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脊膜外自控镇痛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肠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硬脊膜外自控镇痛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肠功能的影响

吴美华

(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311100)

【摘要】目的:观察硬脊膜外自控镇痛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于我院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采用硬脊膜外自控镇痛。对比两组患者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进半流质食物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行硬脊膜外自控镇痛可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促进肠功能恢复,且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关键词】硬脊膜外自控镇痛;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肠功能

子宫疾病是困扰女性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目前临床根治子宫疾病的首选方式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势[1]。但作为创伤性手术,术后24h内仍可产生一定的疼痛,给患者肠功能、心理状态造成不良影响[2]。自控镇痛(PCA)是一种医护人员依据患者身体情况与疼痛程度,提前设定镇痛药物剂量,交由患者自行管理的镇痛技术,具有起效快、镇痛效果佳、安全可靠、药效持续稳定等优势[3]。PCA主要包括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硬脊膜外自控镇痛(PCEA)。本研究为更好的帮助患者术后缓解疼痛,恢复肠功能,对上述两种自控镇痛方法的临床疗效展开深入研究。现报道示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于我院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7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年龄32—58岁,平均年龄(43.52±4.63)岁。对照组年龄31—59岁,平均年龄(44.18±4.57)岁。入选标准:入选患者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均无异常;术前排除伴有硬膜外穿刺、静脉穿刺及腹腔镜技术禁忌症;排除合并严重器官功能异常、消化性溃疡、胃炎、出血、药物过敏等患者。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方法

1.2.1麻醉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硬膜外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全麻麻醉:静脉注入2mg/kg丙泊酚、2μg/kg-4μg/kg芬太尼、0.6mg/kg-0.8mg/kg罗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给予机械辅助通气,潮气量为8ml/kg-10ml/kg,呼吸频率10次/min。硬脊膜外阻滞麻醉:选取穿刺点L2-L3,头向置管3cm-5cm,注入5ml利多卡因,确认穿刺成功后,注入8ml-10ml1%多卡因与0.5%盐酸罗哌卡因,维持麻醉平面在T8-S1;术中追加5ml/h。采用间断硬膜外注射2μg/kg芬太尼、0.5h注射阿曲库铵以维持麻醉,连续泵入4mg/kg~8mg/kg丙泊酚。

1.2.2镇痛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一次性自控微量镇痛泵进行自控镇痛,镇痛模式:2ml负荷量+2ml/h持续量+0.5ml/次自控镇痛,自控镇痛15min。对照组:静脉注射20mg枸橼酸芬太尼;观察组硬膜外注射150mg罗哌卡因与5mg吗啡。术后连续镇痛2d后,将麻醉导管拔除。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进半流质食物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等肠功能恢复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进半流质食物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腹腔镜手术创伤小,能够有效减轻对血管、神经、肠道及组织的刺激或牵拉,从而降低手术应激反应及肠麻痹,有助于患者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4]。但由于腹腔镜下妇科手术需通过建立CO2人工气腹以便手术视野充分暴露,此外CO2可转化为碳酸强化组织,进而产生炎症反应增加术后疼痛。另外,腹腔镜手术造成局部腹膜炎,内脏黏膜缺氧或减弱氧自由基清除功能,牵拉膈肌均易增加术后疼痛[5]。

随着医学人文关怀理念的深入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术后疼痛越来越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由于患者术后疼痛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PCA作为新型的镇痛方式应运而生。PCA是根据患者个体特征、治疗情况而提出的针对性给药方式,具有药物剂量少、无呼吸抑制、无循环障碍、镇痛效果佳等优势,通过匀速微量给药,指导患者根据自身疼痛情况控制药物剂量,达到最佳的镇痛效果[6-7]。目前,临床用于减轻术后创伤疼痛的主要方法为PCIA与PCEA,但人们对上述两种镇痛方法的临床效果看法不一。本研究通过观察组PCIA与PCEA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肠功能的影响,探讨两种镇痛方法的应用价值。本研究中,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进半流质食时间与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提示PCEA较PCIA更有助于减轻手术应激反应,缓解疼痛,促进肠功能恢复,为术后早期进半流质食物提供有利条件,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临床分析认为硬膜外麻醉药全身吸收后,可有效改善患者小肠平滑肌功能;外科手术的疼痛与应激能够促使交感神经兴奋,并对胃蠕动产生抑制作用,而在相应阶段给予硬膜外麻醉药可将手术创口对机体的刺激阻断,并对交感神经节前纤维产生阻滞作用。另外,PCEA还可促进支配胃肠道的迷走神经兴奋,起到改善胃肠功能的作用。另有研究表明[8],吗啡与罗哌卡因可协同产生镇痛作用,吗啡镇痛效果显著,可减少使用阿片类镇痛药,减轻副作用。罗哌卡因具有阻滞分离运动神经与感觉神经的特点,对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影响甚微,便于早日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硬脊膜外自控镇痛可明显减轻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加快恢复肠功能,为患者早期摄入营养物质,快速恢复健康创造有利条件,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高飞.全身麻醉或复合连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在高血压患者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对比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14,20(6):582-585.

[2]周巧林,万利芹,叶志虎,等.静脉输注利多卡因预防性镇痛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病人镇痛效果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5,35(5):639-640.

[3]张洁,李爱媛.多模式镇痛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2014,16(11):1537-1539.

[4]赵锋,田小瑞,莫怀忠,等.不同镇痛模式对广泛子宫切除术皮质醇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2):346-349.

[5]张先华,陈俊君,费梦,等.术后不同方式应用舒芬太尼自控镇痛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12(2):67-69.

[6]何秀莉,白文娟,刘智娜,等.吗啡与舒芬太尼用于妇科手术后硬膜外腔镇痛效果比较[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7):806-807.

[7]刘雁峰,黄文兴,贾淑英.子宫切除术后病人静脉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比较[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35(2):216-217.

[8]蒲江北,朱淑萍,丁久韦,等.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对于腹部手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及胃肠功能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22):4338-4340.