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情志相胜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患者的干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观察情志相胜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患者的干预效果

黄平

黄平

辽宁省抚顺市中医院113008

摘要:目的:探究产后抑郁患者实施情志相胜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于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集48例产后抑郁患者实施情志相胜心理干预,通过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症状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个月后患者EPD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3个月后患者EPD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评分,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抑郁患者实施情志相胜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抑郁症状,促进其心理健康。

关键词:情志相胜;心理干预;产后抑郁;应用效果

产后抑郁是女性分娩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该疾病发病率在5%~25%左右。产后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性激素水平变化、心理状态和社会角色的转变等,由此引发患者心理情绪和身体产生变化,且该疾病属于非精神病性抑郁症,可对患者的生活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1],因此有效的心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我院择取48例产后抑郁患者行情志相胜心理干预以了解其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于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产后抑郁患者,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焦虑、抑郁、恐惧、易怒和沮丧等表现,EPDS评分均超过9分。患者年龄区间20~43岁,平均(30.5±3.4)岁。

1.2方法

首先行常规护理,加强患者对育儿知识和产后抑郁的了解,指导患者育儿技巧,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喜好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通过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和交流为患者获取社会支持,通过音乐疗法等帮助患者放松心情,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心理干预,帮助患者尽快适应新的社会身份。

基于常规护理实施情志相胜心理干预,明确患者情志问题后,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心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①恐,思胜恐,患者产后出现恐惧心理是正常现象,其根源是照顾新生儿的压力,根据恐惧产生的原因进行信心重建十分重要。护理人员及家属应对患者品质给予肯定,通过实例向患者说明其具有良好的应对能力,帮助患者恢复自信。此外,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剥丝抽茧明确其恐惧根源,了解该情绪的出现于生活中不良事件是否有关系,针对其情况进行说明解释,以缓解或消除恐惧情绪。②悲,喜胜悲,患者产后受到自身、家庭等因素的影响易产生悲观心理,过度思虑和悲观可对患者生理机能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需要根据中医“喜胜悲”的原则给予干预。护理人员可与患者分享生活中的快乐事件,或通过笑话、喜剧故事和视频等方式缓解患者的悲观情绪,同时通过沟通提升家属对患者护理的配合性,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以保证患者不会产生悲观情绪。③喜,恐胜喜,患者心情愉悦是恢复健康的重要因素,然而任何一种情绪过度持续都会对其产生不良影响。患者过度喜悦可导致精神恍惚、无法集中注意力,严重者可致痴狂。因此需要以惊慌畏惧的情感降低患者过度的喜悦情绪,护理人员或家属可说一些患者敏感和畏惧的事情,有效抑制其过度喜悦。④思,怒胜思,辅以喜。患者产后面临着抚育孩子和生活等压力,对孩子未来成长思虑过度,进而可引发患者生理疾病。因此需要通过激发患者愤怒的情绪对其过度思虑进行克制。例如在患者思虑过度情况下,家属故意违反患者的某些习惯以激发其愤怒情绪,转移对婴儿的过度关注,发泄愤懑,克制思虑。⑤怒,悲胜怒。患者产后因社会身份的转换未能及时成功,导致其暴躁、易怒,这种愤怒的情绪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均有不良影响,虽然中医思想中有“悲胜怒”的原则,但是鉴于大部分产后抑郁患者均以悲观为主要情绪,因此一般不使用该种方法,以免加重病情。

1.3观察指标

分别于患者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和干预后3个月时采取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测患者抑郁情况,该量表共30分,超过9分表示出现抑郁情况,分值与抑郁症状呈负相关性。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18.0中以(x±s)表示计量资料,予以t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后3个月患者EPD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前,且治疗后1个月患者EPD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一般情况下女性完成分娩后都会在生理和心理上发生巨大变化,因此其情绪相对不稳定,喜怒无常。产后抑郁在产妇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各种负性情绪的交织可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伤害。祖国医学中将人的喜、怒、悲、恐、思等情绪成为五志,是人们精神活动的一种体现,同时情绪过度持续可致病[2]。中医学中将五行、五脏与五志将匹配成为一个情感体系表现,包括心火、肝木、脾土、肾水以及肺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相生相克观点和理论。情志相胜干预实施基础是情志间、情志与五脏见的影响和制约关系,通过通过一种情志的应用纠正相克的失常情志,已达到情绪稳定和平衡的目的[3]。从现代医学看情志相胜干预,可从三方面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理解,包括解除病因量、情志刺激方向和刺激内容三方面的重新组合排列,循序渐进明确失常情志产生的原因,通过相生相克理论进行干预,进而促进患者康复。在产后抑郁患者的干预过程中同样根据患者常见的悲、思、恐等的失常情志为依据,根据各情志间的克胜作用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而保证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健康。

在本次研究中,48例产后抑郁患者行中医情志相胜心理干预后,其抑郁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这说明该种心理干预方式对于患者的健康和情绪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符艳艳,张月娟.中医情志护理在产后抑郁患者中应用[J].中医临床研究,2016,8(32):82-83.

[2]管莉文,孙静怡,郑宏明,等.中医七情理论在产后抑郁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四川中医,2015,33(10):172-175.

[3]李珍悦.产后抑郁相关因素的分析及中西医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4):26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