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临床分析

高军

高军

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儿科天津3018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临床相关情况。方法:将2015年-2017年收治的川崎病的患儿11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患儿35例,对患儿的基本资料,治疗情况,冠状动脉损害患儿与无冠状动脉损害患儿治疗,单因素分析。结果:冠状动脉损害与无冠状动脉损害患儿年龄、性别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比较发热时间,Na+,ALB,PLT指标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丙种球蛋白敏感型与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发生冠状动脉损害几率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发热时间长,血清白蛋白及血钠水平下降,血小板增加是引发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高危因素。同时患儿对丙种球蛋白无反应的患儿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较高。临床应提高晶体,避免患儿损害严重。

关键词: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临床分析

川崎病是一种发生于儿童阶段的血管炎性综合征,目前临床对于其发病机制尚无统一概论,患儿临床表现主要为持续性高热,黏膜有充血现象,皮肤出现皮疹,淋巴结肿大等。而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害是引起临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发症,所以加强对其研究,降低冠状动脉的损伤对临床患儿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临床相关情况,将2015年-2017年收治的川崎病的患儿11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患儿35例,现将研究资料整理并作如下的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将2015年-2017年收治的川崎病的患儿11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78例,占66.1%;女性患儿40例,占33.9%;患儿年龄2个月到10岁,平均年龄(2.89±1.27)岁;其中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患儿35例,对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患儿的基本资料进行收集做回顾性分析。

1.2诊断标准

1.2.1川崎病诊断标准:川崎病诊断依据日本2004年疾病标准进行判定,包括5项临床症状,①口腔唇部,典型杨梅舌,唇部有充血且有皲裂发生,口腔黏膜明显的弥漫性充血。②眼部,眼睛结膜充血,但是没有化脓现象。③皮肤状态,有多形态皮疹。④颈部,淋巴结有肿大情况。⑤四肢,急性期掌趾红斑、手足硬肿,恢复期指趾端膜状脱皮。以上5项临床症状发生4项及以上并伴有5天及以上的持续发热或者以上5项临床症状发生少于4项,但是冠状动脉扩张或形成冠状动脉瘤并伴有5天及以上的持续发热即可判定为川崎病。

1.2.2冠状动脉损害诊断标准:进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查结果主要针对患儿的冠状动脉情况进行诊断,患儿年龄3岁以下,冠脉内径应小于2.5mm;患儿年龄3岁-9岁,冠脉内径应小于3mm;患儿年龄9岁-14岁,冠脉内径应小于3.5mm;当冠状动脉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超过正常指标,小于4mm判定为冠脉扩张;当冠状动脉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超过4mm,小于等于8mm判定为冠脉瘤;当冠状动脉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超过8mm判定为巨大冠脉瘤。

1.3方法

对患儿的基本资料,治疗情况,冠状动脉损害患儿与无冠状动脉损害患儿治疗,单因素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冠状动脉损害与无冠状动脉损害患儿基本资料比较

冠状动脉损害发生患儿35例,其中男性患儿22例,占62.86%;女性患儿13例,占37.14%;年龄小于2岁10例,占28.57%;年龄超过2岁25例,占71.43%。无冠状动脉损害发生患儿83例,其中男性患儿56例,占67.47%;女性患儿27例,占32.53%;年龄小于2岁33例,占39.76%;年龄超过2岁50例,占60.24。两组患儿年龄、性别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2.2冠状动脉损害与无冠状动脉损害患儿疾病相关资料比较

冠状动脉损害发生患儿N%(64.11±14.29),HGB(109.87±11.28),PLT(406.29±136.27),CRP(84.11±38.29),ESR(43.98±16.58),ALB(25.59±5.82),Na(126.11±12.36),发热时间(12.15±3.14);无冠状动脉损害发生患N%(65.09±13.87),HGB(106.71±11.04),PLT(370.26±119.85),CRP(64.29±25.41),ESR(44.15±15.87),ALB(31.86±6.82),Na(136.72±10.81),发热时间(8.11±2.13);两组比较发热时间,Na+,ALB,PLT指标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发热时间长,血清白蛋白及血钠水平下降,血小板增加是引发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高危因素。

2.3丙种球蛋白敏感型与无反应型冠状动脉损害患儿发病情况比较

本次118例患儿,丙种球蛋白敏感型110例,其中发生冠状动脉损害29例,占26.36%;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8例,其中发生冠状动脉损害6例,占75%;丙种球蛋白敏感型与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发生冠状动脉损害几率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川崎病是一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主要发病人群为儿童,发病后对患儿的全身中小血管都会累及,其主要的发病危害是引发冠状动脉的病变而引发心脏病,造成临床死亡。冠状动脉损害是川崎病主要的死亡原因及并发症,所以积极寻找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的高危因素,对儿科医师估测病情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

川崎病患儿在发病的急性期,血象实验室检查会出现血小板计数增加,这主要是疾病发生后,由于外源性超抗原导致免疫出现异常,造成一定的血管的内皮损伤,继而激活血小板,血小板发生聚集,血小板生成素的提高;同时机体释放出血管活性物质,从而使血管的通透性提高,使免疫复合物沉积到血管内皮下,所以在川崎病在发病的急性期会出现多种并发症,持续的高热,并且随着时间不断加重。我国相关学者认为患儿发热的时间超过10天是冠状动脉损害的高危因素。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冠状动脉损害与无冠状动脉损害患儿年龄、性别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比较发热时间,Na+,ALB,PLT指标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发热时间长,血清白蛋白及血钠水平下降,血小板增加是引发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高危因素。同时患儿对丙种球蛋白无反应的患儿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较高。与临床相关研究比较基本相同。

参考文献:

[1]丘世飏,黄大毛,冷如意,易斌.川崎病患儿血清肌钙蛋白Ⅰ和C-反应蛋白检测的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04:551-553.

[2]安娜,石瑄,孙东明,湛要五,贾浩,杨华,李晨.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患儿血清MMP-9、AECA、ANCA水平变化[J].山东医药,2017,(09):80-81.

[3]邓永超,王勋,唐喜春,黄彩芝,杨娟,莫丽亚.儿童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5,09:927-931

[4]李焰,王献民,柳颐龄,石坤,杨艳峰,郭永宏.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2,12:938-941.

[5]徐梅英,潘家华,李晓红,杨春芳.儿童川崎病冠脉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J].安徽医药,2014,(06):1109-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