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王艳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王艳凤

王艳凤

齐齐哈尔市昂昂溪精神病人疗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31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分析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通过综合分析90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问题及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得到了人性化全方位的护理。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利于患者康复,临床上值得推广。

关键词: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体会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linicalcharacteristicsofsenilementaldisorders,andanalyzetheeffectofhighqualitynursingandroutinenursinginclinicalnursing.Methods:thenursingproblemsandcharacteristicsof90elderlypatientswithmentaldisorderswereanalyzedcomprehensively,andthecorrespondingnursingmeasureswereputforward.Results:theelderlypatientswithmentaldisordersreceivedhumanisticandcomprehensivenursing.Conclusion:thehighqualitynursingservicehasbetternursingcurativeeffect,isadvantageoustothepatientrecovery,isworthpromotingintheclinical.

Keywords:elderlymentaldisorders;patients;nursingexperience.

前言:

伴随这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医疗技术的日益先进,人们的寿命也得以延长,随之而来的老年化日益严峻,其中患有老年性精神障碍的患者也逐年增多,已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造成很大影响。对于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因其特殊的意识、认知心理和生理特点,在加强对老年患者常规基础护理、生活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同时,更要注重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安全护理。老年性精神障碍一般发生在老年期(通常65岁以上),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疾病,俗称老年痴呆症。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大多存在程度不同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护理过程中的任何一点疏忽,都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加上年老体弱、反应迟缓、骨质疏松,很容易跌倒引起并发症而影响康复。现以我院收治的90例精神障碍患者的作为研究资料,探讨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的护理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以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90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为临床研究资料。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45例,男性20例,女性25例,老年痴呆患者18例,糖尿病致精神障碍患者8例,中风至精神障碍患者5例,癫痫致精神障碍患者7例,脑血管病致精神障碍患者7例并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45例,男性23例,女性22例,老年痴呆患者25例,糖尿病致精神障碍患者8例,中风至精神障碍患者4例,癫痫致精神障碍患者4例,脑血管病致精神障碍患者4例采用优质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因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因生理机能下降、心理认知和意识模糊,感觉和运动功能失去协调,整体生活适应能力较低,需要护理人员的大力协助,才能避免和降低意外的发生。而护理人员常常因为工作人员少,基础护理工作繁忙等客观原因,可能忽视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潜在风险。同时由于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各器官机能逐渐退化,反应迟钝,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加上心理改变和药物的一些不良反应,患者多数具有反应不敏感、步态不稳、协调能力差及咀嚼吞咽困难等特点,一旦护理过程中有丝毫的疏忽,不仅对患者及家属造成痛苦,而且对医院的声誉带来负面影响。

1.2基本方法

采用《老年生活质量调查内容和评价标准建议(草案)》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老年生活质量评价。两组患者在住院前以及出院后一周分别进行一次测定。并将90位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5人。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常规的护理方式,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干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方式。对每个患者的主要精神症状、易发生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对每个患者的主要精神症状、易发生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要选择合适的食物,保持营养的平衡,适当限制热量的摄入,食物应该含有足够的优质蛋白、低脂肪、低糖、低盐、高维生素和适量的含钙、铁。同时食物加工应细、松、软,给牙齿咀嚼机会,既要保证营养,又要便于消化。还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进餐环境,清洁的餐具,督促或协助患者饭前洗手,并安排好座位,维持好秩序。

针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特点,需要加强老年患者的精神护理和基础护理两方面。护理人员要了解掌握病史,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分析可能发生的意外,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和意外事件的发生。还可以通过培训来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形成预防为主、预防在先的思想。平时对病房要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收集危险物品,如:刀、剪、绳、钥匙、手表、皮带、打火机、手提袋等物品,并严格保管。同时,有些神障碍患者多疑敏感,易激惹,常有冲动表现。要及时发现这种异常倾向,及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以免伤及自己和他人。同时要对褥疮、消化系统并发症等常见的老年病进行预防。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导致全身血液循环不流畅,容易形成褥疮,并且他们长期不运动,外加老年人消化系统本身较之年轻人来说不发达,因此如果经常食用一些难以消化的东西很容易引起消化系统疾病。要对老年人进行心理护理。大多数老年患者都有陌生、孤独和恐惧的精神顾虑。护理人员首先应以和蔼可亲的态度热情接待,多给他们关心照顾,减少患者的恐惧陌生和不安全感,以此来减少老年患者的心理压力。

2.结果

经过实验,干预组整体在出院时的恢复状况比入院时上升了7个百分点,而对照组相较于入院时仅仅上升了3个百分点。通过对比出院时患者整体的恢复状况可以看出,进行了优质护理的干预组的整体恢复效果远高于采用一般护理的对照组,说明优质护理具有一定的护理疗效,对于患有精神障碍的老年患者更是需要。

3.讨论

经过调查以及对老年人进行临床护理后,我发现,对待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应当细心,仔细的注意他们的平时习惯,然后结合他们自身的生活习惯来进行护理,同时要耐心的对待自己的护理对象,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以及精神状况随时进行调整。在饮食方面也要多为注意,不可选用难以咀嚼或者消化的食物,以免增加被护理者的消化负担,同时要与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适当的交流,不可放任其自己一人。经过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最后结果的对比,能够明显的得到,当患者进行了优质护理之后,生活质量会以及整个人的精神状态要比不进行护理的那部分要好许多。我国如今已逐步迈向人口老龄化社会。近年来,我院收治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不断增加,我们深感做好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责任大、任务重。通过进行实验论证后我们也逐渐的探索出了适合我院老年人精神障碍患者的专门的护理措施。但我院还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并培养护理人员的医德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努力为患者打造一个更加温暖的医院环境。并提出相应的优质护理的理念。所谓的优质护理服务就是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在基础护理基础上,对患者的心理、生理、症状等的综合护理服务,平时多学习交流,增加自己的专业护理水准,提升护理品质。能够针对性的解决患者的需求,提升临床护理效率。而目前临床护理多停留在常规护理上,老年患者作为特殊的患者群体,更需要特殊的护理方式,积极转变护理理念,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加强对患者心理、生理、生活等多方面综合护理才能利于患者康复,建立和谐的医患氛围。

参考文献:

[1]傅荷莲.优质护理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2.22(124-125).

[2]翟艳荣.老年精神障碍临床特点与治疗探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3(12-13).

[3]陈秋香.127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措施及体会[J].中国实习用医药.2009.08(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