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教学在神经病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案例分析教学在神经病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赵维纳付雪莲贺梦菲孙丽

1.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2.牡丹江医学院在读研究生

摘要:目的:分析在神经病学的实践教学之中应用案例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方法:选择对象为2016年08月份到2017年08月份在我院神经内科实习的本科生88名,依据教学方式实施差异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一组44名,参照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研究组则应用案例分析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观察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对实践教学的满意度97.27%相较于参照组的77.27%明显要高,组间对比以后显示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案例分析的教学比较重视调动学生参与性和主动性,使得学生了解案例分析实践中学习缺陷与不足,提升学生临床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案例分析;神经病学;实践教学

案例分析的教学模式是源自PBL的教学模式以及CBL的教学模式,PBL的教学模式吧病例作为先导,把问题作为基础,把学生作为主体、把教师作为主导,是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CBL的教学模式是将有代表性或是典型案例当作教学的案例,组织学生去搜集相关的资料,进行讨论,然后指定一个治疗的方案。案例分析的教学模式是结合力CBL、与PBL两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认识特定病例基础上,经查询资料做出正确处理与判断。本次研究把2016年08月份到2017年08月份在我院神经内科实习的本科生88名作为对象,探究了在神经病学的实践教学之中应用案例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现将本次研究进行以下的总结:

1.研究资料和方法

1.1研究的资料

选择对象为2016年08月份到2017年08月份在我院神经内科实习的本科生88名,依据教学方式实施差异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一组44名,参照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研究组则应用案例分析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参照组中有24名男性,20名女性;年龄是23岁-28岁,均值是(25±1.05)岁。在研究组中有25名男性,19名女性;年龄是22岁-28岁,均值是(24±1.14)岁。两组实习生基础资料在比较以后缺乏显著的差异,P>0.05,可比较。

1.2教学的方法

全部学生都通过同一个助教或是讲师来指导,助教需要有超过三年教学的经验,而讲师应具备超过五年的经验,并且需要熟悉CBL与PBL教学的方法。,参照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研究组则应用案例分析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1.2.1教学的过程

我院内科的典型案例包含急性髓炎、急性脑出血、帕金森氏病以及短暂性的脑缺血发作等,把脑出血作为例子,教师选取了已故的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急性的脑出血患者,对患者背景进行了解,制作幻灯片,同时在案例完成以后,对急性的脑出血病理生理的特征、脑出血的特点以及神经解剖等进行介绍,同时播放脑出血的影像资料,对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进行介绍。经典型的病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医院住院患者之中选择一些患者当作临床实践的对象,通过学生在临床住院的患者之中选取急性脑出血的患者,收集患者病史资料,与患者辅助化验、影像学的结果以及神经系统的查体等相结合,提出相应的治疗意见与诊断建议,同时给出病例分析的报告,通过教师来评价。此外,需要在教师引导下组织学生讨论脑出血诊治的过程,主要包含脑出血的发生部位、发病诱因以及病理生理的过程等,然后对诊治过程的困难进行总结。

1.3效果的评价

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对学生实践教学满意度进行评估,主要包含有没有提升医患沟通的能力、有没有提升临床的思维能力、有没有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没有提升患者学习的积极性,每一项问题分成十分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三个部分。

1.4数据统计的方式

本次实验所得数据经SPSS19.0的数据分析统计软件处理、分析,通过例数/n、百分率/%描述计数的资料,通过标准差±的平均数()描述计量的资料,并且计数资料经卡方来检验,计量资料经t来检验,将α为0.05当作具体检验的标准,如果研究所得数据进行比对以后,数据之间差异较为显著,通过P<0.05表示,即数据间对比有统计的意义。

2.结果

参照组中有14名学生为十分满意,20名学生为基本满意,10名学生为不满意,学生对于实践教学满意度为77.27%;研究组中有24名学生为十分满意,19名学生为基本满意,1名学生为不满意,学生对于实践教学满意度为97.27%;研究组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满意度97.27%相较于参照组的77.27%明显要高,组间对比以后显示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

3.讨论

在临床上,神经病学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学科,其涉及到神经影像学、神经解剖以及病理生理等学科,在神经病学的诊断中,需要医生先定位,然后定性,这无疑为临床实习生提出高要求[1]。再加上,神经病学的内容比较复杂,其难于理解、神经传导与走行抽象等,导致实践课的教学难度加大。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时,主要是与教学大纲相结合,对临床病例进行分析,虽然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理论知识,但是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极为不利[2]。

而在临床实践的教学中应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对学生临床的思维方式进行培养,提升医患沟通的技巧,提升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通常案例分析的教学模式需要选取相应的案例,根据典型案例来教学,将病理理论的知识告知学生,使得学生了解病例特点,再经辅助检查与收集病史等方式,对疾病进行诊断,然后制定相应的计划书[3]。本次研究中显示,研究组患者对实践教学的满意度97.27%相较于参照组的77.27%明显要高,组间对比以后显示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

综上,案例分析的教学比较重视调动学生参与性和主动性,使得学生了解案例分析实践中学习缺陷与不足,提升学生临床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硕,马燕,翟志永.基于临床路径的案例教学法在神经病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8(27):126-129.

[2]王禹,赵宏,隋欣.研讨式五步教学法联合案例式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16):2097-2098.

[3]王洪权,崔其福,赵伟丽.基础知识与CBL教学法对神经内科临床实习学生能力提高的不同影响[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3(13):25-26.

注:基金项目:牡丹江医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Y201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