容包括如下:

(1)术前评估

是患者手术进行前1天,护理人员可到病房对即将进行手术的患者进行访视,对患者的体重、身体素质、皮肤状态、过往皮肤过敏史进行检测与询问,并对患者的疾病类型进行评估,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尽可能做到准确预估,最后对患者的皮肤所属类型、身体营养水平、术前用药类型、皮肤伤口状况等进行细致评估,将各个评估数据作为手术室压疮预防护理方案的制定依据。

(2)体位正确指导

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需为患者选取合适的体位垫,对手术治疗一切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保障患者体位的舒适度。对行仰卧位姿势进行手术的患者,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骶尾部、头颈部、足跟等部位做好保护,可在头部下垫上柔软舒适的枕头。对侧卧位进行手术的患者,护理人员需注意患者侧面挤压部位的耳朵、肩膀、膝关节外侧等部位因长时间挤压造成的组织血液循环障碍问题,可在膝盖之间垫上软枕,对耳廓部位用软枕铺垫,减少挤压现象。

(3)做好皮肤干燥处理

在手术进行前,对手术室内的温度与湿度进行合理调整,在手术进行时为患者做好保暖措施,对患者留置相应的导尿管,并在术中时刻观察手术进行状况,对手术治疗过程出现的血液渗出做到及时吸净处理,减少皮肤的潮湿,并使皮肤表层尽量保持干燥,防止因局部皮肤潮湿引起压疮。

(4)规范完成各个护理操作

手术进行前做好全面的双手消毒工作,并由专业的护士人员对手术室护士的无菌巾铺设做好监督,确保手术巾铺设平整无折痕。根据患者手术切口部位,对相应的部位放置接液袋,在冲洗液溢出时能够及时流入袋中,避免对皮肤造成刺激。对手术前的各个麻醉操作,需在皮肤消毒液完全干燥后再指导患者平躺,防止皮肤因消毒液未干燥造成皮肤潮湿与挤压,是手术进行前,对各个引流管进行严格检查,避免发生导管堵塞问题。

2.结果

在本文选取的140例患者中,术后经临床专业护士对患者的皮肤状态进行再次检测,未发现有患者出现皮肤压疮症状,也未有患者出现皮肤过敏现象,对此,无患者发生手术室压疮症状。

3.讨论

压疮的诱发因素十分复杂,但其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病理机制也较为简单,是由于身体皮肤组织出现长时间的挤压造成的循环障碍,临床表现主要有皮肤破溃、皮肤组织坏死等症状。压疮在临床中多发于手术治疗期间,并且对临床手术质量会带来一定影响,给患者的术后疗效造成干扰。总结以往临床诊治经验,手术室发生压疮的潜在因素主要包括如下:

(1)手术室护士不够重视

大多数护士在开展手术室护理工作时,都会将护理重点放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对手术过程的各个临时需求做好及时辅助,只有极少部分护士会对术中压疮做到周全护理,大部分护士都未意识到如何去避免与预防压疮的发生,对患者各个体位所需做好的压疮防护措施也未做到完全重视,导致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各个皮肤组织未收到相应保护,增加了压疮的发生风险[2]。

(2)术前评估不足

手术室压疮的各个护理措施是基于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评估的前提下所开展,若护士人员在手术进行前未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术前评估或评估不足,则会导致手术室的各个压疮发生风险无法得到相应保障,护理工作也难以全面开展。部分患者因疾病特殊其在术前会服用相关类固醇药物,同时抗生素药物也极易引发压疮现象。还有一些患者,因自身体重>75kg,其在经过长时间的手术治疗时,会因自身体因素造成脂肪组织长期挤压,皮肤血液循环无法正常进行,导致皮肤长时间处于缺氧状态,也极易引发压疮现象。若护士人员在开展手术室护理工作前忽视了对患者的全面评估,则会使得护理工作无法得到全面开展[3]。

(3)护士人员操作因素

该因素属于人为因素,护理人员在应用无菌巾时若未将巾面进行平整铺开,无菌巾出现褶皱,使得皮肤表面出现受力不均匀。在麻醉环节上,护士所使用的麻醉药物会给患者植物神经造成抑制,使得血管发生扩张,而一旦出现该症状,则会使得患者血压水平过低,皮肤组织的血液循环变慢,皮肤组织常时间处于缺氧症状,最终发生了压疮现象。此外,还有部分患者会受麻醉药物影响出现低氧血症症状,该药物会导致患者对外界的压力及皮肤组织的刺激出现低敏感状态,还有部分血管收缩类药物也会在使用后使得血管组织发生收缩,使得皮肤组织长时间缺氧,供血不足,引发临床压疮的发生[4]。

(4)手术时间过长

从以往临床诊治经验可以明显发生,手术时间长的患者相较于手术时间段的患者其临床有着更高的压疮发生几率,并且,有多位医学专家曾提出,当一例手术时间大于4小时时,其压疮的发生几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高,因此,术前合理的时间评估对于预防压疮的发生来说有着重要意义[5]。

(5)术中皮肤未做到干燥护理

按照常规的手术治疗来说,在手术进行前,医生普遍需对手术部位做好三遍常规消毒,而在消毒过程中应用消毒剂时,消毒剂液体会顺着皮肤流到挤压部位,使得挤压组织出现潮湿,此时若护理人员未及时擦净,则会极大几率的诱发压疮的发生。在手术部位冲洗环节中,若在冲洗后护理人员未及时将冲洗液进行吸净,流至皮肤挤压部位,也会导致皮肤长时间处于湿润状态下,容易导致压疮的发生。

(6)体温过低

手术室内普遍会配备空气层流净化设备,该设备会加快手术室内的空气流速,使得患者在这样的环境下无法保持身体热量,加快了身体热量的散发。此外,手术过程中消毒液的使用也会加快患者身体热量的挥发,使得患者体温长期处于过低状态,再加之患者长时间处于同一个姿势接受手术,因此血液循环速度会逐渐减慢,皮肤组织长时间受到挤压,出现局部工学不足,皮肤长期发生缺氧,容易发生压疮现象。

由此可得出,手术室压疮的潜在发生因素十分复杂,这需要护理人员对压疮的各个诱发因素加以重视,并强化术前评估,对患者的个人病情和身体素质做到整体衡量,从而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护理方案。综上所述,针对患者提前做好手术室压疮预防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压疮现象的发生,使患者术后预后得到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陆琴,王丽.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以及护理对策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1(07):230-231.

[2]张穗,王婷,黄媛,周黎.手术室访视单在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5,29(09):701-704.

[3]周丽芳,彭丽春,邱瑜,王芸,刘雪梅,黄娅萍,王芳.自制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在术中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01):161+163.

[4]焦春红.手术患者压疮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的护理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23(05):3-5.

[5]周利萍,易景娜,刘东英.术中压疮护理单在手术室压疮高危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4):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