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的作用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的作用观察

肖俊兰

湖南省临澧县中医医院湖南常德415200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70例并发院内感染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在抗菌药物运用中不采取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抗菌药物运用中采取临床药师干预策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住院时间、抗菌药物运用不合理现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菌药物运用不合理现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中,必须要重视临床药师的作用,方可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临床药师;抗菌药物;管理;作用

我院为了保证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加强临床药师的地位,以临床药师的专业知识,对医生与护士进行培训,从而提高其抗菌药物使用能力,最大程度地保证使用合理性与有效性[1]。为了进一步研究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管理中的地位。笔者选取我院相关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70例并发院内感染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本次选取的患者相对全面,骨外科、普通外科、消化内科等均有涉及。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18岁,且无认知障碍与精神疾病。排除标准:(1)在患者入院之前,已经存在感染现象;(2)恶性肿瘤患者;(3)重要脏器严重疾病或者功能不全者。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43.82±4.51)岁;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18~79岁,平均年龄(43.27±4.21)岁。所以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对其实施常规检查,并且采取对症治疗。对照组在该基础上基于常规的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方案基本一致,但是在抗菌药物使用前,进行临床药师干预。其主要内容有:(1)在患者入院后,临床药师就患者病情进行了解,并且与主治医生进行沟通,同时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用药史,过敏史以及抗菌药物使用等状况;(2)临床药师必须要全面的参与到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同时查阅相关文献,根据患者的个体状况,提出指导性意见;(3)临床药师,对于一些疑难重症患者的用药状况,必须要进行积极干预。对于其中的一些不合理使用状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及时与主治医生进行沟通,并且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

1.3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抗感染治疗效果,根据其临床症状的变化,可以分为治愈、有效、无效。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病原学与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病原学和实验室检查有所恢复。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统计两组的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以及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2.2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1.2±2.1)d短于对照组的(17.2±3.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菌药物运用不合理现象为2.86(1/35)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2.86%(8/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近年来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药种类也相对多元化。这就使得以往一些不常用的药物逐渐普及,其中以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最高[2]。但是,其使用普遍性过强,使得抗菌药物在临床工作中使用不合理与滥用现象逐渐增加,这就使得院内感染发生率提升,甚至一些药源性疾病发病率提高,不仅影响了医院的医疗水平,还对院内患者的康复造成了一定的限制。针对该种现象,当前各个医院致力于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以期望能够最大化的保证使用合理性[3]。在临床调查中发现,被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等[4]。而在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并没有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区分,反而笼统的使用抗菌药物,从而使得无效用药存在。抗菌药物使用的无效性,既提高了医疗成本,也使得患者体内的部分细菌耐药性增加,在后期的药物应用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限制[5]。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观察组患者使用临床药师干预策略,要是通过对抗菌药物的了解,结合患者的资料,从大量的文献,来对其原有的用药方案进行改善,使得其用药的合理性明显提升,患者用药安全性得以保障,降低了无效用药的存在。自然,细菌的耐药性也会相对降低,从而最大程度的保证了药物使用的效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住院时间也短于对照组,不合理用药现象明显较少,三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中,必须要重视临床药师的作用,方可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刘斌,王忠元.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的作用[J].社区医学杂志,2017,15(15):25-27.

[2]张学琼.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的实践和作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06):117-119.

[3]陈志广.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的作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22):195-196.

[4]刘坤.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的实践和作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9):4037-4038.

[5]龚磊,龚其海,陈灵,孔晶,黄怡,朱刚,王玉和.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的实践和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30(09):819-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