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外周血CD4+T细胞和CD4+/CD8+比值的变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艾滋病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外周血CD4+T细胞和CD4+/CD8+比值的变化

李晓珍唐家玉李艳黎阳

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524037

摘要:目的分析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前后艾滋病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T与CD4+/CD8+水平。方法随机抽取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共有40例作为研究组,全部患者均给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同时选取健康者共有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T与CD4+/CD8+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T与CD4+/CD8+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T与CD4+/CD8+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随时间延长逐渐增长。结论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艾滋病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T与CD4+/CD8+水平能有效改善,逐渐恢复患者的免疫功能。

关键词:CD4+T;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D4+/CD8+;艾滋病;淋巴细胞亚群

艾滋病是指因感染HIV病毒导致的疾病,该病在我国的发生率逐年增长,HIV病毒种类数较高[1],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病毒会作用于机体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T,破坏患者的免疫系统[2],CD4+T水平的高低同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3]。为了分析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前后艾滋病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T与CD4+/CD8+水平,本文随机抽取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共有40例展开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共有40例作为研究组,纳入标准:(1)全部患者既往均没有采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2)患者年龄>18岁;(3)对治疗用药无过敏反应。同时选取健康者共有30例作为对照组。在研究组中,共有男25例,女15例;患者的年龄19至66岁,平均(40.02±6.39)岁。在对照组中,共有男18例,女12例;患者的年龄19至68岁,平均(41.57±9.11)岁,两组一般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较高的可比性。

1.2方法

研究组患者均给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拉米夫定片和齐多夫定片联合治疗,拉米夫定片100mg/次、1次/d,齐多夫定片600mg/d,分次服用(在清醒时每4小时服100mg)。

分别采集研究对象的空腹静脉血液,通过贝克曼公司的FC500流式细胞仪检测,并比较对照组、研究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T与CD4+/CD8+水平。

1.5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处理和分析,对CD4+T等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实施t检验,将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T与CD4+/CD8+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T与CD4+/CD8+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CD4+/CD8+水平随时间延长逐渐增长,详见表1。

3讨论

以往文献研究发现,艾滋病患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比例同机体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T与CD4+/CD8+水平存在明显的负向相关性[4],通过该指标可评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在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T与CD4+/CD8+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T与CD4+/CD8+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CD4+/CD8+水平随时间延长逐渐增长,这和江河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由此可知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艾滋病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T与CD4+/CD8+水平能有效改善,免疫系统的平衡性提高,逐渐激活并恢复患者的免疫功能[6]。但是,在本研究中观察的时间为18个月,今后可延长观察时间,探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T与CD4+/CD8+水平的长期影响。

综上所述,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艾滋病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T与CD4+/CD8+水平能有效改善,逐渐恢复患者的免疫功能。

参考文献:

[1]龙翠芳.贵州矿产区艾滋病疫情调查研究——以铜仁市万山区为例[J].医学与哲学,2015,36(23):41-44.

[2]邓玲,刘中夫,张石则等.四川省凉山州2008-2013年艾滋病患者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5,36(6):569-575.

[3]刘颖,邹雯,董继鹏等.817例艾滋病病性、病位以及证型演变规律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C].//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换届暨第九次学术会论文集.2013:59-64.

[4]莫让辉.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治疗进展[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2(9):136-138.

[5]江河,朱秋映,蓝光华等.广西壮族自治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CD4+T淋巴细胞动态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5,36(10):1125-1128.

[6]周更生,苏玲,杨洪等.四川省艾滋病免疫细胞表型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及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6,32(9):925-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