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患者手术实施全身麻醉相关问题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高龄患者手术实施全身麻醉相关问题探讨

张玉玉杨帆

新疆乌鲁木齐市红山中医医院手麻科,乌鲁木齐市830000

【摘要】目的:探讨高龄患者手术实施全身麻醉存在的医疗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我科实施289例高龄患者全身麻醉的临床资料,术中严格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维持麻醉中患者理想的生理状态,观察高龄患者全麻效果和安全性。结果:289例高龄患者全身麻醉后,麻醉效果均较满意,生命体征平稳,无严重麻醉意外及严重的并发症,出现5例频发室性早搏,33例患者术中血压明显升高,12例患者血压下降,分别对症对症治疗得以纠正。结论: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应结合患者自身因素,充分做好术前相应评估和准备,术中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动态监测,维持麻醉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患者麻醉风险。

【关键词】高龄患者;全身麻醉;医疗风险

随着人类寿命的不断增加,外科手术中高龄患者的数量也越来越多,高龄患者手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是年轻人的3倍,据统计这其中2%与麻醉有关[1]。笔者对我科2013年1月-2015年6月实施全麻的289例高龄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我科实施289例高龄患者全身麻醉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6例,女143例,年龄70~89岁,平均年龄(75.2±2.3)岁。患者体重51~74kg,平均体重(60±15.5)kg,患者ASA分级为Ⅱ~Ⅲ级。本组伴有1种以上内科疾病,其中包括ECG异常112例,糖尿病92例,高血压心脏病68例,脑梗死56例,冠心病44例,脑出血36例,低蛋白血症76例,呼吸性系统疾病144例,其中包括肺源性心脏病32例,慢支炎肺气肿54例,肺气肿52例,支气管炎12例。患者手术类型包括普外手术,骨科手术,胸科手术,颅脑手术,妇科手术。

1.2方法

1.2.1术前准备

手术治疗前对所有患者进行了心率、心电图、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检查,同时对心律失常及ECG异常患者进行24h心电图动态监测,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脏功能状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与之对应的麻醉药物。对于术前出现的合并症要及时采取措施给予解决,具体措施如下:(1)采取措施控制呼吸道感染,解除支气管痉挛,同时还要进行祛痰治疗。

(2)对于肺心病、冠心病患者还要给予内科综合治疗。(3)高血压患者要进行降压处理。(4)纠正患者的酸中毒和水电解质失衡问题。(5)使用胰岛素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8.3mmol/L左右。(6)纠正患者的低氧血症和贫血症状,根据术中进展做好供血准备。1.

2.2选择恰当的麻醉诱导方法要严格按照全身麻醉方法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并遵循术后苏醒快、循环抑制小的麻醉诱导原则,尽最大努力降低患者对身体组织的刺激反应,满足患者的供养需求。通过对患者气管实施全麻处理,可以有效的抑制不良反射现象,保持通气顺畅,确保高龄患者能够平稳度过围术期。由于高龄患者结缔组织疏松,细胞膜通透性改变,药物易扩散,药物代谢、排泄慢等,所以在选用麻醉剂量时,要减少至正常年轻患者的一半左右。

1.2.3全身麻醉

对患者进行芬太尼2ug/kg、异丙酚1.5~2.0mg、维库溴铵0.1mg/kg静脉诱导、使用麻醉机对患者进行麻醉,维持ETCO2在(30~40)mmHg之间,行气动电控间歇正压通气。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对患者进行维库溴铵追加,进行1±2MAC异氟醚维持吸入,进行全身麻醉诱导。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对患者维持吸入氧气,维持患者血流动力稳定。手术结束后采用新斯的明0.04mg/kg、阿托品0.02mg/kg拮抗,停止吸入异氟醚。采用微量止痛泵注入0.12%罗哌卡因加芬太尼3~4ug/mg,给药速度2ml/h,2次间隔15min。

2结果

本组患者全身麻醉后,麻醉效果均较满意,生命体征平稳,无严重麻醉意外及严重的并发症,有5例频发室性早搏,给予纠正心律失衡治疗,22例给予2%利多卡因50mg静脉注射,随后再给予5%葡萄糖250ml+利多卡因100mg进行维持注射,13例需要胺碘酮150mg静脉注射治疗。有33例患者术中血压明显升高(>180mmHg),给予硝酸甘油5mg+NS30ml缓慢微量泵静脉滴注以此平稳控制血压;术中有12例患者血压下降超过术前的20%,应立即加快补液联合麻黄碱进行提升血压。

3讨论

由于老年患者的生理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而且患者的血浆蛋白浓度降低、血容量减少、血浆中药物清除半衰期增加、肝肾功能减弱,而且患者体内药物游离的浓度明显高于年轻人,从而导致患者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在对高龄患者临床麻醉过程中,应该尽可能采用小剂量进行诱导和维持,一般选用对心血管影响比较小的药物,如丙泊酚、依托咪脂等,对肝脏影响小的药物有维库溴铵等,对于一些容易引发精神不良反应和幻觉的药物,如氯胺酮等最好不要用于老年患者。临床上在对高龄患者进行麻醉处理时,不当的插管操作极易引发患者血流动力学出现波动,而且当患者的气管遭遇到机械刺激后,也很容易引发交感系统兴奋,从而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由于高龄患者插管之后,医护人员要每隔两分钟对其生命体征进行检测和记录,麻醉过程中如果药物种类使用过多,药物剂量过大等都有可能导致高龄患者出现苏醒延迟状况,这对于患者的康复是不利的。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密切的监测,可以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2]。

本组通过对高龄患者进行正确全身麻醉,有效地降低患者麻醉风险,提高患者术后恢复状况,确保患者早日康复。高龄患者全身麻醉手术风险较高,为提高手术麻醉安全性,应做好以下几点:(1)术前有效评估,积极处理患者术前合并症,做好相关麻醉前准备工作。(2)加强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使其了解手术麻醉存在的医疗风险,待在手术知情同意书签字后,方可进行手术。(3)选择合适的麻醉诱导方法全身麻醉适合心、胸、颅脑、腹部等大手术,遵循对呼吸、循环抑制小,术后苏醒快的麻醉诱导原则,尽可能降低手术对患者机体组织的刺激反应,保障管理呼吸和供氧,通过气管内全麻,有利于抑制不良反射,保持通气功能,保障高龄患者平稳度过围术期。由于高龄患者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结缔组织疏松,药物易扩散,为此对高龄患者给予麻醉剂量中,应减少剂量至正常年轻患者剂量的一半,若手术时间长则在此基础上加用镇痛药和肌松药,其中镇痛药较正常年轻患者剂量减半;肌松药剂量正常,但作用时间延长。(4)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并掌握好麻醉药物及剂量,加强对患者术中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5)加强术后72h生命体征监测,预防麻醉后所产生的并发症。对高龄患者实施全身麻醉时,应结合患者自身因素,充分做好术前相应评估和准备,术中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动态监测,维持麻醉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细胞供氧/需氧平衡及液体平衡等理想的生理状态,并做好术后监测回访,以此降低麻醉风险,提高临床麻醉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朱建伟.高龄患者临床麻醉170例总结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2(10):154.

2张晓钢.216例高龄患者的临床麻醉总结[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5,6(18):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